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引导说画面,说感受。
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赞叹的语气
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
可用书上语句,也可加入自己的想像同时注意与“游客”交流。
作
业
设
计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造句
3、小练笔:
进入冬季,气温较低,多数日子的早晨都有霜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并注意太阳出来后,霜逐步化解的过程,仿照本课写法,写片断。如果正值下雪,也可观察雪花飘落,给树木、花草、建筑物穿上洁白外衣的景象,写出主要特征,运用文中的好词佳句,写片断。
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其中最冷的就是三九
指名背诵。
集体背诵。
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范读讨论
范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
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教学内容:22、雾凇
教
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有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板
书
设
计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十里长堤
29雾凇闻名全国的奇观
千姿百态银松雪柳
琼枝玉树
教
学
后
记
教学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准备:
投影 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九九歌》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顺句子,长句注意中间的停顿,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生字(出示)
按要求自学
大地冰封 凝结淹没 蒸腾
琼枝玉树 降临 长堤 饱和
松花江畔 模糊缭绕镀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3、检查读书情况
指导读好长句子:
A雾凇,俗称树挂,……水温约在4摄氏度左右。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柳枝镀上了白银。
C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指名分段读
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指名说说段意
作
业
设
计
1、练写生字,读准课后生字词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查字典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窥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
弥漫:(烟尘、雾气等)充满、布满。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缭绕:回环旋转。
琼枝玉树:琼,美玉。像美玉雕刻出来的枝条、大树。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1、什么是“雾凇”?
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雾凇奇观”出面在严寒的松花江畔?
4、交流讨论问题:
自由读,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
四、精读第三段
1、(出示插图)
述: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看着眼前的雾凇,你想说什么?
2、是的,太美了,仿佛是玉雕刻成的。美得有特色!
一、复习导入
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来临了,我们一起去欣赏中读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从哪儿可以看出?
2、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可谓壮观。难怪吉林雾凇的名气很大,是闻名全国的。
3、指导背诵
自由读,交流
指名回答
练读 指名读
练习背诵
指名背
三、精读第二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