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2 线西充(常林桥)至顺庆(潆溪)段公路路面改造工程LMA 标段水泥稳定层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道212 线顺西段改造LMA 标段项目经理部2008 年3 月6 日目录1.试验段实施目标.......................................................................................................... 1... 2.施工准备 ...................................................................................................................... 2 .2.1 试验段位置、实施时间确定.................................................................................... 2..2.2 施工技术准备 .......................................................................................................................................................................................................................................................... 2...2.3 施工机械准备.............................................................................................................3...3.施工方案 ...................................................................................................................... 5 .3.1 施工工序及流程......................................................................................................... 5...3.2 各工序施工方法......................................................................................................... 5...3.3 质量检测控制............................................................................................................................................... 1.. 6.4.总结报告............................................................................................................................................... 1..6..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JTJ034-2000 )要求,在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
国道212 线西充(常林桥)至顺庆(潆溪)段公路路面改造工程LMA 合同段,路面基层设计做法为:场镇路段:K0+000〜K1+600 , 40cm厚水泥稳定土基层;非场镇路段:K2+200〜K11+600 , 30cm厚水泥稳定土基层。
在水泥稳定土基层正式开工前,先铺筑基层试验段,试验段长度按规范要求选定为100m 。
水稳层集料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分两层摊铺施工,首层采用平地机、上层采用摊铺机单幅满幅摊铺作业。
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进行。
1.试验段实施目标应通过铺筑无结合料的集料基层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1 )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2)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集料数量的控制;②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时间、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拌和④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⑤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⑦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⑧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6)接缝的处理工艺。
2.施工准备2.1试验段位置、实施时间确定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安排和试验路段具有代表性的要求,选择设计桩号K8+990〜K9+140 范围段为试验段。
计划于2008 年3月20日开始实施。
2.2施工技术准备2.2.1试验段实施方案见本方案。
2.2.2水稳层材料规格和施工配合比确定(1)按照设计,本工程基层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其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集料级配因此,本工程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碎石,考虑预先筛分成4个粒级料,然后进行配合,使集料颗粒组成符合上表级配范围:1#料粒级:31.5 〜19.0mm ; 2# 料粒级:19.0 〜9.5mm ; 3#料粒级:9.5 〜4.75mm ; 4#料粒级(机制砂):4.75〜0.075mm。
碎石集料的压碎值W 30%⑵水泥采用“富丰”牌缓凝型P O 32.5#水泥,初凝时间大于4小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
(3)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按照集料级配优化、水稳土压实度为9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4Mpa的原则,采用以上材料试配,选定合适水泥剂量和拌和水用量,确定基层水泥稳定土配合比。
2.3施工机械准备水稳层施工拟采用如下表列主要机械,各机械按计划要求到位及调试完毕。
面层压实 3 .施工方案3.1施工工序及流程覆盖养生3.2各工序施工方法321下承层检查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第 9.5 节的规定。
混合料运输车辆就位原材料备运配合比设定混合料运输一•劳动力准质量检测机械?材料首层压实面层料摊铺(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要对下承层的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度一一进行检查。
(2)下承层压实度检查对于下承层压实度进行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级配砂石材料等,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压实,表面的“贴皮”和松散要彻底除掉。
(3)对于经共振破碎压实后,进行破碎深度、级配、弯沉检测,指标应符合相应要求。
(4)清理下承层上的杂物及污染,使其表面洁净。
3.2.2 测量放样(1)在下承层上放出单幅基层的边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培路肩,每10m 开挖临时排水沟槽;(4)打基准杆,每10m 不少于1 根;架设基准钢丝,按大于800N 的拉力将钢丝拉紧,并调整好正确高程及平面位置。
3.2.3 前场作业准备(1)作业人员和各施工机械到位。
(2)清理下承层表面杂物,做好布料卸料点标示。
①30cm厚水泥稳定层,按照规范要求采取两层施工:第一层18cm 厚用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第二层12cm 厚用水泥稳定土摊铺机摊铺均匀、压路机压实。
根据经验,考虑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为1.35,首层料车在半幅路中央依间距由远及近卸料,卸料点间距按以下确定:L (m )=每车方量m 3 —(每延米工程量x 1.35 X 分层厚度—设 计总厚度)。
② 做好现场料车进出口路线交通布置。
料车不能在作业面上调头, 按如下示意图方式组织:重型压路机轻型压路机 重型压路机 桂型压路机 平地机置下承展平地机 整乎、压路机獺压4遍密尖。
车进人BS1空车开出一水穗显疏工段③ 压实度等试验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准备就绪,中间检测及数据收 集方案确定。
324水泥稳定土拌和水泥稳定土采用集中厂拌,拌和站设在设计桩号K1+600位置 拌和设备采用产量为400t/h 、带电脑数控自动计量装置、强制式拌 和、四级配料的连续式拌和楼。
(1)水泥稳定土拌和工艺流程控制见下框图:(2)开始拌和前应先完成以下准备工作① 所有设备进行调试运行正常,保证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
② 电力供应稳定,拌和用水供应正常,备用水池蓄水满足要求;③ 料场原材料备料充分,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料场不同粒级的碎石及细集料应分仓隔离堆放,无串料。
细集料应有遮盖防雨措施,检查细集料如有结团现象应粉碎,最大尺寸 不得大于 15mm 。
各原材料已经进行抽样检测,有检测成果报告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集料的量*水泥含水率已经测定④施工配合比确定。
试验工程师根据设计配合比和测定的集料含水率调整配合比,并在拌和楼控制室电脑上进行程序设定。
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在调整用水量时,按照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0.5〜1%进行控制,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⑤配料机采用两台装载机(一用一备)补填料,装载机运行正常、燃油充分。
⑥混合料运输车辆采用15t 双桥车,考虑拌和站到最远作业面10Km 运距计、路途速度30〜40Km/h 预计,总共配置10 台运输车,8 台正常运输、2 台备用。
开始拌和前,运输车辆在搅拌站到位。
⑦拌和站各机械司机、操作手及辅助人工到位。
⑧搅拌令下达。
在以上工作准备落实到位后,在搅拌令上分别签字并经值班负责人核定;前场作业面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前场施工负责人向后场拌和值班负责人传回申请拌和信息后,后场拌和值班负责人签字并准许开盘搅拌。
(3)前后场施工值班负责人保持信息畅通。
3.2.5 混合料运输(1)装车时,应尽量控制每车数量基本相等,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2)刚开始,以每6分钟一次的间隙,混合料运输车依次装料发车。
由于本次试验段目标,司机每车次做好“发车时间”、“到达前场时间”、“从前场开始返回时间”、“返回到达拌和场时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