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法规常识》练习卷(简答题、案例题)

《旅游法规常识》练习卷(简答题、案例题)

《旅游法规常识》练习卷(简答题、案例题)一、简答题1、我国《文物保护法》对地下埋藏文物进行考古发掘的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文物保护法对地下埋藏文物进行考古发掘的原则是:1、地下埋藏文物属国家所有,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2、经发掘出土的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3、未经国家特许,任何外国团体不得在我国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2、《旅游投诉处理办法》规定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主要有哪些?答:属于下列情形的,旅游投诉处理机构不予受理:1.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社会调解机构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2.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已经作出处理,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3.不属于旅游投诉处理机构职责范围或者管辖范围的;4.超过旅游合同结束之日90天的;5.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旅游投诉条件的;6.本办法规定情形之外的其他经济纠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外国人(包括旅游者)哪些人不准入境?答: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外国人包括旅游者,不准入境:①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②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暴力、颠覆活动的;③患有精神病、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④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贩毒、卖淫活动的;⑤不能保障其在中国所需费用的;⑥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4、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权益争议的途径有哪些?答:消费者经营者之间的权益争议,解决争议的途径分为五种: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起诉。

5、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对旅游投诉案件受理的条件是什么?答:旅游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投诉人与投诉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投诉人、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3.属于本规定所列的旅游投诉范围。

6、我国《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中的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

答: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是指发生重大的航空事故时,作为责任人的承运人一般情况下,即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将自已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赔偿的法律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当航空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旅客人身伤亡、行李物品灭失、损坏的损失数额没有超出法定责任限额时,承运人应当按实际损失赔偿旅客或者托运人;当损失数额超过责任限额时,承运人仅在法定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对法定限额以外的损失数额不予赔偿。

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

即承运人按照该《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对每名旅客的最高赔偿金额为人民币7万元。

此外,旅客可以自选决定向保险公司投保航空运输人身意外伤害险。

此项保险金额的给付,不得免除或减少承运人应当承担的赔偿金额。

7、《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应当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并载明哪些事项?答:所签合同应就下列内容作出明确的约定:(一)旅行社的名称及其经营范围、地址、联系电话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二)旅行社经办人的姓名、联系电话;(三)签约地点和日期;(四)旅游行程的出发地、途经地和目的地;(五)旅游行程中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安排及其标准;(六)旅行社统一安排的游览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时间;(七)旅游者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八)旅游者应当交纳的旅游费用及交纳方式;(九)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的名称;(十)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十一)解除或者变更合同的条件和提前通知的期限;(十二)违反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及应当承担的责任;(十三)旅游服务监督、投诉电话;(十四)双方协商一致的其他内容。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哪些旅游者不准出境?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批准出境: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3.对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4.正被劳动教养的;5.国务院有关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9、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答: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

依照《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在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就按下列程序处理:(1)陪同人员应当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归口管理部门。

(2)要会同有关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严格保护现场。

(3)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

(4)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5)对特别重大事故,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进行处理。

10、什么是旅游保险合同?旅游保险合同具有哪些特点?答:旅游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在旅游活动中的保险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即它是保险合同在旅游活动中的一种体现。

旅游保险合同与其他保险合同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投保人可以是旅游企业,也可以是旅游者个人或者旅游团组。

(2)被保险人一般是旅游者。

(3)旅游保险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11、消费者求偿权的范围及实现方式有哪些?答:求偿权的范围包括:(1)人身权受到侵害。

(2)财产损害,主要指财产上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3)消费者因人身伤害或者因其他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造成精神痛苦的,经营者还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赔偿。

求偿权的实现方式:赔偿损失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还包括恢复原状、赔礼道歉、重做、更换、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案例分析题1、1999年2月,某旅行社接待香港某旅行社组织的内地观光团,按照合同约定,该旅游在北京游览4天,其中2月12日是游览长城。

