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
十年寒窗苦,一朝就业难。

1999年扩招后大学门槛降低,此后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

社会竞争的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给众多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因此产生焦虑感和自卑感以至精神颓废、消沉等心理问题。

我国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1.学习与发展迷茫。

一些大学生从小被动接受家庭、学校的强制教育,一直在为父母、亲朋、老师等其他人的愉悦去学习。

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阻碍了其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他们已习惯了被“安排”自主能力差,内心对走出校门后的前途持彷徨,观望、等待等情绪。

2.人际关系障碍。

目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和集体感,更缺少合作精神,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3.承受挫折心理脆弱。

由于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具备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因而,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从而造成焦虑、烦恼、自卑等不良心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
以表现,文化就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将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成长,更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政府与社会应当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多的关注,高校更应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那么大学生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顺利就业?
一、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

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

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

二、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

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

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

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下面介绍就业前应注意的事项:
三、做好大学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应落脚于大学生涯规划。

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关键的是要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不要虚度光阴,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事情上。

而且,从一入大学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视野,
四、海投简历不可取,目标要明确
现在,应届毕业生到处散发简历已经成了风气,这种现象被称
为“海投”。

很多大学生只要看到有单位来要人就去报名,也不管那份工作适合不适合,喜欢不喜欢,他们觉得这样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其实这样做很不科学。

求职是件很耗神耗力的事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机会上。

求职过程中的心态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接二连三地被拒绝,心态肯定受影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普遍撒网的人,能对每次考试都尽心尽力吗?能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竞争如此激烈,尽心尽力才能赢。

所以,要明确目标,充分准备。


五、经历是能力的重要体现
“面试时,面试官往往会问一些自己所学课程相关的内容,主要看专业基础扎实不扎实,接着重点会问曾经参加过的一些项目,要求非常清晰地介绍其中的细节,经历其实是能力的重要体现。

多参加各种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优秀的简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大学生出校前最好先实习一段时间,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要先把自己武装起来。


六、实践要做精,不只是混个经历
企业招聘时,学生的实习经验、项目经验、兼职经验等是很受重视的。

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曾经针对企业做了一项对于应聘者你们最先看的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57.8%的雇主都选择了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

企业对于应聘者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的看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企业对应聘者动手能
力以及操作能力的看重。

总之,求职一定要始终保持热情,求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拒绝、不断坚持、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的过程。

一般来说,找到一个愿意录用自己的单位至少需要5次以上,所以即使暂时失败也不要放弃,应该总结经验,继续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