直线与椭圆(教师版)知识与归纳:1..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点P (x 0,y 0)在椭圆12222=+b y a x 内部的充要条件是1220220<+b y a x ;在椭圆外部的充要条件是1220220>+b y a x ;在椭圆上的充要条件是122220=+by a x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Ax +By +C =0,椭圆C :12222=+by a x ,联立l 与C ,消去某一变量(x 或y )得到关于另一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此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Δ,则l 与C 相离的⇔Δ<0; l 与C 相切⇔Δ=0; l 与C 相交于不同两点⇔Δ>0. 3.弦长计算计算椭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往往是设而不求,即设弦两端坐标为P 1(x 1,y 1),P 2(x 2,y 2)⇒|P 1P 2|=221221)()(y y x x -+- 212212111y y k x x k-+=-+=(k 为直线斜率)形式(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推导过程:若点1122(,)(,)A x y B x y ,在直线(0)y kx b k =+≠上,则1122y kx b y kx b =+=+,,这是同点纵横坐标变换,是两大坐标变换技巧之一,2222221212121212()()()()(1)()AB x x y y x x kx kx k x x =-+-=-+-=+-221212(1)[()4]k x x x x =++-或者2222212121212122111()()()()(1)()AB x x y y x x y y y y k k k=-+-=-+-=+-2121221(1)[()4]y y y y k=++-) 一,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例题1、判断直线03=+-y kx 与椭圆141622=+y x 的位置关系 解:由⎪⎩⎪⎨⎧=++=1416322y x kx y 可得02024)14(22=+++kx x k )516(162-=∆∴k (1)当45450)516(162-<>>-=∆k k k 或即时,直线03=+-y kx 与椭圆141622=+y x 相交(2)当45450)516(162-===-=∆k k k 或即时,直线03=+-y kx 与椭圆141622=+y x 相切 (3)当45450)516(162<<-<-=∆k k 即时,直线03=+-y kx 与椭圆141622=+y x 相离 例题2、若直线)(1R k kx y ∈+=与椭圆1522=+my x 恒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由⎪⎩⎪⎨⎧=++=15122m y x kx y 可得05510)5(22=-+++m kx x m k ,0152≥--=∆∴k m 即1152≥+≥k m 51≠≥∴m m 且解法二:直线恒过一定点)1,0(当5<m 时,椭圆焦点在x 轴上,短半轴长m b =,要使直线与椭圆恒有交点则1≥m 即51<≤m 当5>m 时,椭圆焦点在y 轴上,长半轴长5=a 可保证直线与椭圆恒有交点即5>m综述:51≠≥m m 且 解法三:直线恒过一定点)1,0(要使直线与椭圆恒有交点,即要保证定点)1,0(在椭圆内部115022≤+m即1≥m 51≠≥∴m m 且[评述]由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的方程组解的情况直接导致两曲线的交点状况,而方程解的情况由判别式来决定,直线与椭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关系,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或x 得到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1)直线与椭圆相交0>∆⇔(2)直线与椭圆相切0=∆⇔(3)直线与椭圆相离0<∆⇔,所以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方程及其判别式是最基本的工具。
或者可首先判断直线是否过定点,并且初定定点在椭圆内、外还是干脆就在椭圆上,然后借助曲线特征判断:如例2中法二是根据两曲线的特征观察所至;法三则紧抓定点在椭圆内部这一特征:点),(o o y x M 在椭圆内部或在椭圆上则12222≤+bya x o o二、弦长问题例3、已知椭圆1122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若过点P (0,-2)及F 1的直线交椭圆于A,B 两点,求⊿ABF 2的面积解法一:由题可知:直线AB l 方程为022=++y x由⎪⎩⎪⎨⎧=+--=1122222y x x y 可得04492=-+y y ,91044)(2122121=-+=-y y y y y y9104212121=-=∴∆y y F F S 解法二:2F 到直线AB 的距离554=h 由⎪⎩⎪⎨⎧=+--=1122222y x x y 可得061692=++x x ,又92101212=-+=x x k AB 910421==∴∆h AB S [评述]在利用弦长公式212212111y y k x x kAB -+=-+=(k 为直线斜率)或焦(左)半径公式)(22212121x x e a ex a ex a PF PF AB ++=+++=+=时,应结合韦达定理解决问题。
例题4、 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1F 作倾斜解为3π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弦AB 的长.分析:可以利用弦长公式]4))[(1(1212212212x x x x k x x k AB -++=-+=求得, 也可以利用椭圆定义及余弦定理,还可以利用焦点半径来求. 解:(法1)利用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求解.2121x x k AB -+=]4))[(1(212212x x x x k -++=.因为6=a ,3=b ,所以33=c .因为焦点在x 轴上,所以椭圆方程为193622=+y x ,左焦点)0,33(-F ,从而直线方程为93+=x y . 由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得:0836372132=⨯++x x .设1x ,2x 为方程两根,所以1337221-=+x x ,1383621⨯=x x ,3=k , 从而1348]4))[(1(1212212212=-++=-+=x x x x k x x k AB .(法2)利用椭圆的定义及余弦定理求解.由题意可知椭圆方程为193622=+y x ,设m AF =1,n BF =1,则m AF -=122,n BF -=122. 