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资料

鱼类资料

拉丁文名:Pampus sinensis俗称: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1、简介:鲳鱼属鲈形目,鲳科。

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

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

成鱼腹鳍消失。

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

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

以甲壳类等为食。

2、营养价值:(1)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

预防癌症的发生。

3、适用人群: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4、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舒筋利骨。

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

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鲳鱼含DHA,对小孩大脑发育有帮助。

拉丁文名:Anguilliformes俗称:1、简介:鳗鲡目、海鳗科的通称。

约有8属14种。

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

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

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

鳃孔宽大。

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2、营养价值:(1)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2)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河西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3、适用人群: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年轻夫妇食用;适用于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夜盲人、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

4、功能主治: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强精壮肾、补充钙质。

拉丁文名:Coiliaspp俗称:刀鱼、牙带鱼1、简介: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体长扁侧呈带状,带鱼体长扁侧呈带状,头窄长,口大且尖,牙锋利,眼大位高,尾部细鞭状。

体表银灰度色,无鳞,但表面有一层银粉,侧浅在胸鳍上方向后显著弯下沿腹线直达尾端,背鳍极长,无腹鳍,既可前进,也可以上下窜动,动作十分敏捷,经常捕食毛虾、乌贼及其他鱼类。

2、营养价值:(1)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带鱼全身的鳞和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对辅助治疗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有益。

(3)经常食用带鱼,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

(4)带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3、适用人群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

4、主治功能:有养肝、祛风、止血等功能,对治疗出血、疮、痈肿等疾有良效;具有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的功效。

拉丁文名:Cymoglossus robustus俗称:目鱼、鳎米、舌头、牛舌、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

1、简介:体延长,甚侧扁,呈舌状。

成鱼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

吻突出,吻端圆钝。

口小、下位。

下颌常为吻部的钩状突所包围。

无眼侧上下颌牙细小,绒毛状,形成一牙带。

眼小,上眼不接近头背缘。

前鳃盖的边缘不游离。

背鳍和臀鳍完全与尾鳍相连。

无胸鳍,腹鳍只见于有眼侧。

鳞细小,多为栉鳞。

仅半滑舌鳎和宽体舌鳎中少数种的有眼侧为栉鳞,无眼侧为圆鳞。

其余各种的两侧都为栉鳞。

有眼侧常具2~3条侧线,无眼侧具1~2 条侧线,或无侧线。

2、营养价值:鳎亚目鱼类状似鞋底、长舌,虽说其貌不扬,但营养价值和鲜美度,可与鲆、鲽相媲美。

鳎肉质白细平实、性味甘平,民间流传“鳎食”平安之说,大概与取其谐音有关。

如亲人离家远行,老母或妻子要选条鳎目清炖食之,为儿子、丈夫祈祷送行,祝福亲人踏踏实实、平平稳稳、一路顺风。

3、适用人群:老少皆宜。

4、主治功能:富含蛋白质,肉质细腻味美,肥而不腻。

拉丁文名:Sparus macrocephlus俗称: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牛屎鱲、乌翅、黑加吉、黑立、海鲫、铜盆鱼等。

1、简介:黑鲷鱼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分布,在四大海区中的岛屿,岩礁和港湾相对多一些。

黑鲷鱼属清洗暖温性底栖鱼类。

它喜欢栖息在岩礁或者沙泥底质的海区。

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

以小型鱼类,虾类,贝类和环节动物为食饵。

钓场,近岸岩礁周边、港湾、码头防波堤,河流出口处,内湾沙泥地,养鱼排,养殖场等钓法手竿拖动底钓法,矶竿浮漂钓法,投竿远投底钓法。

钓饵:沙蚕,虾肉,海蛎肉,小活虾,小活螃蟹,双壳蟹肉,鲎膏,鱿鱼膏面团,鸡肠等。

2、分别:黑鲷的性成熟过程具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

体长10cm的幼鱼全部是雄性;体长15-25cm的个体为典型的雌雄同体的两性阶段;体长25-30cm时性分化结束,大部分个体转化为雌鱼。

3、适用人群:老少皆宜。

4、主治功能:蛋白质含量高,肉质鲜美。

拉丁文名:Collichthys lucidus俗称:鲌鱼、贡鱼、梅鲌鱼、梅白鱼1、简介:硬骨鱼纲,鲤科,一群栖息淡水中上层的中型鱼类,体侧扁;口大斜或上翘,腹面全部或后部具肉棱,脊梁两侧着淡黄色花纹,通体银白色,布满细小鲮片,其味鲜美。

