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张苗苗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张苗苗

沙湾县第三小学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达标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组张苗苗
教学目标:
1. 会认“窠、旷”等 6 个生字,会写“黎、晕”等 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 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导入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四季之
美》。

【师板书课题《四季之美》,齐读课题】
2. 这篇散文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写的,齐读对清少纳言的简介。

你知道了什么?请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没错,清少纳言是日本散文的鼻祖。

她的文学造诣极高,那么这样一位作家,她笔下的文字会有怎样的独到之处呢?打开书,读一读看看有哪些发现?【板书:独特】
3.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1: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
序写的⋯⋯ . 一篇散文能摸清楚它的顺序的顺序,才能把文章读明白;预设 2. 下写的是四个季节的时间 }
4. 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想写,如果让你写,你会写什么?比如
说春天 ..............
春天最美的是⋯⋯ . 夏天最美的是⋯⋯秋天最美的是⋯⋯冬天最美的是⋯⋯ .
5. 但是我们来看看作者,她写的是什么?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4】
你有什么发现吗? { 作者写的都是四个季节的时间,而我们写的都是事物,事物视角是比较常见的,但作者写的四个时刻,时空的视角却是很独特的【板书:视角】
二、深入文本
1. 让我们随着作者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一起读一读,尽
可能的把你感受到的那种美读出来。

【第 1 遍读】【我建议注意自己读自己的读出自己的节奏、感受、味道。

】【第 2 遍读】
a. 让孩子展示读: { 读的真好,她的“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
的天空好像让你看到了什么?”【那是一种动态的变化】
b. 再找一个孩子说一说: {鱼肚色、红晕、红紫⋯⋯你听出了什
么?”【这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她能从文字中读出了色彩的画面美,你来读】【第 3 遍读】
2. 你们欣赏过黎明吗?其实在我们生命中,我没有欣赏过几个美好
的黎明,而清少纳言不一样,她享受着每个黎明,她爱着黎明中变化的色彩,她爱着黎明里悠然的气息,春天 -------------- 读
【全班齐读 4 遍】
【夏天】
3. 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自己读一读文章,想象文字当中的画面。

4.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了,能描述一下吗?【给孩子时间让交流】
a. 师:其实我们想一想会发现,作者写了三种夜晚分别是: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朦胧的雨夜
b. 这三种夜晚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作者写的却非常简洁。

明亮的
月夜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

后面的几种夜,也只用了一句话,他为什么写的这么简洁呢?请同学们琢磨一下【给孩子时间让交流】
师:也就是说作者没有把这些画面给到你的眼前,而是给到你的脑海里,给到你的心里了,这种表达也是很独特,而且在在文章之中处处显现,这就是作者的另一个独特之处:表达独特【板书:表达】
5. 我们现在读一读这三种夜,带着我们的想象。

这组同学每人读一
种夜。

【第 1 遍读】
A. 这句话里有一个词它很重要,它好像能把月夜的画面美送到你的
心里去。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B. 你把翩翩飞舞的画面读的特别美,但是这句里面也有一个词,它
本身没有什么画面感,但是它能把那个画面送到心里去。

师范读“也有”
C. 这句话是不是也有一个词,它本身没有画面,但能把那种画面送
到你的心里。

你觉得应该是哪个词?“即使,也” 师小结:读着读着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词它本身没有画面感,但是它能把这三种夜连缀起来,而且一层比一层细腻的渗到我们心里。

咱们接着再听,第一个你读,第二个,第三种更细腻【再找三个孩子读,第 2 遍读】
6. 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作者迷住了呢?【找学生起来说】
7. 如果只从第三句找答案呢?【找学生起来说,如果大家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单一的事物】
8. 这蒙蒙细雨的夜晚是一个大背景,这种宁静、静谧让其中点点萤
火虫的动态之美更加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下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

9. 你们谁用心感受过夏夜吗?奥,只有几个人,其实快节奏生活已
经几乎让我们忘记了感受夏夜的美好。

但是清少纳言爱着每一个夏夜,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漆黑漆黑的暗夜她觉得美,蒙蒙细雨的夜晚也美,在这夏夜,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夏天————读【全班齐读,第 3 遍读】
秋天】
10. 走过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秋天的黄昏,自由读一读,看看这段里面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汇报交流,说出描写的景物即可)
10. 蒙蒙细雨的夜晚,和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让清少纳言着迷,而夕阳斜照点点飞鸟的动态描写给了她感受。

A. 乌鸦为什么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它着急回去干什么?(喂孩子,喂妈妈,乌鸦反哺)
B. 什么是“比翼双飞”?翅膀挨着翅膀,比喻同事或同学朋友肩并肩向前进。

这就是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啊!这是什么美?情感美!
11. 同样是飞鸟的动态描写,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鸟的天堂》里
面也有。

请同学们读一读,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交流讨论时间久一点)
11. 两个作者也有想通之处,都要写飞鸟,但一开始都不写飞鸟,为什么呢?琢磨琢磨
12. 正是因为或温暖或宁静的大的背景的衬托,这点点飞鸟的动态之美才更加生动,整个画面才更有意境。

象这种写法,这段里面还有,你能找的到吗?
(你来读)第二句你来,第三句你来【第 1 遍读】
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就会发现大的背景下的动态美是如此的生动,我们接着读,第一句你来,第二句你来,第三句你来
【第 2 遍三个孩子读】
13. 有句古诗说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到了秋天往往给人以伤感,但清少纳言不伤感,她仍然那么心旷神怡,那么温柔、感动地凝望着秋天秋天——读【第 3 遍全班齐读】
【冬天】
14. 走过秋天的黄昏,我们走到冬天的早晨。

冬天的早晨我们常常会说:好冷啊!你猜一猜,清少纳言她会说什么?自己读一读第 4 自然段。

15. 找学生说一说:清少纳言她可能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时间久一点)
三、情感升华,诵读全文
走过冬天的早晨,我们再一次走进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
春天的黎明中变化的色彩,那悠然的气息你来读;
夏天的夜晚,朦朦细雨中的点点萤火虫的动态之美,无限的遐想,你来读;
秋天的黄昏,再以高远的背景之下的点点飞鸟的动态,那风声虫鸣,你来读;
冬天的早晨,那份和谐,那份闲适,你来读;
掌声送给他们四位,那种韵味他们感受到了【板书:韵味】
四、能力提升,小练笔
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只属于清少纳言,别人他看不到,他也写不出来。

我们自己心底一定也有一份最美最难以忘记的景色,他属于谁?对,属于我们自己。

让我们写一写自己心中最美、最难以忘记的景色。

如果你能在大的背景中,写出一点动态之美就更好了。

三分钟的时间,请开始
五、作业
1. 把描写四季美景的句子抄下来。

喜欢春天的孩子老师推荐你读朱
自清的《春》;喜欢夏天的孩子,老师推荐你读汪曾祺的《夏
天》;喜欢秋天的孩子,老师推荐你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喜欢冬天的孩子,老师推荐你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2. 课下观察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季节,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
下,写出你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的特点。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独特
视角表达韵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