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张某某系 (院) 工商管理学院专业英语年级 2012 级本科学号 ********指导教师刘某某论文成绩日期2012年06月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已经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所有合作者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读;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张利红(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述了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真实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和文化,用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人生,表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揭示了“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本篇论文根据小说的主要内容,介绍美国梦的意义,分析盖茨比的美国梦破灭的原因,通过分析盖茨比,汤姆等人的个性特征,展现了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的整个社会风貌, 批判了金钱至上、享乐为主的社会风气和建立在金钱和权力至上的苍白爱情。
关键字:盖茨比,美国梦,爱情,破灭,人性。
一、引言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文学史上“迷惘的一代”最有才华的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美国年轻一代对“美国梦”的幻灭,描写了战争对美国国内的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
他们是“崭新的一代”,“长大发现大多的神都已经死去、所有的战争已经打完、所有对人类的信念已经动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
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时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而作者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完美的的形式、风度的象征手法描写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痴心不改地追求因“贫富差距”而未能“终成眷恋”的情人,却以失败身亡而告终的悲惨爱情故事。
作者以盖茨比的悲剧揭示了“美国梦”必定破灭的规律,生动地再现了“爵士时代”残酷、冷漠、自私、无情的社会现实。
二、菲茨杰拉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美国小说家。
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群战后追求梦幻的青年男女,但他们在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方面都与作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从这些内在联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或者说菲茨杰拉德的“天路历程”。
菲茨杰拉德的魅力来自于他清晰的叙述,优雅的文风,多姿多彩、点石成金的遣词造句。
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这部小说谴责以汤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的自私专横,为所欲为的行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
这部小说更是人木三分地刻画了在财富和成功掩盖下的未被满足的欲望,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深刻地揭示了角色性格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同时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菲茨杰拉德杰出的才华和写作技巧。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之一,同时也确立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贫寒出身的盖茨比如何历尽艰辛, 不择手段攫取财富,最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人们心目中“了不起”的大富豪, 却又如何苦苦追求初恋时因贫穷而失去的情人的故事, 再现了美国二十世纪的“爵士时代”的社会现实, 揭示了“美国梦”的诱惑和破灭。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故事叙述者, 一位名叫尼克·卡罗威的年轻商人在纽约学做股票生意, 住在长岛。
附近住着他的表妹黛西和她的丈夫汤姆·布坎南, 以及汤姆的情妇莱特尔。
在尼克隔壁的豪宅里住着杰伊·盖茨比。
盖茨比生活豪华阔绰, 每逢周末都通宵达旦地举行盛大的晚会, 灯火辉煌, 宾朋满座, 本人却不大露面, 是个神秘的人物。
原来, 盖茨比在美国陆军当军官时, 爱上了大家闺秀黛西, 把她看作是自己的理想情人的化身, 但由于俩人社会地位悬殊, 黛西嫁给了有地位有钱的汤姆·布坎南, 和汤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战争结束后, 痴心的盖茨比为了夺回自己失去的情人, 通过做非法买卖, 终于大发横财, 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名富豪。
他以挥金如土的方式来吸引黛西。
当黛西和盖茨比重逢后, 汤姆十分妒嫉, 奚落盖茨比出身低贱, 财路不明。
一次三人摊牌,盖茨比希望黛西公开与汤姆决裂。
谁知黛西害怕失去安全感, 临阵胆怯, 投向两者中更强者汤姆。
在紧张的思想斗争中, 黛西开车不慎撞死汤姆的情妇莱特尔。
事后汤姆和黛西密谋, 将汤姆之恶, 黛西杀人之罪, 通通嫁祸于盖茨比, 使莱特尔的丈夫威尔逊开枪打死了盖茨比并自杀。
尼克为盖茨比举行葬礼时, 过去的座上客一个未前来。
尼克看透了有钱人的心术, 不愿再与汤姆之类的人来往, 离开纽约, 回中西部老家。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写作背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是“爵士时代”。
