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分项工程监理实施制度(doc 16页)

钢筋分项工程监理实施制度(doc 16页)

钢筋分项工程监理实施制度(doc 16页)编号HYC-QW 钢筋分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项目名称清丰县供水工程编制李广电总监闵国祥钢筋分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钢筋工程分布在基础、主体结构等重要部位,它既是本工程的受力结构,又属工程隐蔽项目。

钢筋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使用寿命,为此,我部将钢筋工程列为本工程的重点监控项目,特编制本细则加强目标控制和管理。

一、钢筋工程基本情况及设计要求(一).基本情况:1.本工程为清丰县供水项目净水厂主要是建筑物有送水泵房及变电间一座,清水池两座,加氯间一座,深水泵房两座。

本工程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防类为乙类,抗震防裂度为七度,场地类别为三类。

混凝土标号:建筑物基础、柱、梁、板为C30,垫层C10,构筑物(水池)垫层C10,底板池壁C30,素混凝土C15,包管C20,抗渗等级S6,抗冻等级F150。

2.施工中任何钢筋的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替换。

(二).设计要求:1.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按照“04G101-3”第25~26页进行施工。

2.受力钢筋的接头,易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全部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二、监理依据:1、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2、本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合同3、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全套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4、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5、设计单位发出的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6、GBJ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三、监理控制工作流程 (框图)熟悉结构施工图焊工进场钢材进场 向监理部报验 审查上岗资现场试焊审查出厂资现场审查 取样复试向监理部报验退场退场钢筋下料加工 检查钢筋成型,焊接质量钢筋绑扎前准备焊接抽样试清理基层 划线放样焊接返工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四、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拉记录。

3、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沾泥和浮锈。

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5、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焊接试件和试验报告。

整改钢筋绑扎钢筋焊接现场取样试验 预埋件、预留洞检查验收验收结果签认隐蔽验收单不合格 不合格(二)基本项目:1.钢筋网片、骨架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绑扎合格: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扎扣数的20%,且不应集中。

优良: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扎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焊接:合格:骨架无漏焊、开焊。

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结点数的4%,且不应集中。

优良:骨架无漏焊、开焊。

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2%,且不应集中。

检查数量:梁、柱和基础的件数各抽查10%,均不应少于3件,条形基础和圈梁每30—50m抽查一处,均不应少于3处,墙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板每间为1处,均不少于3处。

检查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

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弯钩的角度(45°、90°、135°180°)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合格:弯钩角度、朝向错误数量不超过10%,且不应集中。

优良:弯钩角度、朝向错误数量不超过5%,且不应集中。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3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尚应符合以上规定。

合格: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的95%。

优良: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检查数量:同基本项目第1条的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均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基本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优良: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基本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基本项目第1条的规定。

5、钢筋焊点与接头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点焊焊点:合格: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及明显烧伤,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优良: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及烧伤。

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对焊接头:合格:a.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b.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c.无横向裂纹;d.Ⅰ、Ⅱ级钢筋无明显烧伤,Ⅲ级钢筋无浇伤。

优良:1、2、3同合格。

e.无浇伤,焊包均匀。

(3)电弧焊接头:a.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大于0.5d;b.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c.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d.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宽度不小于0.1d,长度不小于0.5d;e.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凹陷,焊瘤;f.接头处无裂纹;g.咬边深度不大于0.5d;h.在焊缝表面上气扎及夹渣不得多于2处,其面积不大于6mm2。

(三)、允许偏差项目: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 钢筋网长度±10 尺量检查宽度±10 尺量检查2 钢筋网眼尺寸焊接±10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20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3 钢筋骨架长度±10 尺量检查高度±5 尺量检查宽度±5 尺量检查4 受力钢筋间距±10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5 箍筋、构造柱间距焊接±1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绑扎±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6 钢筋弯起点位移20 尺量检查7 受力钢筋保护层承台±10 尺量检查筏板±5 尺量检查基础梁±5 尺量检查框架柱±5 尺量检查剪力墙±3 尺量检查梁±5 尺量检查板±3 尺量检查水池±3 尺量检查8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水平高差+3;-0 尺量检查五、质量预控:1、钢筋:(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2)钢筋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平整,无锈蚀、无裂缝、结疤、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高度,其它缺陷的高度和深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

(3)按批量进行复试(批量一般为≤60吨,冷拉钢筋≤20吨),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钢筋,不准用于工程。

(4)进口钢筋要做化学成分和焊接试验。

(5)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等不正常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6)钢筋复试结果应按钢筋种类进行检查。

2、焊条及焊剂:(1)焊条及焊剂应有出厂日期和合格证。

(2)焊条与焊剂应与焊接形式、母材种类或设计要求的品种规格一致。

(3)需要进行烘焙的应有烘焙记录(一般恒温250℃,烘1—2h)。

(4)设计未规定时,可按母材特性结合JGJ18—96规定选用。

3、焊工:(1)应检查焊工符合要求的操作上岗证(每两年复试一次)。

(2)必须监督焊工在现场条件下进行焊件焊接试验,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4、成型和绑扎:(1)检查钢筋加工设备的完好状况。

(2)检查施工单位下达的下料单和成型翻样图、品种、规格、数量、翻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单位对成型钢筋的运输、存放、安装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并监督进行技术交底。

(4)施工顺序必须从最底开始布筋,逐步向上,合理布置和安排穿钢筋顺序。

遇到板与梁、梁与梁、梁板与柱等交接处,要先布主要受力钢筋(一般钢筋粗的放在最下层,如钢筋一样粗,以间距小的放在最下层。

)六、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必须熟悉设计图纸,掌握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焊接要求,特别应注意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特殊处理。

2、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避免遗忘,造成损失。

3、掌握《砼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

4、对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和规范进行钢筋翻样,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钢筋下料、成型、绑扎的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5、在钢筋成型和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改正。

6、巡视应特别注意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除锈情况、受力筋位置、箍筋加密范围、接头设置等问题的监视。

7、钢筋连接是控制的重点,坚向和水平连接位置和数量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中规定严格控制,对钢筋接头除进行外观检查外,并应对规定批量进行焊接性能试验。

闪光对焊同一规格钢筋,每300个焊头,抽6个试样,其中3个做抗拉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其它连接形式的焊头,同一规格钢筋每焊300个抽3个试样,做抗拉试验。

8、施工单位要坚持好“三检制”,对钢筋工程施工完毕,经自检、互检、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向监理部报验。

监理部验收时,应按质量验评标准,对照结构施工图,确认所绑扎的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保护层等符合设计、规范、规程要求,才签发认可书。

七、重点部位质量监控措施:1、地梁(1)对受力筋的绑扎控制: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要求时,如双向钢筋直径和间距一致时,短向筋应放在长向筋的上边;如间距不一致时,钢筋间距小的受力筋放在下边,如钢筋直径不一致,直径大的钢筋放在下边。

(2)有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3)钢筋网眼尺寸检查,以1米内检查钢筋数量和孔眼数。

(4)钢筋网和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可间隔绑扎,双排主筋和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

(5)钢筋采用焊接时,在加工场地检验焊接头质量,每焊300个头,随机抽6个试样,3个做抗拉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

(6)无论何种连接形式,同一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得超过50%。

(7)为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在两层钢筋网之间设立马凳,用Φ12钢筋,间距1m。

(8)墙、柱和接地钢筋要焊在底板钢筋时,只准点焊,不准用大电流烧伤或咬肉主筋。

2、柱:(1)柱竖向钢筋的数量、规格和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夹角为45°。

(3)竖向钢筋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如设计无规定时,楼面上1.1m以内不准接头,同一断面接头不准超过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