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春)unit_4_2_courseware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春)unit_4_2_courseware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必须靠在轮椅的扶手上,用胳膊支撑着, 才能坐得住。 在与疾病的磨难斗争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 海迪慢慢长大了。她开始考虑一个身体严重 残废的姑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摘编自:赵泽华:《张海迪:痛苦中创造欢乐》, 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9—16;《张海迪的故 事》,《生命教育网》2007—3—26。)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 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散文集《鸿雁快 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长 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长达30万字),翻 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 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 •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 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 一个是"“当代保尔”。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张海迪能给群众治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前来就医的人越来越 多。 凡是来不了的重病号,她就坐上轮椅去为他们看病。 她为老乡们治好了常见病,还治好了一些疑难病。她治好了因为 生病已经瘫痪在床的耿大爷,治好了瘫痪姑娘李秀莲,治好了腿有 残疾的王小波、金朝中、王怀中等儿童。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张海迪不断地在学识、品德两方面进取。她刻苦学习,钻研医 术,努力解除他人痛苦;她学习写作,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不辞辛劳地忘我创作,把最好的作品呈献给读者。如她所说: “最重要的与我来讲,就是让我的文字在我的笔下流淌,它会承 载着我的精神,飞到更远的地方”;她树立了“活着就要做一个 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一高尚的人生观,勇敢坚强,战胜病魔,远 离喧嚣,淡泊名利,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 • 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她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
要把光留给人间》,并配发社论《让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 • 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 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召开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表彰大会, 宣传了她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感人事迹。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 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 “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2008年11月11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 主席。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后来,张海迪自学 英语、世界语等外语, 还自学了无线电技术, 当过公社(现为乡) 无线电修理工。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她不断地学习知识、完善技术、提高 能力——即不断地完善自己,这同样也 开拓了她人生的新境界,提升她的社会 价值和自我价值。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每 个人都应该向张海迪学习,追求人的全 面发展与完善 。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她首先学医。她用零用钱和准备买衣服的钱,买来了医学书、针灸 针、人体模型等医学用具。她一心一意地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生理 学》、《人体解剖》、《针灸学》、《内科学》……为了认识内脏,她把 动物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了解神经,她解剖兔子、青蛙;为了熟悉 针灸穴位,她就一边比着书,一边在自己身上、脸上、胳膊上练习,反 反复复地扎,常常把脸扎肿了,手也扎肿了。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 她的《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 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 她的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 六大”献礼重点图书;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首 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 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 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 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 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 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