鼎盛、经济发达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开始切实感受到一战为他们带来的物质上的好处时,他们就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关起国门来放肆地追逐财富与享乐,他们自认为正置身于人类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并沉醉其中,而且还相信这个时代还将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社会结构以及人们在行为和心理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个人消费膨胀似地扩张,生活的风尚变化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了。
“这是一个清教主义和饮酒解禁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理分析、爵士音乐和少女变得风骚轻佻的时代;这是一个向革新挑战,眷恋于往昔的田园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技术普遍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时代—汽车、飞机、电影、无线电和现代城市的纵情享乐。
”(四)美国梦的意义美国梦就是一种位实现个人信仰而努力奋斗的愿望,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个人努力就能有更好生活的理想。
正如美国独立宣言表达的思想一样,人人生来平等,每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这种理想一直可以追溯到300 多年前,当五月花号载着第一批寻找宗教信仰的清教徒到此时,美国梦就生根发芽了。
对这些人来讲,这片土地就是新的自由生活的开始,孕育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繁荣。
美国梦起源于殖民地时期,19世纪逐渐清晰并发展成熟,深深根植于美国人的心中。
人们认为,不论你出身如何,只要勤奋工作,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成功。
早期的美国梦倡导通过个人诚实和勤奋来致富,实现自己的梦想。
美国历史上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依靠个人努力成功的例子。
他出生于贫苦家庭,很小就离家工作,做过印刷厂的学徒工,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出色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美国梦开始是对自由和机会的追求,提倡通过个人勤奋和努力致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实质发生了巨大转变。
尤其到了20 世纪20 年代前期,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经济过度增长,两极分化严重,物质主义随之而来,之前崇尚精神和物质满足的美国梦,其物质层面在20 世纪很快实现,并超过精神层面的追求,甚至替代了后者,出现了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极度匮乏。
于是,美国梦逐渐变味,蜕变成单纯对财富的追逐,之前的通过勤奋和努力致富堕落成为不择手段实现目的,不择手段快速致富的代名词。
(五)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首先表现在他的“财富梦”的破灭上。
盖茨比的原名叫做“杰伊·盖兹”,父母是碌碌无为的庄稼人,他一直都渴望能够摆脱贫困的出身,跻身上层社会。
盖兹在17 岁那年,碰到了一个名叫丹·科迪的人,此人通过不法行为发了迹,小盖兹非常崇拜他,把自己的名字改做盖茨比,追随科迪,把理想集中在获取财富上。
因为丹·科迪清醒的时候知道喝醉时候的自己什么挥金如土的傻事都干得出来,因此他越来越信赖盖茨比,以防止这类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丹·科迪辞世后,盖茨比用所得的遗产非法贩卖私酒,聚敛了大笔财富。
但盖茨比无论怎样富有,当他试图融入他向往已久的上层社会的圈子时,却因为卑微的出身反而成了上层社会所谓名流猜疑和造谣的绝好素材。
随着人们不断猜疑,他的非法勾当最终还是被汤姆揭穿了。
他辛辛苦苦创造的物质财富,并没有帮他实现追求,他的“财富梦”破灭了。
他死后,在尼克为他举办的葬礼上,昔日的座上客一个也没有露面,葬礼上的凄凉冷清与往日宴会上的繁华喧闹显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他根本没有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同。
另一方面,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也表现在他的“爱情梦”的破灭上,他相信金钱可以买到黛西的爱情。
黛西之所以对他产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金钱把她装点成了高贵的公主,让她远离与贫穷相连的卑微、暗淡、缺乏保障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是盖茨比在青少年时代十分熟悉的而又极力想挣脱的,作为农民的孩子,和黛西这样的“公主”在一起使盖茨比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这表明了他的潜力,他也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一个有钱人,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和一个富家小姐相爱可以给他勇气,给他向前冲的动力。
但是,黛西爱他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深,她只是被他的渴望,被他无私的爱笼罩上了一圈理想的光环。
三、人物分析(一)盖茨比盖茨比的善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爱情的忠诚盖茨比对爱情的追求是纯洁而坚贞的。
盖茨比与黛西是初恋情人, 他爱黛西, 但因无钱而失去爱。
在盖茨比心目中, 黛西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他下决心要夺回失去的爱情。
他用五年的时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回到黛西身边, 要赢回黛西。
他要获得爱情, 一种真诚的理想的爱情。
他用豪华的别墅和晚会来吸引黛西, 把华丽昂贵的首饰、衣服送给黛西。
黛西出了车祸之后, 他甘愿为其承担罪责。
他自始至终深爱着黛西, 不愿让黛西受到一点伤害, 他保护着黛西,宁愿用生命和自由的代价来做到这一点。
盖茨比对爱情的忠诚在战后的繁华的美国, 在人们纵情享乐、奢华骄逸的社会里, 显得难能可贵, 这也是盖茨比了不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