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考察报告

高校考察报告

高校考察报告高校考察报告一、考察行程第一天(5月8日),北京时间17:10的航班从上海浦东出发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当地时间19:20分到达多伦多(当地为周五)。

第二天(5月9日),上午:参观多伦多大学;下午看望了在多伦多大学读书的苏州学子、会见多伦多江苏商会会长,及现旅居多伦多的原苏州中学老师(当地为周六)。

第三天(5月10日),上午:9:00的航班从多伦多飞往蒙特利尔;下午:1:30,与道森学院中国项目负责人荣萌见面,详细商讨了11日访问道森学院的具体安排。

之后,游览了蒙特利尔市容(皇家山公园,市政厅)(当地为周日)。

第四天(5月11日),上午:9:00,由道森学院—理工学院wilsonwong副院长陪同,考察团参观了理工学院的机械系和电机系。

中午12:00,举行了午餐会:双方相互介绍,与道森学院教务长robertkavanaght和国际开发部部长、课程设置发展部部长、商学院院长、理工学院副院长、机电系主任、市场管理系主任、中国项目部主任等,会谈来访目的及合作意图。

下午1:30,与道森学院国际开发部部长唐沃科、课程设置发展部部长barbarafreemen、商学院院长dianeguvian及中国项目部主任荣萌等商谈具体合作项目——“量身定做式”师资培训。

下午4:00,黄莉萍副院长与道森学院李飞龙院长签订合作协议。

第五天(5月12日),考察团由蒙特利尔上午10点航班飞往多伦多。

下午13:15,由多伦多飞往东京。

第六天(5月13日),当地时间下午6:00,到达成田机场。

第七天(5月14日),上午9:00,与日中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嫕见面,商量合作事宜及15日访问日本工学院大学的具体安排。

下午:沿途游览东京风光,准备15日的会见内容。

第八天(5月15日),上午:9:00—11:00,前往日本工学院大学参观并会谈合作事宜。

对方理事、教务长及国际交流负责人参与了接待。

下午:14:30的航班飞往上海虹桥机场。

二、主要体会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团队打造。

5月11日上午9:00,我们在道森学院—理工学院wilsonwong副院长陪同下,参观了理工学院的机械系和电机系的“教学工厂”化的各大实验、实训室,各专业配套设施设备齐全,维护管理完好。

该校在课程设置上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高端的设计研发类课程,又有加工制造类课程和营销服务类课程。

特别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co—op 教育(即工学结合),通过组织学生自筹经费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设立工作室性质的工场,老师作为顾问参与其中。

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设计,毕业答辩是一个开放式的情境,学生自己宣介毕业设计作品,专业教师组成评审组打分,还可邀请企业专业、亲朋好友一起观摩。

20xx年10月2日至15日,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维嘉为团长的中国传媒大学代表团对美国高校传媒教育进行了为期13天的实地考察。

一、美国传媒教育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传媒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传媒教育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热门专业,开办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教育的学校很多,学生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以下从六个方面对美国传媒教育的基本特征进行简要介绍。

2师资队伍。

美国高校传媒教育的师资来源非常灵活,分为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全职教师由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人担当,兼职教师由优秀的媒体机构工作者担当,而且兼职教师人数在许多院系超过了全职教师。

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有25名全职教师,121名兼职教师;纽约大学新闻系有22名全职教师,近百名兼职教师;爱默森学院有全职教师159人,兼职教师保持在175人左右。

另外,由于新闻教育普遍是技能教育,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但一定要有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以硕士层次的新闻教育闻名于世,但其全职和兼职教师中很少有博士学位,多是学士和硕士。

3教学方式。

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美国的传媒教育一般都是小班授课,教室座位控制在20人以内,在所考察的学校中很少看到大教室。

其授课方式以研讨居多,教师讲授比较少。

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新闻写作、影视创作等课程,要求学生结合作品来阐述自己的理角解学生之间要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再进行点评和引导。

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如传播理论、电影批评等课程,学生要下功夫去查阅资料,完成的课外阅读量很大,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新知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所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比较辛苦,但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关注,得到锻炼和成长。

5.与业界联系。

美国传媒教育界非常重视与业界的联系,来自媒体一线兼职教师的人数在许多学院超过全职教师就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影视教育领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充分利用地处好莱坞这一优势,与大型电影公司加强合作,其电影制片专业的兼职教师都是好莱坞的大师级人物或者公司的CEO美国电影公司的许多新决策,学生甚至先于公司内部人员知道。

同样,许多传媒学院对业界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

世界知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就设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该奖项不仅为学院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也对新闻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设有密苏里新闻奖,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的《大公报》曾获得过该奖项?访问期间,恰逢该校20xx年度密苏里新闻奖颁奖,代表团被邀请参加了颁奖晚会,大家亲身感受到了美国传媒学界和业界融洽合作的颁奖盛况。