该旅行社委派关某担任该团陪同。

关某未经旅行社同意,擅自将游览长城的日期改为2月14日,即离京的前一天,而将2月11日改为购物。

旅游团的团员对此变更曾表示异议,但关某称此变更是旅行社的安排。

不料,2月13日晚天降大雪,2月14日晨该旅游团赴长城时,“雪拥居庸车不前”,积雪封路,只得返回。

翌日,该旅游团离京返港后书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该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征得旅游者的同意,擅自改变旅游行程,经了合同约定,造成旅游团未能游览长城,旅行社应承担赔偿责任。

该旅行社则辩称。

该旅游行程,属导游个人行为,与旅行社无关,而导游关某则辩称,造成长城未能游览,是由于大雪封路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依据法律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1)导游员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什么是不可抗力?(2)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为什么?旅行社应否承担违约责任?答:(l)导游员的辩解不成立。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旅行社的辩解也不成立,导游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导游的行为应视为旅行社的行为。

所以,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2、1999年春节,某国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长白山观光旅游团行至长白山脚下,按照行程安排,导游员赵某应带团上山游览天池。

但在此时,由于突降暴风雪,上山道路已经冰冻。

为避免出现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导游人员赵某遂与旅游者商量,说明情况后经多数旅游者同意,并经报告旅行社同意,放弃了登顶游览的安排。

对此该旅游团内部分游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未经全体旅游者同意,导游人员就改变了游览计划,要求旅行社予以赔偿。

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导游人员赵某能否决定改变游览计划?为什么?有无法律依据?②赵某所在的旅行社能否以质量保证金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答:(1)导游赵某能够决定改变游览计划。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遇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经征得多数旅游者的同意,可以调整,变更接待计划,应立即报告旅行社。

赵某改变上山游览天池的旅游计划合乎旅游法律、法规的规定的。

(2)部分旅客要求旅行社予以赔偿的要求根据旅游法规之规定,不予支持。

依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有关规定,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的,不适用保证金赔偿的规定,赵某所在的旅行社不能以质量保证金承担责任。

原因是在本案中,由于是在上山游览天地的旅游活动中,突降暴风雪,上山道路已经冰冻,属于旅行社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之情形。

因此,本案不适用质保金赔偿之列。

3、2002年4月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长白山旅游团,委派导游黄某作为该团全陪。

当此旅游团将要攀登天池的前一天晚上,该团一些团员询问黄某上天池是否要多带衣服,黄某根据多次在这个季节上天池的经验,回答游客说不必多带衣服,以便轻装上山。

次日,该团游客在黄某及地陪引导下上了天池,不料,天气突然变化,天降大雪气温骤然下降,黄某急忙带团下山,但由于该团有些客人未带衣帽围巾等御寒之物致使不少人耳、手、脚严重冻伤。

下山后住院治疗。

并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旅行社要求赔偿。

黄某所在的旅行社接到投诉后认为此次事故是由于黄某工作失误所至,责令其自行处理游客投诉、旅行社不承担任何责任。

黄某则认为此次冻伤一事故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所至,是出乎意外事故与其无关,不应由其承担事故责任。

问:(1)旅行社的说法是否正确?有何依据??(2)导游黄某的说法是否正确?有何依据?答:(1)旅行社的说法不正确。

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是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黄某既然是受旅行社的委派,旅行社就要对其工作人员承担责任,因此旅行社不能让黄某自行处理此项投诉,旅行社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导游黄某的说法不正确。

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黄某作为此条线路多次带团的导游,应当预见到长白山气候多变,他应当提醒游客多添衣服,但黄某却没有让旅客多添衣服,以致造成冻伤事故,所以,黄某认为冻伤事故与其工作无关的说法不正确。

依照《旅行社条例》及《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员和旅行社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某旅行社两名工作人员与某公司业余导游张某(另一家旅行社导游)拼凑了一家“旅行社”在外揽接旅游业务。

2009年6月初某公司的李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某,在张某的介绍下于6月20日参加了该“旅行社”组织的武夷山四日游,每人缴纳旅游费750元。

张某担任该团的全陪在到达武夷山安排住宿的宾馆和用车时,双方发生争吵。

双方原约定住二星级宾馆,实际为无星级宾馆、原定空调旅游车,现变成无空调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