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
一.
四
五
七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5分)
zhuang jia shui dao jia shi an ran tai tou
二、 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添( _____ )牌( ______ )允( ______ ) 凝( ______ )伐( _________ ) 舔( _____ )碑( ______ )充( ______ ) 疑( ______ )代( _________ )
三、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
鲜花( )(
) 狂风(
)()
草翠( )( )( )花飞舞
枯枝( )( ) 绿树( )()
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词语:
、
2•描写冬天的词语: ______ 、 ________ 3•我来写两个描写冬天的词语: _______ 盛开大作花开雪败叶成阴
四、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
即使……也……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zi hao chong fen
yan sii shen qu
1.蝙幅夜里飞行,靠的(—)眼睛,(—)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它(—)飞,(—)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3・(—)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
人们进入了梦乡。
(扩句)
2•雨滴在荷叶上滚动.(改为拟人句)
3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鸭子们从不吃惊,(用恰当的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
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两黄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两黄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
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喰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蹭蹭蹭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
行新法。
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 大木柱的人一样。
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 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 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它不但为朝廷树立 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 短文描写第一天的情况是 ______ (详 略)写,第二天是 ____ (详 略)写。
2. 短文中小伙子“喜笑颜开”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搬一根木头很轻松,就得到了那么多的赏赐。
B. 他对商鞅下的令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 短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________ 描写。
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 目的是 _____ ,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________ 的人。
4. 短文中“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 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
下列题目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是( )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 商鞅南门立木
6.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七、习作。
(20分)
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错误而一错再错。
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曾经做错过什么,自己是怎样对待 和处理的,结果怎么样。
要求题LI 自拟,400字左右。
A.商鞅变法 D.统一六国
页码/总页数
参考答案:
庄稼水稻驾驶安然抬头
佩服严肃身躯自豪充分
二
添加品牌允许凝重砍伐舔舐石碑充分疑问现代
1.鲜花盛开草翠花开绿树成阴
2.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3.天寒地冻北风呼啸
四
1•不是而是2.—边一边3.即使也
五
1•示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乡。
2.雨滴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3.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鸭子们也从不吃惊。
六
1.略详
2. B
3.语言使国家强大起来心系祖国
4.不能,“郑重”说明审慎,不是开玩笑。
5. C
6.做人要讲诚信,要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