另外,为了增强与业界的联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又成立了“雷诺兹”媒体智囊团,专门为媒体提供智力支持。

6对外交流。

美国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海外学习经验,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明确要求学生要有一年的海外学习经历,学校为此设立了专门的奖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到国外学习。

另一方面,这些院校也大量接纳留学生。

密苏里大学的留学生来自全世界106个国家;南加州大学接纳的留学生达7000多名,其中中国学生1300名;迈阿密大学的留学生有140(多名,其本科层次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学生互换项目通过该项目学校派出了550名学生出国,接收了320名学生来学习。

美国是世界上新闻传播教育开展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国家,在欧洲没有或者不愿意将新闻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的时候,美国率先在密苏里大学创办了新闻学院,并实行专业化、规范化教育。

本次考察是带着问题去“取经”的,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很值得思考。

1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模式有哪些?在本次考察的7所大学中,有6所学校开展了新闻传播教育,这6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一的新闻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纽约大学新闻系也属此类。

它追求纯粹的新闻专业教育,着力培养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新闻工作技能展开,专业课程划分非常细致,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关于新闻写作的选修课程就包括“世界报道”、“移民报道”、“地区冲突报道”、“经济报道”、“环境报道”、“政治报道”、“种族报道”、“特稿写作”等21门,纽约大学新闻系甚至专门开设了一门如何报道纽约的写作课程。

第二类是泛媒体教育模式,本次考察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爱默森学院传播学院、迈阿密大学传播学院、南加州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均属此类。

这种模式既培养各种媒体的记者、编辑也培养与媒体行业相关的广告、公关、管理人才,在学科上一般都横跨新闻学和传播学。

2新闻学教育如何解决“厚基础”问题?媒体只是传播新闻的工具而新闻报道的领域无所不包,新闻专业的学生只学习媒体知识和新闻报道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新闻报道的专业知识10个月就可以学完,无需4年,就代表了这种观点。

那么,美国的新闻教育是如何解决“厚基础”问题的呢?美国绝大多数新闻院系在本科阶段注重进行通识教育,学生进校第一年一般以通识课程学习为主,完成相应学分之后才能进入专业课学习,学分设置也重视向通识课程倾斜。

纽约大学新闻系本科实行“双学位”教育,除取得新闻类学位之外,还需有另一个专业学位。

在总共128个学分中,新闻专业课程和非新闻专业课程的学分各占一半。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本科学生要修127个学分,人文社科等通识课程的学分更是达到了80至85个。

爱默森学院完全以传媒教育为主,学科设置比较单一。

该校与一般综合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通识教育课程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

该校对人文社科等基础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一般都是毕业于名校的博士,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但学校不设置相应的专业,这批教师主要从事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学。

3.在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教育如何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伴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闻教育面临着挑战,新媒体在美国新闻院校普遍受到重视。

代表团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时,院长TlPsn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该学院刚刚成立了一个新专业,叫“媒体融合专业”,实际上就是新媒体专业。

在问及传媒发展日新月异,新闻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应该如何把握“变”与“不变”关系时,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纽约大学新闻系均给出了这样的看法:第一,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不会发生变化,任何时候,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必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第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能力不会改变,新闻记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获取、分析和表达新闻事件的能力;第三,变化最快的是新闻报道工具和新闻报道形式,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新媒体,新闻传播手段日益丰富多样,学生们必须熟悉各种工具的传播属性,学会用不同的工具讲述同一个新闻故事。

三、关于影视艺术教育本次考察的三个学校涉及影视艺术教育,分别是爱默森学院艺术学院、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

这三所学院对影视艺术教育领域的定位有所不同。

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定位比较具体,主要是电影领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定位较宽,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动画;爱默森学院艺术学院除了戏剧影视外,还包括了出版与写作。

总体来看,美国的戏剧影视教育以精英教育为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总共只有600名学生,其中戏剧与表演专业以硕士层次为主,有硕士生200名,本科生100名;电影与电视专业以本科层次为主,有本科生200名,硕士生100名。

戏剧与表演专业每年有20xx多人报考,只收60人,入学后全部为小班授课,导师和学生的联系非常紧密,目标是培养明星。

在入学条件上,美国影视艺术院系都很看重两点:一是报考者的天赋,二是奉献精神,而不太在乎学生的考试分数。

由于坚持精英化的办学指导思想,美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生师比例比较高。

如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有100名全职教师,200兼职教师,共有学生1400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有50名全职教师,70名兼职教师,共有600名学生,其生师比远高于我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