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规复习试题

安规复习试题

电气检修专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复习题库审定:秦芝全编制:赵高举秦芝全2016年03月08日印发2016年03月08日施行设备管理部说明1、本复习题库依据集团公司2013年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拟编。

2、本题库仅适用于贵州华电毕节热电公司设备管理部电气检修专业年度或新人员《安规考试》考试。

3、如本题库如有与2013年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在表述上差异之处,请及时自行纠正复习,答案在任何形式的安规考试中均以《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的印刷版上的描述为准。

一、填空题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不安全不工作”,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不安全不工作”,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不安全不工作”,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4、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经专业医师鉴定,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的基本条件。

5、掌握必要的现场应急逃生和应急救援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6、《安规》应每年考试一次。

调整工作岗位及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及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重新上岗工作。

7、《安规》应每年考试一次。

调整工作岗位及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及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重新上岗工作。

8、低压电气设备是指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9、对外来参观、学习、检查、指导等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应急事项等的告知,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

并履行入厂、离厂书面签字手续。

10、对外来参观、学习、检查、指导等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应急事项等的告知,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

并履行入厂、离厂书面签字手续。

11、对外来参观、学习、检查、指导等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应急事项等的告知,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

并履行入厂、离厂书面签字手续。

12、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3、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5、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6、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7、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8、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保护室、电子设备间、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齐全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9、电气设备无论仪表指示有无电压,凡未经验电、放电,均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未采取防触电措施就进行与电气有关的工作。

20、电气设备无论仪表指示有无电压,凡未经验电、放电,均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未采取防触电措施就进行与电气有关的工作。

21、电气设备无论仪表指示有无电压,凡未经验电、放电,均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未采取防触电措施就进行与电气有关的工作。

22、电气设备无论仪表指示有无电压,凡未经验电、放电,均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未采取防触电措施就进行与电气有关的工作。

23、电气设备无论仪表指示有无电压,凡未经验电、放电,均应视为带电设备。

禁止未采取防触电措施就进行与电气有关的工作。

24、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工作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断开(拆除)。

25、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工作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断开(拆除)。

26、生产场所应有明显的逃生路线标识。

27、工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28、工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29、工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0、工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1、工作场所应照明充足。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应急)照明。

32、工作场所应照明充足。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应急)照明。

33、工作场所应照明充足。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应急)照明。

34、工作场所应照明充足。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应急)照明。

35、工作场所应照明充足。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应急)照明。

35、工作场所应照明充足。

在操作盘、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还必须设有事故(应急)照明。

36、在高度不足2.5m的作业场所使用手提照明灯、行灯或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应采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

37、在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或周围均是金属导体的作业场所,使用手提照明灯或行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

38、在室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必须两人放倒搬运。

39、在室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必须两人放倒搬运。

40、设备部停电时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0.7米安全距离,与20、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1.0米安全距离,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3.0米安全距离41、高处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1.7米安全距离,与20、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2.0米安全距离,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4.0米安全距离。

42、起重机械与带电气的最小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3米安全距离,与20、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4米安全距离,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部分保持6.0米安全距离。

43、高压设备上的工作分为全部停电、部分停电和不停电三类工作。

44、在升压站(变电站)的带电区域内或临近带电线路等处,禁止使用金属梯子。

45、凡在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46、凡在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47、在带电区域作业,登高时应从指定的停电间隔上下,并设置“从此上下”安全警示标志牌。

48、使用高空车、升降平台等作业活动范围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应做好防止触电坠落的安全措施。

49、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验。

50、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验。

51、严禁将不合格的电气工具和用具带到工作现场。

52、严禁将不合格的电气工具和用具带到工作现场。

53、严禁将不合格的电气工具和用具带到工作现场。

54、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作。

55、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作。

56、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作。

57、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并接地后,方可进行。

58、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并接地后,方可进行。

59、制(供)氢站、油区、氨区、燃气区域、蓄电池室等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必须停电后方可进行。

60、制(供)氢站、油区、氨区、燃气区域、蓄电池室等易燃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必须停电后方可进行。

61、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站或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

62、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站或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

63、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站或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

64、检修电源箱的支路开关都应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并应定期检查和试验。

65、检修电源箱的支路开关都应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并应定期检查和试验。

66、连接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单独装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修电源箱金属外壳应接地。

67、连接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单独装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修电源箱金属外壳应接地。

68、连接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单独装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修电源箱金属外壳应接地。

69、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70、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71、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72、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73、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74、生产场所盖板(格栅)、栏杆、楼梯、平台、等需临时变更(拆除或移动)时,应办理安全设施异动审批手续,并应设置牢靠的安全补偿设施(硬质围栏)。

75、生产场所盖板(格栅)、栏杆、楼梯、平台、等需临时变更(拆除或移动)时,应办理安全设施异动审批手续,并应设置牢靠的安全补偿设施(硬质围栏)。

76、生产场所盖板(格栅)、栏杆、楼梯、平台、等需临时变更(拆除或移动)时,应办理安全设施异动审批手续,并应设置牢靠的安全补偿设施(硬质围栏)。

77、生产场所盖板(格栅)、栏杆、楼梯、平台、等需临时变更(拆除或移动)时,应办理安全设施异动审批手续,并应设置牢靠的安全补偿设施(硬质围栏)。

78、生产场所盖板(格栅)、栏杆、楼梯、平台、等需临时变更(拆除或移动)时,应办理安全设施异动审批手续,并应设置牢靠的安全补偿设施(硬质围栏)。

79、生产场所盖板(格栅)、栏杆、楼梯、平台、等需临时变更(拆除或移动)时,应办理安全设施异动审批手续,并应设置牢靠的安全补偿设施(硬质围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