在21F AF ∆中,3cos22112212122πF F AF F F AF AF -+=,即21362336)12(22⋅⋅⋅-⋅+=-m m m ; 所以346-=m .同理在21F BF ∆中,用余弦定理得346+=n ,所以1348=+=n m AB .一、求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问题例1 过椭圆141622=+y x 内一点M (2,1)引一条弦,使弦被点M 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1=k(x-2),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016)12(4)2(8)14(2222=--+--+k x k k x k又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11,y x ),B (22,y x ),则21,x x 是方程的两个根,于是14)2(82221+-=+k k k x x , 又M 为AB 的中点,所以214)2(422221=+-=+k k k x x , 解得21-=k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042=-+y x 。
解法二: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11,y x ),B (22,y x ),M (2,1)为AB 的中点, 所以421=+x x ,221=+y y ,又A 、B 两点在椭圆上,则1642121=+y x ,1642222=+y x , 两式相减得0)(4)(22212221=-+-y y x x ,所以21)(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即21-=AB k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042=-+y x 。
解法三:设所求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A(y x ,),由于中点为M (2,1),则另一个交点为B(4-y x -2,),因为A 、B 两点在椭圆上,所以有⎩⎨⎧=-+-=+16)2(4)4(1642222y x y x , 两式相减得042=-+y x ,由于过A 、B 的直线只有一条,故所求直线方程为042=-+y x 。
二、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问题例2 过椭圆1366422=+y x 上一点P (-8,0)作直线交椭圆于Q 点,求PQ 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设弦PQ 中点M (y x ,),弦端点P (11,y x ),Q (22,y x ),则有⎩⎨⎧=+=+57616957616922222121y x y x ,两式相减得0)(16)(922212221=-+-y y x x , 又因为x x x 221=+,y y y 221=+,所以0)(216)(292121=-⋅+-⋅y y y x x x , 所以y x x x y y 1692121=--,而)8(0---=x y k PQ ,故8169+=x y y x 。
化简可得01672922=++y x x (8-≠x )。
解法二:设弦中点M (y x ,),Q (11,y x ),由281-=x x ,21yy =可得821+=x x ,y y 21=, 又因为Q 在椭圆上,所以136642121=+y x ,即136464)4(422=++y x , 所以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1916)4(22=++y x (8-≠x )。
三、弦中点的坐标问题例3 求直线1-=x y 被抛物线x y 42=截得线段的中点坐标。
解:解法一:设直线1-=x y 与抛物线x y 42=交于),(11y x A , ),(22y x B ,其中点),(00y x P ,由题意得⎩⎨⎧=-=xy x y 412, 消去y 得x x 4)1(2=-,即0162=+-x x ,所以32210=+=x x x ,2100=-=x y ,即中点坐标为)2,3(。
解法二:设直线1-=x y 与抛物线x y 42=交于),(11y x A , ),(22y x B ,其中点),(00y x P ,由题意得⎩⎨⎧==22212144x y x y ,两式相减得)(4122122x x y y -=-, 所以4))((121212=-+-x x y y y y ,所以421=+y y ,即20=y ,3100=+=y x ,即中点坐标为)2,3(。
例题5、已知)2,4(P 是直线l 被椭圆193622=+y x 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分析: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通常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或x ),得到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直接求出21x x +,21x x (或21y y +,21y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得. 并不需要求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坐标,这种“设而不求”的方法,在解析几何中是经常采用的.解:方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4(2-=-x k y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036)24(4)24(8)14(222=--+--+k x k k x k ①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11y x A ,),(22y x B ,则1x 、2x 是①的两根,∴14)24(8221+-=+k k k x x∵)2,4(P 为AB 中点,∴14)24(424221+-=+=k k k x x ,21-=k .∴所求直线方程为082=-+y x . 方法二:设直线与椭圆交点),(11y x A ,),(22y x B .∵)2,4(P 为AB 中点,∴821=+x x ,421=+y y . 又∵A ,B 在椭圆上,∴3642121=+y x ,3642222=+y x 两式相减得0)(4)(22212221=-+-y y x x , 即0))((4))((21212121=-++-+y y y y x x x x .∴21)(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直线方程为082=-+y x .方法三:设所求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y x A ,另一个交点)4,8(y x B --.∵A 、B 在椭圆上,∴36422=+y x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