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题目: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第8册第4课)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设计生活标志》这一课很好地体现这一要求。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教材从日常生活出发,内容涉及标志的作用、特点、分类及设计标志的构思、取材等诸多方面,进而引导学生为学校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领悟美术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2.本节主要内容:
标志的作用、特点、分类及设计标志的构思、取材等诸多方面。

学生分析:
此课是新教材中的新课,以前的教材从未涉及过。

通过上网、翻阅书刊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把此课的教学任务定在了:理解标志的作用,了解标志的特点和掌握标志的基本设计方法上。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对标志的应用有所了解,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标志的作用、特点及如何设计等问题都存在疑惑,同时在现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标志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便捷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标志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以后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在校园中寻找标志、寻找校园中什么地方还缺少标志并设计一个,学以致用,将会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对于课件中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更容易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理解标志的特点,教师适时地设计校园中一个标志的全过程,让学生“全景式”的了解设计方法,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教学理念:
关注生活,了解标志、
认识标志,遵守标志、
设计标志,服务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标志的作用及特点;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联想、概括的方法,通过交流、观察、实践等多种手段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并动手美化自己的生活,用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标志的作用、特点及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的标志简洁、美观、易识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幻灯片,收集的图片标志、情景简笔图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标志图片、水彩笔、尺规工具、作业纸、剪刀、胶水、评价用的“红苹果”(本校的特色)等等。

教学过程:
3、师生共同总结:能为公众起到识别、指导、引导的作用。

教师板书:标志的作用。

4、“你能举例说明,你遇到困难时,标志所能起到的方便作用吗?”
(二)、标志的特点:1、“要认识它,就要了解它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外形、色彩等方面来观察。

2、师生互讨教材P8-9中标志的具体释义。

3、总结:一个好的标志,
生1:
“这
个标志
经常出
现在宾馆或一些游
泳的场合。


生2:“这
个在医
院、电影
院、图书馆等许多
公共场合都能看
到。


生3:“看
到这个,
我就知道
我有新信息或着新
邮件了。


生4:
“妈妈
说,在
面包等
食品包装袋上看到
它就可以放心食用
了。


举例说明:标志的
便捷性及重要性。

相学习和资源共
享。

学生用语言讲述自
己熟悉标志的含
义、使用的场合等,
既是对学生口语的
一个训练,更使学
生在交流中领会标
志的作用,同时认
识更多的标志。

成熟的课堂一定
是师生双向的,教
与学充分互动的,
它不仅需要切合实
际的、丰富多彩的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
式来支持,而且还
需要有符合学生认
知规律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