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收藏本文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百度空间更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
大家好!我是新疆喀纳斯景区党委书记谭卫平,很荣幸参加本次会议!下面,我就近年来喀纳斯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喀纳斯景区概况
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那仁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国内外享有胜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
喀纳斯素有“人间净土”之美誉,近年来,喀纳斯旅游发展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三十个百分点。
2007 年,喀纳斯的游客接待量突破了百万人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31.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433.5万元,旅游收入8.13亿元,占到了XX区旅游业总产值的63%。
喀纳斯作为新疆各大旅游景区中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龙头景区,已经成为新疆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和一扇窗口。
自2001年以来,喀纳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示范保护区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数十项荣誉和品牌。
二、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走生态路,抢抓旅游业发展机遇。
喀纳斯生态优良,资源丰富,人文和自然景观荟萃,是人们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的一方乐土。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国家旅游局将以喀纳斯为核心的XX区作为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区——“西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全国旅游发展“十一五” 规划和2010—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也将喀纳斯旅游发展作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先后就喀纳斯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下发了五个专题会议纪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喀纳斯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只有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喀纳斯的发展才会有出路。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1999年起,喀纳斯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以及保护区一、二、三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700 余万元,建立了森林资源、野生动物、湿地、水资源、冰川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动态监测网络;此外,还实施了喀纳斯下湖口经营设施的拆迁切换,将下湖口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切换到距离湖区28公里处的贾登峪,此项工作2006年正式启动,当年完成下湖口区经营设施拆迁面积8035.5平方米,拆除床位4490张,关停经营户153家。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4万平方米,喀纳斯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极大改观。
近几年来,喀纳斯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和分析,喀纳斯游客的覆盖面已达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喀纳斯已真正形成了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以疆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补充的良好客源市场结构。
(二)科学实施生态规划,加快旅游建设步伐。
一是高起点、高水平规划。
几年来,我们先后委托国家林业科学院、上海同济大学等专业单位,编制了喀纳斯旅游发展策划、规划。
2005年,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以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为主的专家组对喀纳斯的规划进行修编和提升,编制完成了《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把喀纳斯景区规划提升到了“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
在《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总规—控规—详规的梯次,我们已相继完成了“哈流滩、白哈巴、下湖口、贾登峪、铁热克提”五个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规以及《禾木文化景观保护规划》、《大喀纳斯旅游区交通规划》两部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评审。
二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截至2007年底,喀纳斯景区累计完成投资16.41亿元。
先后完成了布尔津—喀纳斯、铁尔沙汗—禾木、喀纳斯—白哈巴三条旅游公路以及喀纳斯旅游机场等一批交通项目;实施了冲乎尔—贾登峪的光缆铺设和35千伏输变电线路架设工程,建成喀纳斯和禾木两座小水电站,各经营接待区都建立了供电网络,并开通了卫星电话和移动电话;连续实施三期国债项目,投入资金9300万元,重点完成了贾登峪旅游接待区的基础设施及景区内的道路、供排水等设施建设;建成规模以上旅游宾馆(酒店)11家,其中星级宾馆(酒店)3家,接待床位达到了9000余张;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旅游星级厕所8座(其中:三星级两座、四星级六座);投入6500万元,购置环保观光车139
强对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实行跟踪督查,形成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五是积极做好资源整合的文章,通过精品包装,使有限的资源用足用好,使不可再生的资源越聚越多,发挥更大的潜力。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结合喀纳斯旅游发展实际,着力实施生态旅游建设,全面实施“三大战略”,一是特色旅游发展战略,突出哈萨克文化、图瓦人文化两大特色,加大人文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提高喀纳斯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二是名牌产品发展战略,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加快喀纳斯国际滑雪场等重点项目的招商建设。
三是客源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唐等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周边省份市场,接轨香港、澳门,积极探索海外旅游市场,不断提高喀纳斯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生态旅游景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