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会法 外国法制史 教学课课件

教会法 外国法制史 教学课课件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教皇近卫军
大主教(红衣主教)
主教 神甫
巴黎圣母院
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圣马丁教堂) 世俗王权和教会的斗争
二、财产制度
1、教会财产的主要来源 自由施舍土地保有制度
2、教会财产的保护
弃绝罚制度(被教会抛弃的制度) 一种严厉的惩罚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凡强 占教会财产的人不得参加圣礼领取圣物,不 得接受尊位、恩俸和神品,不得接受教会职 位,不得行使选举权,不得与亲友往来。
时间:中世纪 教派:天主教
基督教的历史
一、一般认为,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 勒斯坦。
1、古代巴勒斯坦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农业的 地区之一,又是亚、非、拉三洲之间重要的 交通要道。 2、从公元前8世纪起,巴勒斯坦相继遭到巴 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的的统治。连年战 争,民不聊生,渴望救世主。
二、罗马帝国初期将其视为邪教,公元313年 开始承认其合法地位。
第二节 教会法的基本渊源
一、《圣经》 《旧约》《新约》
《旧约》 “摩西十诫”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摩西十诫石碑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 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 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 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 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 代。”
务管理的制度。
封建制度的标志之一。
教皇
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
按照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 第一个门徒彼得乃众门徒之首,他于传 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第一 任主教。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 这便是“教皇制”的由来。所以,“教 皇”的全称为“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 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 教皇”,亦称“宗徒彼得的继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
圣经一直是教会法的中心内容,是教会法的 基本法
二、教皇教令集
1、《格拉蒂安教令集》最有名的教令集,公 元1140年前后。
体例
第一部分,101节,每节有数条和数十条法 规。其中阐述了教会法和世俗法的关系。
第二部分,由35个案例组成,每个案例包含 数个问题,每个问题下有数条或者百多条教 规。
例如买卖神职的弊端,审理犯罪的主要规定, 审理异端的规定
三、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成为罗马法衰败的原因之一。)
四、4—9世纪,基督教进一步发展,教会是其 活动的主要形式。
五、1054年,基督教分裂。 天主教(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 中心) 影响深远。
六、15世纪以后,教会权力开始衰败,管辖范围 缩小。
原因:
1、经济上 2、政治上 3、思想上
2、《格利哥里九世教令集》 1234年 官方背景。
3、《教会法大全》 1582年,中世纪后期 教会法最基本的渊源。
4、1917年《天主教会法典》1983年修改重 新颁布。
三、宗教会议决议
教皇或者地方召开的各种宗教会议所制定的 决议和法规
四、世俗法的某些原则和制度 日耳曼法和罗马法
三、教会法的发展
第三部分,《论圣事》主要涉及基督教礼仪
特点
不是单纯的记录原文,而是进行分类、整 理和编排,并且对教会法的规则、《圣经》 和教皇教令进行了解释,使教会法有了体 系性和系统性。
地位
有很大的权威性。为西欧各地教会法提供 了资料。
中世纪法制史和文化史划时代的成就,而 且是12世纪文艺——契约必须履行(契约神圣原 则)“信义保证”。
消极影响—— 1.禁止“重利” ,不准经营商业获取暴利。
2.“死抵押”权 债权人有权获得抵押的土 地或财物中的孳息收入,但又不准以此收 入抵债。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
积极: “一夫一妻” (影响现代婚姻制度) 是上帝的安排。
托马斯·阿奎那
(约1225年—1274年3月7 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 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 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 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说。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 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 士。
3、从《教会法大全》到1917年、1983年 《天主教会法典》
第三节 教会法的基本制度
一、教阶制度 教阶制度是规定基督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
消极:“永不离异” 但允许司法分居
应禁止的婚姻和撤销婚姻
婚姻家庭法 丈夫的主体地位。父亲对子女有支配权。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 -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 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摩西十诫——圣经中最具有法律意义的规 定。
论古代东西方法律的异同点
不同点: 1、发展缓慢——快
2、君主专制——共和国、民主制
3、宗教色彩浓——法律独立于宗教
4、立法权由君主掌握——多样性
第一节 教会法的产生和演变
一、概念: 教会法即寺院法、宗规法,是基督 教制定的对其信徒和神职人员在信仰、伦 理和教会制度等方面具有拘束力的的法律 的总称。
1、从教会起源到《格拉蒂安教令集》 12世纪之前
2、 从《格拉蒂安教令集》到《教会法大 全》教会法达到鼎盛,又称古典时期。
许多教会法学家对这个时期的教会法进行 深入系统的诠释和研究。
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
(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 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 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 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 人和圣师,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 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 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 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 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种工都不 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 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 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