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入冬以来,天气渐冷,农村居民喜欢用煤炭或木材取暖。

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几率,如果管理不善或者防范意识薄弱,极有可能
发生危险。

据报道:南昌进贤县丰和名城幼儿园发生一起煤气泄漏事件,已造成五名幼儿教师死亡。

血的教训不仅向整个社会敲响警钟,也为我们每一位基层医生提了个醒,煤气中毒的防范工
作与急救知识不容忽视。

我们知道,煤气中毒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在通气不
良的环境中烧煤取暖,也有些是煤气管道泄露,热水器使用不当等造成的。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被人觉察,被人体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急性血液性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发生脑血管痉挛、
脑水肿,直至脑组织死亡。

所以,掌握一定的一氧化碳中毒防范知识及中毒时的急救至关重要。

临床上根据吸入量的多少,将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分为轻、中、重三种。

一般情况下,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症状表现主要有头晕、胸闷、心慌、眼花、恶心、耳鸣、腿软、头痛等。

这时,如果能将患者及时送离中毒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中毒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一般不需
处理。

中度中毒患者,除了轻度中毒症状外,患者常常有呼吸、脉搏加快,全身无力,颜面潮红,
四肢冰凉,嗜睡等表现。

这时,如果能够让患者很快脱离中毒环境,并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患者也可很快苏醒,一
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重度中毒患者,除了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浅快之外,也会发生四肢软瘫、各种反射
消失、血压下降、瞳孔改变(先缩小后扩大)等。

这样的患者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下严重
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急救措施是先行打开室内门窗,迅速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室外,解开衣扣。

如患者能饮水,可给予热糖茶水或其他热饮料。

如果患者的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刻施予心肺复苏。

若患者
已昏迷,可立即针刺其人中、劳宫、涌泉、十宣等穴,以促其苏醒,并及时拨打120。

中、重度患者经上述紧急处理后,应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急救后院内治疗主要采
取以下措施:
纠正缺氧
及时快速地吸氧是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高压氧应尽早使用,若条件有限,可给
予高浓度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给氧,氧流量8~10L/ min。

但时间不能持续超过24h,防止发
生氧气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

防治脑水肿
最常用的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8h1次。

2~3天后,症状如果有所好转,逐渐
减量。

抗感染和控制高热
血、尿培养,每周1~2次,合理选择抗生素。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冰帽、冰袋,使体温保持在32℃左右。

如体温不降或降温过程中有寒战时,给予冬眠合剂。

促进脑细胞代谢
给予补充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大量维生素C,促进脑细胞代谢。

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定时翻身,每2~4h1次,防止发生褥疮和坠击性肺炎。

注意营养,不能进食者给予安置胃管鼻饲。

昏迷患者苏醒后,尽可能观察2周,防止神经系
统和心脏后遗症。

烦躁不安者给予安定肌注,或静脉滴注苯妥英钠,防止自伤和坠伤。

如果仔细留意,会发现其实关于煤气中毒防范知识的宣传每年都有,但是血的教训也每年都
在上演。

作为基层医生,我们应当担负起辖区居民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工作,提前做好辖区居民一氧
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宣传,争取让这种血的教训不再重演。

这不仅是公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基层医生的职责所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