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xx村2019年工作计划
为落实好区、市和县有关精准脱贫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切实完成本村2019年贫困户脱贫任务,做好贫困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特制定本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县乡东北部,与x镇接壤,距县城8公里,距x乡7公里。
属大石山区,汛期内涝,枯水期严重缺水、无地表河流、居住着壮族群众。
全村耕地稀少贫质,全村总耕地面积00亩,水田面积00亩,旱地面积00亩,人均耕地0.92 亩,人均水田0.08亩,经济林00亩,生态林00亩,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植和劳务输出。
全村辖9村民小组,9个自然屯,总户数318户00人0。
全村现有74户312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20.9%。
2019年计划脱贫67户295人,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9%。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粮、种菜、外出务工和经济林。
二、致贫原因
(一)无产业支撑。
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少部分常住该村的村民,基本是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大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地大部分都是生长杂木,基本没有林下养殖、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
部分家庭散养的猪、羊、鸡等,受交通、信息条件限制,大多自给,不能形成规模,村民没有
收入。
(二)缺乏劳动技能。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村内缺少劳动力,年轻人外出务工后不愿意再回村里。
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只能干一些体力活,是有些收入,但与其他人相比,收入有很大差距。
生态承载能力差,本地就业岗位少,收入低,导致脱贫后潜在返贫概率依然居高不下。
(三)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
村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素质差沟通能力弱,很多群众脱贫方法严重依赖政府倾斜性资金投入和“保姆式”政策,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
(四)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导致贫困。
因学致贫是农村贫困主要原因之一,而因学致贫的直接原因就是缺乏劳动力,小孩从读高中开始,就具有了一定劳动能力,如果还在读书,不但不能为家庭创造收入,而且还是家里的重大负担。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
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有的甚至债台高筑。
对该村贫困农户来说,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
三、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结合村实际,着力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逐步脱贫摘帽。
(一)任务目标
经过一年打基础,去年县政府投入财政资金7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2019年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十一有一低于”“八有一超”展开工作。
着重从人口数据核准、产业的巩固发展、住房面积不足、屯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等开展工作。
争取2019年8月份完成达标任务,下半年根据上级下达任务情况巩固成果和弥补不足。
(二)产业规划
1.种植业。
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一是打造种桑养蚕示范村。
上半年,继续鼓励种桑养蚕农户加强对桑园的护理,对接好县协作办桑蚕办搞好技术和政策支持,同时协调好养蚕户外出务工后桑园后续管理。
二是改造速生丰产杉木林。
本村共有林地1万多亩,几乎全部种植杉木,为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杉木成材周期长,见效慢,根据自治区政协计划安排拟3月份
安排村致富能手到河池参观符合村发展需求产业。
提高村可持续发展。
三是提升村茶园的管理和销售渠道,2018年村经营茶园800亩,采取公司+农户形式经营,2019年2月新开垦整理原来废弃茶园401亩,对接好公司提供保价回收,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2.养殖业。
建设黑猪养殖示范基地。
对接县畜牧局给贫困户发放黑猪养殖。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散养黑猪养殖,分2批发放黑猪苗,最终生黑猪养殖规模稳定在年出栏200头。
3.林下养鸡特色养殖。
组织村民成立林下养鸡合作社、2019年协调自治区政协或帮扶企业筹措资金建好养鸡基地,对接县畜牧局和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计划2019年养殖鸡2万只,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和3户贫困户12人稳定收入问题,形成特色产业。
4. 加大劳务输出。
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针对经济发达地区急需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
利用政协委员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争取2019年村贫困户至少1人外出务工就业。
(三)基础设施建设
1.村内交通。
村2019年拟计划修建谭平屯、肯么屯、么苗二屯屯内道路建设,谭平屯屯内道路建设向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申请经费10万元解决;肯么屯屯内道路建设利用第
一书记经费5万元解决;么苗二屯内道路建设利用2018年第一书记经费5万元;解决计划8月份前完成屯内道路建设。
届时么窝村9个屯屯内道路全部链接主干道。
同时对接县交通局投资120万修建么苗新寨通屯道路建设,计划完成时间为10月份。
2.水利设施。
村部所在地的么苗屯、谭平屯2个屯饮水较为困难。
2019年利用县财政资金为每户需要修建水柜的农户修建水柜,解决制约村发展瓶颈问题。
3.住房面积不达标问题。
利用2月份摸排全村住房面积和门窗没有安装贫困户不达标情况,汇总制定方案和解决措施,向帮扶企业汇报争取资金。
争取在9月份前解决住房面积不达标问题。
(四)政策兜底
根据区、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按照统一部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力度和社会保险覆盖面。
积极联系联络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
(五)组织保障
根据乡领导干部包村分工安排,村工作组组长为责任领导,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责任干部,村两委干部包片负责。
(六)时间安排
本计划涉及2019年工作任务的,均为2019年11月31日之前完成,区、市及县下达的工作任务,按照所下达的时间节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