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祠堂对联〖陆氏祠堂对联四字〗赠梅世泽怀橘家声上联典指晋·陆凯曾自江南寄梅至长安与范晔。
下联典指三国吴·陆绩事典。
望出河南源自陆乡全联典指陆姓的房望族和得姓源流。
(见题头《一、姓氏源流·1-3》顶)剑南万卷云间二龙上联典指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有《剑南诗稿》,存诗近万首。
万卷,言其著作和藏书颇丰。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光)人。
官至宝章阁待制。
下联典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
陆机,字士衡,吴县华亭人,曾官平原内史。
其《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
陆云,字士龙,曾官清河内史,以文才与史陆机齐名,时称“二陆“亦称”“二龙”。
唐推内相清著循声上联典指唐代大臣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
大历年间进士,德宗时官翰林学士,参与机谋,建中年间德至奉天避乱,许多诏书都由他起草。
贞元年间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勇于指陈弊政,主张废除两税以外的一切苛敛,又建议改进边防事务,后被裴延龄所谗而罢相。
所作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
著有《翰苑集》。
下联典指清代学者陆陇其,字稼书,平湖人。
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
与学者陆世仪并称“二陆”,著作有《困勉录》、《三鱼堂文集》等。
诗书开越忠孝传家广东省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陆氏宗祠“广裕祠”联上联典指西汉·陆贾说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典指南宋·陆秀夫精忠报国之事。
钱岗村位于从化市与广州市白云区交界处,四周是深绿色的荔枝林,果熟时节,树上“飞焰欲横天”。
据《陆氏族谱》记载,钱岗村为南宋宰相陆秀夫后裔所建,村内陆姓村民不仅供奉陆秀夫,还认为他是陆贾的传人。
陆氏广裕祠堂建筑共三进,总面宽13.80米,总进深44.20米,建筑面积共81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92平方米。
它坐北向南,主座三进厅堂的中间均为木构架,两旁为山墙承重,屋面素瓦,但屋顶为悬山顶,有北方建筑遗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中具有明显北方风格的一个实例。
在2003年报月,祠堂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在村民的保护下,它完好地保留了7个朝代的历史遗迹。
烟波一叟桑苎半旗上联典指唐末文学家陆龟蒙,字鲁望,吴郡姑苏(今苏州)人。
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退隐松江甫里,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朝中曾以高名义征召,他不去。
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有《耒耜经》等。
下联典指唐代茶道专家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复州竟陵(今湖北省于门)人。
自称桑苎翁,性格诙谐,闭门著书,不愿做官。
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很有研究,著有《茶经》三篇。
他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被奉为“茶神”。
鹅湖学派莲社高风上联典指南宋学者、教育家陆九龄、陆九渊兄弟,抚州金溪人,与兄陆九韶并称“三陆之学”。
陆九龄,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乾道年间进士,曾任兴国军教授,通晓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著作有《复斋文集》。
陆九渊,字子静,曾在象山结茅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乾道年间进士,曾任靖安、崇安二县主簿、国子正,官至奉义知荆门军。
知朱熹长期辩论,著作被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兄弟二人曾在鹅湖讲学,被称为“鹅湖学派”。
下联典指南朝宋道士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人,早年弃家修道,他固辞而离开,居庐山,与诗人陶渊明、僧人慧远等人在东林寺结白莲社。
宋明帝时奉召到建康,在崇虚馆收集道经,加以整理,奠定了《道藏》初步基础,并促使南方各派汇归一派,世称“南天师道”。
所撰《三洞经书目录》,是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
剑南万卷洛下双龙上联典指南宋诗人陆游,少年时深受家庭中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绍兴年间应礼部试,被秦桧所废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年间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一直受到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谕。
一生创作诗词九千多首(现存),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
下联典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吴县华亭人,太康末年同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被称为“二陆”、“双龙”。
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时,任他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后因谗言被杀。
诗作重藻绘排偶,也善作骈文,有重要文学论文《文赋》。
陆云,字士龙,曾任清河内史等,后与兄同时被司马颖所杀。
诗作重修饰,著有《陆士龙集》。
奇童知孝才女工诗上联典指三国吴陆绩,六岁时作客,在九江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怀里揣了三个,临走施礼时掉在地上。
袁术问他,他说:“带回家给母亲吃。
”传为孝亲佳话。
下联典指清陆观莲,其母孕时见观音授其莲花,故生下她后取名“观莲”。
长而工诗,与丈夫殳丹生一起归隐,著有《蒋湖寓园草》。
