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烟叶合同规范管理之路
福建省清流县烟草专卖局罗尚喜
烤烟生产几十年来,各级烟草部门都是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来组织生产的,计划的实施和执行主要依据合同管理来实现,但是在合同的管理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合同执行到位率也存在不少问题,这给烟叶专卖工作带来了不少难题。烟叶稳,行业就稳,规范是行业发展的主题,规范合同管理,提高合同执行到位率是烟叶生产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就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规范烟叶合同管理提出粗浅看法。
一、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一是管理方对烟叶种植收购合同认识不够,主要是受任务意识的左右,往往任务意识大于合同计划意识,烟叶种植遇到“热”的年份要求的会严格一些,“冷”的年份要求松一些,对合同的签订不够严肃,要求不够高。二是地方政府、部分烟农对烤烟种植收购合同的认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政府部门更多得是考虑计划任务与地方财税的收入;种植户则认为,只要种了烟就不愁没地方卖或在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时,对多订少种、少订多种无所谓,甚至在烟叶收购时,出现不按合同约定交售烟叶或将烟叶卖给他人,并且出现为了逃避还贷款寄卡交售的违约行为,造成部份烟农合同履约率低,甚至不履行合同的现象。
(二)合同签订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程序、手续不完备,填写不够严谨,出现缺项、漏项,数字出现大小写不一致等等;二是合同产量的确定不符合生产实际,要么偏低、偏高或者是统一搞“一刀切”一个标准;三是合同签字确认不够严肃,有盖章、有签字、有代签的;四是少部份出现签订合同时由烟技员代办或不经烟农的同意就办理合同手续,签订的内容不是烟农的真实意愿反映;五是合同中约定的种植面积不够真实,移栽结束后没有认真进行核实,造成签订合同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不符(多种或少种),甚至出现空合同现象,从而给烟农代售烟叶和倒买倒卖等烟贩活动,造成有机可乘。
(三)管理与执行有漏洞。一是烤烟合同是一项特殊的订单农业合同,由于受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合同产量产生变数,合同产量的可控性较弱,管理中做必要的变更调整是客观必然的。因此,从近年来的合同履行情况看,收购之前没
有进行必要的变更调整,导致部份合同履约率低或未交售烟叶的现象;二是烟叶收购过程中执行“一证、一卡、一单、一印”合同计划收购制度不严,出现寄卡、借卡、套卡收购的现象;三是烟叶收购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受任务意识的左右,跨区域收购,由此造成管理与执行上的漏洞,给烟农拒绝交售烟叶或千方百计到异地交售烟叶创造条件,同时也给烟贩套购烟叶创造活动空间,没有真正体现合同的法律效力。
二、规范烟叶合同管理应把好“三个关”。
为规范烟叶生产合同合管理,落实国家局提出的“即要控得住、又要稳得住”的烟叶生产指导方针,实现烟叶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目标,确保烟叶合同的真实性、严肃性、合法性,笔者以为,规范烟叶合同管理应把好“三个关”。
(一)加大宣传力度,把好思想认识关。认识。首先,要从烟草专卖立法宗旨的高度来认识烟叶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把烟叶种植收购合同作为烟叶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具体管理、执行合同的烟叶生产主管部门和烟草站主要领导,对烤烟种植收购合同要高度重视,规范合同管理,严格合同的执行,从而规范烟叶生产、收购管理,维护国家、企业和烟农利益。其次,要广泛宣传,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合同管理与执行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专栏、标语、宣传单、农村集市设立烟叶咨询台等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通过烟技员、专管员、乡(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召开群众座谈会进行宣传,使合同的真实性、严肃性、合法性能家户喻哓、人人皆知,提高烟农对烤烟种植收购合同的认识,增强履行合同的责任感,推动烟叶合同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二)设定统一程序,把好合同签订关。严格烟叶种植合同签订操作程序,摸底草签意向合同(播种前)——签订正式文本合同(移栽结束核实后)——调整变更合同(烘烤中、后期全面进行估产,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申请程序上报审批进行合同增减变更,并在各所在村进行公示),把合同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烟叶合同签订的准确率和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同时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遵循“五要”原则,确保从源头上规范合同签订工作。一是面积摸底和草签合同要到户。各包村烟技员必须下村入户做好细致的调查,摸清每户烟农的情况,有意向种烟的每位农户,烟技员必须上门了解情况统计种烟的意向面积,不得以乡村干部或村民组长统计的数字作为草签合同的依据或确定签订数字;二是合同签订要反映烟农的真实意愿。合同签订要遵循自的原则,与烟农签订烟叶合同时要告之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和违约责任;三是合同签订手续要完备。烟
叶种植合同的签订要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的填写要完整不漏项、缺项,单位、时间要统一,合同的确认要由签订合的本人盖章或亲笔签名,不得由他人代替;四是合同的标的要符合实际。合同约定的种植株数要切合实际、产量要符合合同对象的生产实际水平,不能搞“一刀切”要反映生产实际水平。五是正式合同文本签订必须在移栽结后完成。收购烟叶之前根据当年生产水平、气候、病害、灾害等因素造成的产量丰欠情况及时进行增、减变更,变更后增量基本与总量持平或低于计划量,并报县级烟叶部门批准和烟草专卖主管部门备案。烟叶收购过程中不得增补合同,烟叶合同的签订与变更一律实行公示制,签订或变更完及时以村、组为单位进行一星期公示,接受广大烟农监督提高合同管理的透明度。(三)明确监管内容,把好监管关。一是统一程序,规范操作。发放烟草种子前,烟草站要进行种烟面积摸底与烟农草签意向合同,意向合同以花名册的形式体现;烟苗移栽结束后,根据草签合同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核实,根据核实情况与烟农签订正式文本合同。县局(公司)对签订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合同双方是真实意愿的反映,保证合同真实有效。二是及时核查,保证真实。烟叶移栽结束后,必须组织人员对烟叶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抽查,确定抽查比例。严禁超合同种植和无合同种植,因实际情况完不成任务计划,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做好调控安排。三是变更调整,贴近实际。烟叶收购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际产量进行全面估产,及时办理合同变更。计划合同变更要遵循:合同计划总量不变区内调整,总量减少及时上报以便全局调整;按程序逐级申请办理。四是明确职能,程序规范。烟草站负责辖区内的变更调整,县局(公司)负责全县计划平衡。烟叶收购合同的变更要严格按照程序办理,由烟农提出申请,包村烟技员核实,站长审批,张榜公示,并登记造册报县局(公司)和专卖内管部门备案。五是严格执行,管理到位。严格执行“约时、定点、定部位、定量”计划收购制度和‘一证(烟农身份证)、一卡(售烟IC卡)、一单(烟叶预检单)、一印(烟农印章)的收购办法。
明确监管内容后,要及时建立烟叶合同管理检查机制,明确烟草站站长、副站长为合同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合同的真实、合理、完备、有效性要负全责。县局(公司)在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中要分阶段组织进行逐项检查,通过重点排查、随机抽查、合同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烟草站的合同管理与执行工作情况,对违反合同管理制度的不规范经营行为给予及时处理。对于多种少订、少订多种、虚假合同、超合同收购或套合同收购的行为,一经查实,严格按烟草行业内部烟叶专卖管理监督暂行规定中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