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与气候学期末考试题B卷

气象与气候学期末考试题B卷

气象与气候学 课程 期 末 考试试卷(第 B 卷)
考试专业班级地科12101班、12102班地信12101班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学期 2013年上学期 考试类型 考试 命题教师
.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按要求选出,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
1.下列关于日较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日较差大于大陆
B 盆地和谷地日较差小
C 潮湿地区日较差较大
D 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2.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以下水面中哪种形状的饱和水汽压最大( ) A 凹水面 B 凸水面 C 平水面 D 任何水面都一样
3.辐射逆温常形成于( )
A 早晨
B 夜间
C 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
D 傍晚 4.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 )
A 乌云密布的夜晚
B 晴朗微风的夜晚
C 晴朗的早晨
D 阴天的傍晚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是指( ) A 卷层云 B 积雨云 C 波状云 D 荚状云
6.一般情况下,大气长波具有冷槽,暖脊的温压场结构,槽前是( ),槽后是( )
A 暖平流 暖平流
B 暖平流 冷平流
C 冷平流
冷平流 D 冷平流 暖平流 7.北半球副高的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时期是( ) A 春分 B 盛夏 C 秋分 D 冬至
8.以下选项中不是台风的频繁发生区域是( )
A 北太平洋西部
B 北太西洋西部
C 孟加拉湾
D 波斯湾 9.下列天气系统中,不属于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是( ) A 雷暴 B 龙卷 C 台风 D 冰雹 10.北半球冬季,印度洋盛行( )季风,夏季则为( )季风
A 西北 东南
B 西北 西南
C 东北 西南
D 东北 东南
11.气象大陆度是定量的表示各地大陆性程度的指标,用K 值表示,若K>100%,则为( ),百分数越大,大陆性愈( )
A 海洋性气候 强
B 大陆性气候 强
C 大陆性气候 弱
D 海洋性气候 弱
12.雪线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全球最大雪线高度的地址位于( )
A 海拔 赤道
B 地形 赤道
C 经度 热带和副热带
D 纬度 热带和副热带
13.气温的年变化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比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间落后1—2个月,大体而论:( )
A. 海洋上落后较少,陆地上落后较多
B. 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
C. 沿海落后较少,内陆落后较多
D. 海洋与陆地、沿海与内陆无甚差异 14.建设气象园时错误做法是:( )
A. 交通小路位于仪器北边
B. 按北高南低安装仪器
C. 地温观测场位于园的西南部
D. 长×宽为:20米×20米
15.北京属于以下哪种气候(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副热带湿润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1分,计8分)
1.一般情况下,在湿热的天气下,有效辐射比干冷时小,有云覆盖时比晴朗天气条件下
有效辐射小。

()
2.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决定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

()
3.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也最高。

()
4.愈到高纬度地区,冬夏区分明显,气温年较差就很大()
5.广州的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小()
6.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状态下比低温状态下大()
7.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日变化相同,其最高值基本上出现在午后温度最高时,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温度最低时()
8.晶状雾凇往往在风速较大,气温在-2到-7度时出现,其结构紧密( )
三、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计10分)
1.气候要素是指表示大气属性和大气现象的物理量,它们是主要包括气温、气压、温度、
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
2.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3.促使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是()
4.阻塞高压发生在暖空气活跃的地区和季节,主要的天气特点是()
5.在热带、副热带海面上,北半球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压做()时针向流动。

6.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逐渐增高,空间等压面向下凹陷,形如盆地这句话描述的是()
7.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传输是由()和洋流完成的
8.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是: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左右;
9.寒潮来临时,气温下降,产生霜冻和()天气。

10()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基本因子。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地面有效辐射
2.平流雾
3.准静止锋
4.寒潮
五、简答题(共5小题,计24分)1.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征(3分)
2. 简述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6分)
3.简述风的日变化规律及原因(5分)
4.简述判断大气稳定性的依据(6分)
5.为什么会出现亚欧大陆西岸暖、东岸冷的现象?(4分)
六、分析题(共2小题,计12分,要求不少于300字)
1.解析人工降雨原理(5分)
2.试析海陆热力差异特征及原因(7分)
七、绘图题(共3小题,每题3分,计9分)
1.绘图:画出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2.绘图说明山谷风的示意图。

3.画出锋面示意图
八、读图及回答问题(共2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1.读图分析下沉逆温概念、形成过程、出现季节
2、试析图2中
3、9、7、10气候型的分布、气候特点和成因。

图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