河北三虎洛下双龙上联典指西晋陆晔、陆机、陆景文章盖世,人称“三虎”。
下联典指西晋文学家陆机与陆云兄弟俱有才名,二人遇害,时人有“穴碎双龙”之语。
〖陆氏祠堂对联大全五字〗新语称善论伯言拜将军上联典指西汉初大臣陆贾,有《新语》十二篇,高祖称“善”。
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青年军事家陆逊,字伯言。
于陆口大败关羽,破刘备连营,拜辅国将军。
云间二龙跃剑南万卷诗此联为陆氏宗祠堂联。
上联典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事典。
下联典指联典指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事典。
苏州天随巷耕读绿柳庄安徽省天长市陆氏宗祠“天随堂”联赠梅明友爱怀橘表孝心上联典指朝时陆机与范晔友善,陆给范有《赠梅》诗一首。
下联典指三国时陆绩年六岁,在做客中怀橘遗母,袁术奇之。
书目藏三洞文苑号二陆上联典指南朝宋道士陆静修,字元德,吴兴人。
曾在庐山修道,有《三洞经书目录》,为最古的道藏书目。
下联典指指西晋文学家陆机及其弟陆云。
陆机,字士衡,吴县华亭人,曾官平原内史。
其《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
陆云,字士龙,曾官清河内史,以文才与史陆机齐名,时称“二陆“亦称”二龙。
〖陆氏祠堂对联六字〗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此联为西晋文学家陆机《猛虎行》诗句联。
〖陆氏祠堂对联七字〗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此联为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官无长物唯求石家有遗书何用金上联典指三国吴·陆绩事典。
下联典指南宋·陆游事典。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此联为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玉管漫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绮筵新此联为明代诗人陆圻《与歌者陈郎》诗句联。
顾渚一瓯春有味东风百里雪初晴此联为清代同治状元陆润庠自题联。
陆润庠,字凤石,江苏省元和人。
傅仪的师傅。
同居十世儒门第六相三贤理学家江西省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陆氏宗祠联象山所在的陆氏家族曾因十世同堂不分灶而名动大江南北。
《西江陆氏家乘》卷七“恩典”记载:“皇帝制曰:江西金溪青田陆氏,代有名儒,载诸典籍。
聚食逾千指,合灶二百年。
一门翕然,十世仁让。
惟尔睦族之道,副朕理国之怀。
宣特褒异,敕旌尔门,光于闾里,以励风化。
钦哉。
”中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国”之说,而宋代尤甚。
陆氏家族能二百年不分家,十世而同堂,此为以孝治家的典型,故而受到国家的重视,得到皇帝的下诏旌表,荣耀故里和神州。
但今日我们遍访青田村,陆氏大家族所生所息的痕迹几乎丝毫不存,我不禁有些惆怅。
观现今的陆氏宗族牌楼,青砖砌就,上复青瓦,显见得是近百年的建筑。
当年,陆氏大家族就是聚在祠堂内就餐的,先击鼓三通,象山先生六兄弟和众子弟在其父陆贺率领下拜祖先,然后则同唱由九韶先生撰写的三段《家训歌》,唱完后,众人才能开始就餐。
这是一篇真正民间的家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天命、勤俭持家、收敛心性的精神。
在这样的精神熏陶下,陆氏六兄弟皆贤,其中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以学识之博而声名远扬,号称“金溪三陆”。
朝来色艳芦江橘春到香分陇阪梅上联典指三国吴·陆绩事典。
下联典指晋·陆凯曾自江南寄梅至长安与范晔事典。
〖陆氏祠堂对联七字以上〗母子乔迁,六百余年同歌乐土兄弟联争,寻常科第克继书香广东省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陆氏宗祠联根据隔朗村《陆氏族谱》记载,隔朗陆姓的始祖为陆顺宗。
陆顺宗的祖先大约在北宋年间从浙江省平湖县迁至南雄珠玑村居住。
是个书香之家。
陆顺宗别号和斋,于南宋初建炎年间自珠玑村南迁(稍先于罗贵等领导的那次大迁徙几的)。
在古冈州社仓地(今新会城)落脚。
在当地置有田产,生活颇称饶足。
顺宗翁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生子名龟龄,龟龄字天锡,号灵庵,活到81岁。
龟龄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生子名士龙。
士龙字跃衢。
只活到三十七岁。
士龙生有三子:长子德显,次子德明,三子德信。
陆顺宗翁传到了这第四代,已是颇为显赫了。
这古冈州社仓地陆姓成了官宦书香之家。
三个儿子或做小官,或考取了功名。
长子德显字能昭,号扬庭,官任冈州仓(粮仓)大使,娶郭知县之女为妻。
次子德明字能朗,号亮轩,远赴广西习读,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在广西考中了解元。
三子德信字能忠,号诚生,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也考中了解元。
故有“兄弟双解”之称。
联语表述的便是陆氏在这里的开村史。
由于这村场选得好,风水俱佳,人丁兴旺,耕地充足,历经几代,子孙繁衍。
德显翁的子孙在原开村处聚居,建立了北社。
德明翁的孙子沿着山坡向南发展,建立南社。
亦有部分子孙迁居别处地方,另开新村。
这些氏族派系,后人编有《隔朗陆氏族谱》都有详细记载。
此支开村始祖陆德明翁看中了隔朗田庄这个地方,回去和母亲、兄弟商量。
母亲和大哥德显都同意从窑头新村迁往隔朗田庄。
三弟德信因妻子郭氏是天河堡人,夫妻经过商量,决定迁到天河堡平冈村居住。
这平冈村边有一个小湖,人称小湖平冈,以区别于其他多处的平冈村。
德信翁生二女,无子。
后由德明三子机孙过继为子,在小湖平冈开族。
他们在窑头新村置有田产,历代由当地人佃耕,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陆氏各地子孙,都必云集窑头新村,聚餐祭祖。
由佃户们负责开大锅饭,唯一的菜肴是当地人特制的“禾草焗鱼”。
这个活动延续数百年,至1950年方止。
德显、德明于元朝元贞年间奉母乔迁在卧牛山的牛尾部位建屋开村,成为隔朗村的开村祖先。
怀橘归遗,奇童知孝梦莲应兆,才女工诗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陆绩,字公纪,官至郁林太守。
能天文、历算,作《浑天图》,注《易》,撰《太玄经注》。
他六岁时,曾在九江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怀里揣了三个,临走施礼时掉在地上。
袁术问他,他说:“带回家给母亲吃。
”下联典指清代女陆观莲,据说她母亲梦中见观音送给莲花,故生下她后取名“观莲”。
与丈夫殳丹生一起归隐,著有《蒋湖寓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