2、营养价值:梅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和钙磷钠铁等元素。

由于梅鱼肉是由肌纤维较细的单个肌群组成,所以梅鱼肉中可以保持较多的水分,肉质鲜嫩而不肥腻。

3、适用人群:明朝时,此鱼专作珍馐献给皇帝膳用,所以也称“贡鱼”。

4、主治功能:味甘性温,具有补气、活络、清口、健脑、美容、吊味、开胃、滋补、强筋骨、补肝肾、延年益寿等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等。

拉丁文名:Epinephelussp俗称:石斑、鲙鱼1、简介: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

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

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

背鳍和臀鳍棘发达。

尾鳍圆形或凹形。

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

2、营养价值:石斑鱼主要以天然野生为主,越大肉越嫩,肉细嫩厚实、无肌间刺,味鲜美。

常用烧、爆、清蒸、炖汤等方法成菜,也可制肉丸、肉馅等。

代表菜式有清蒸石斑鱼。

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3、适用人群:老少皆宜。

4、主治功能: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拉丁文名:Bombay duck俗称:狗母鱼、虾潺、龙头鲓、豆腐鱼1、简介:体柔软,长形,略侧扁,头背稍圆。

吻短,钝圆,口甚大。

生活于暖温性海洋的申下层。

运动能力不强。

常栖息于浅海泥底的环境中。

每年春季为产卵期。

杂食性,以小鱼、小虾、底栖动物为食。

2、营养价值:肉松软,含水分高,不易保存或远运。

鲜食味甚美,也可加工成干品。

3、适用人群:老少皆宜。

4、主治功能:味辛、咸,寒。

肺经。

清热解毒。

治咽喉肿痛。

养颜润肤,补虚健脾。

小黄鱼拉丁文名:Pseudosciaena polyactis俗称: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色、金龙、厚鳞仔,也叫“黄花鱼”、“小黄花”。

1、简介: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椎骨28~30块。

耳石较大。

体长约20余厘米。

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

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

产卵场在沿岸海区水深10~25米,越冬场一般为40~80米,鱼群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黄昏时上升,黎明下降,白昼栖息于底层或近底层。

2、营养价值:能量99千卡,蛋白质17.9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0.1克,叶酸25.1微克,胆固醇7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4毫克,烟酸2.3毫克,维生素E1.19毫克,钙78毫克,磷188毫克,钾228毫克,钠103毫克,碘5.8微克,镁28毫克,铁0.9毫克,锌0.94毫克,硒55.2微克,铜0.04毫克,锰0.05毫克。

3、适用人群:适宜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

4、主治功能:小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肝肾不足,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腰腿酸楚,男子阳痿,女子不孕,用本品补益肝肾。

治肝血虚,视物昏花,或雀盲。

大黄鱼拉丁文名:Pseudosciaena crocea俗称: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

1、简介:鉴别优质大黄鱼体表:体态匀称,鳞片紧贴较完整,胸鳍、腹鳍、腹部呈金黄色或淡黄色包括白鳞黄),背部呈黄褐色,有光泽。

鳃:鳃丝清晰,呈鲜红色,粘液透明。

眼球:眼球饱满,角膜清晰。

气味:具有大黄鱼固有气味,无油污等异味。

组织:肌肉坚实,富有弹性,内脏清晰、无腐烂。

2、营养价值: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3、适用人群: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

4、主治功能: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能延缓衰老,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昏、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虾蛄拉丁文名:Edible mantis shrimp俗称:东方虾蛄、皮皮虾、虾耙子、虾公驼子、赖尿虾、螳螂虾、爬虾1、简介:虾蛄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四节,后四胸节外露并能活动。

腹部七节,分界亦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头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复眼一对,触角两对。

第一对内肢顶端分为三个鞭状肢,第二对的外肢为鳞片状。

胸部有五对附肢,其末端为锐钩状,以捕挟食物。

胸部六节,前五节的附属肢具鳃,第六对腹肢发达,与尾节组成尾扇。

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

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

虾姑雌雄异体,雄者胸部末节生有交接器。

2、营养价值:(1)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2)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3)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4)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