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盘锦的旅游资源

浅谈盘锦的旅游资源

以盘锦的旅游资源为例,浅谈旅游资源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二班杨健110801222 如今,生态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的时尚。

不少人在富裕之后,把钱花在旅游上。

这反映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追求也有了质的提高。

怎样玩得好、玩得痛快,成为一些人的目标追求。

不过,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旅游就是游山玩水,是有钱人的时尚。

其实不然也。

那么,旅游的意义何在?旅游的实质何在?旅游不仅仅是消遣和娱乐,旅游更是一种学习。

可以说,旅游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锻炼的过程、陶冶的过程。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采掘各种各样的知识。

通过旅游,可以使我们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身体,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事业心,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意识。

单独旅游,可以锻炼坚韧不拔的毅力扣性格;集体旅游,可以培养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

我是来自辽宁省盘锦市的一名学生,盘锦是辽宁省的一个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随着盘锦经济的逐渐发展,世界的游客有着太多的理由到此一游。

盘锦的旅游资源丰富,以下是我个人对盘锦的旅游资源方面的分析。

盘锦旅游资源的价值来源
旅游资源的基本来源在于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在其对游客的吸引功能,。

就其价值决定而言,一项旅游资源价值的多少取决于其自身的质量及其坐落地点两个方面的综合情况。

所谓质量应该指旅游资源
自身的特色,即与众不同之处,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一项旅游资源自身的特色越突出或独特性越大,其价值就越高,反之则低。

所谓坐落地点,即地理位置①。

(一)质量
盘锦的旅游资源多样化,具体体现其综合型旅游市场。

盘锦兼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旅游目的地。

(二)地理位置
盘锦虽不具有北京的交通枢纽优势,也不具有上海的航运黄金地带,但是能满足游客的便利出行。

近年来,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以促进经济发展,逐渐对交通事业增加投资。

盘锦旅游资源类型的介绍
(一)自然资源
盘锦自然资源中要数红海滩最为知名。

红海滩总面积20万余亩,全球保存的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苇海,数以万计的水鸟和一望无际的浅海滩涂,成为了纯生态的旅游系统。

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的美丽壮观场面使之成为旅游观光,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二)人文资源
盘锦的人文资源别具一格,可谓人文荟萃。

这片土地孕育了张学良将军,他的祖茔和亲手创办的新民小学遗址都在盘锦境内。

辽河碑林是
迄今为止东北最大的仿古建筑,收藏我国从文字符号,甲骨文到各朝历代的书法家书法精品碑刻,为我国不断代的,最大的碑林。

盘锦的河蟹味道独特,水产品的生产始终是支撑经济发展,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产业。

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的盘锦大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供奥运稻米,盘锦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其他旅游资源
辽滨沿海经济区位于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盘锦市南端。

地处大辽河入海口右岸,盘锦港坐落其中,毗邻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与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营口市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

这里三面环水,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特色鲜明,辽河的长河厚土和退海平原造就了一方引人入胜的宝地。

辽滨毗邻“三港”(营口鲅鱼圈港、营口老港、盘锦港),临近“三站”(盘锦火车站、营口火车站、大石桥火车站),紧连“三路”(京沈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沈阳、大连航空港都在2个小时车程之内,建设中的滨海大通道将贯穿其境,使这里的交通更为便利。

辽河特大桥建在辽宁省西南部大辽河入海口处,跨越大辽河,连接营口、盘锦两市,是辽宁百年建筑。

盘锦旅游资源规划的几点建议
第一发展旅游一定要紧密结合现行的旅游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规范与认证标准,规范发展生态旅游;第二构建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知道与服务;第三强化旅游环境监督,坚决既是纠正借用生态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
的行为,努力监督与保证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第三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第四加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有重点的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第五要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定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第六要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一)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

1872,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ihou又逐渐发展成了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近400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二)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目前,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ile肯尼亚国民经济主要创汇行业。

肯尼亚政府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以此推动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在每个国家公园或保护区成立了居民服务协会,通过这个组织给予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以实质的帮助。

其次,积极鼓励居
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众参与到旅游相关的行业,提供餐饮或制作纪念品及表演等,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和安全的庇护所。

第三,制定“生物多样区保护计划”,协助当地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全国生态旅游战略》,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规划、发展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纲领,来指导生他旅游经营者、国家资源管理者、规划者、开发商以及各级政府来发展生态旅游;制定政策和开展项目来实现生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战略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确定旅游规划。

开发和管理方法;规划和控制;自然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控;市场营销;行业标准;行业认证;生态旅游教育;为土著人提供发展机会;解决自然资源分配和管理的公平问题等。

这一战略成为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以上是在大一上学期旅游学通论课上的感悟,收获颇多,以后会继续努力。

①参见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