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湖北、湖南线企业调研报告

赴湖北、湖南线企业调研报告

赴湖北、湖南线企业调研报告对接企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赴湖北、湖南线企业调研报告一、调研概况1.调研时间:2016年9月10日-9月15日2.调研企业:(1)湖北武汉凌云集团(2)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3)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3.调研人员:车美娟、冯娟、许磊、姚瑞二、调研目的1.加强与航空维修企业和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企业的沟通交流,推荐学校专业,加固彼此关系;2.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服务,适时建立订单班;3.回访毕业生,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我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校教学评价和改革提供参考依据;4.采集优秀毕业生信息,展现校友们的风采,激励和教育广大在校生刻苦学习,积极实践。

三、主要调研内容1.企业情况2.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上升渠道3.企业对大专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4.企业用工方式,是否再培训,培训时间,如何考核5.企业目前急需的岗位(专业)有哪些6.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意见7.企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建议,对新专业建议8.毕业生对母校的建议9.了解企业岗位(群)设置及对人才结构类型的要求、企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对相应资格证书的要求等10.企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技术变化、运营方式变化、劳动组织变化等内容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变化情况四、调研数据分析1.企业情况(1)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湖北武汉市,是一个以飞机修理、建筑装饰为主业的企业集团,在国内外10多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和工程部(陕西汉中燎原),总资产近30亿元,员工31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余名。

近半个世纪以来,凌云集团在中国航空装备发展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形成国内在役各型运输机,以及新舟-60、EMB-145、波音-737、空客A320等民航客机的整机维修能力;航空部附件和机载设备修理能力达3000余项,多个核心专业修理能力处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荣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成员企业,位于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为国家重点保军单位之一。

公司现承载整合、重组国内起落架制造资源重大使命的产业航母。

公司总资产逾30亿,职工4000余人,分别在陕西、湖南、贵州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主要从事军民用飞机起落架系统,飞行器着陆装置及液压附件,航空密封件、全机附件及地面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及售后服务。

近年来,陆续承担了国家全系列军机起落架系统、ARJ21转包、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蛟龙600、通用飞机海鸥300、小鹰500、教练机、无人机等起落架项目,达成新舟700起落架配套意向,承载中国“大飞机之梦”的C919飞机起落架系统项目于2009年落户公司, 逐步占领了产业的高端和制高点。

自2007年整合至今,公司逐步确立了以民机为主的大型客机和中小型飞机起落架零部件制造及系统集成、国际合作与民机起落架修理服务为主的长沙航空工业园基地,以军机为主的大中型飞机起落架零部件制造及系统集成的汉中制造基地,以及位于西安阎良航空园区的航空产品、空港地面设备、工程机械及汽车配套件高端油缸、泵阀为主的西安燎原子公司三大产业基地。

2012年底,公司航空主业资产上市重组工作顺利完成,航空主业板块更名为“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起落架分公司”。

同年,贵州龙飞航空附件有限公司纳入中航起落架公司管理序列,2013年长沙起落架分公司与西安飞机分公司35厂制造资源整合,成立中航飞机长沙起落架分公司阎良事业部,至此,公司承担中航工业内绝大部分军民起落架研制生产工作,并将逐步吸纳整合中航工业内其他板块起落架资源,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

随着起落架专业化整合工作的推进,公司将形成起落架系统更强的专业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逐步打造集设计、制造、试验、服务于一体的飞机起落架系统一级供应商。

(3)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方公司,行业代号331厂),隶属中国航发。

南方公司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坚持“航空为本、军民融合、衍生发展、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自主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全力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实现航空产品、非航空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供应商。

公司航空产品主要定位于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及航空转包生产,先后研制生产了活塞、涡喷、涡桨、涡轴、涡扇和辅助动力装置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覆盖了直升机动力、运输机动力、教练机动力及辅助动力装置四大领域。

公司现拥有集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修理、服务保障于一体的体系优势,形成了一系列企业标准,具备了批产第三代和研制第四代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工艺和制造技术能力,是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主要研制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包括世界一流设备在内的各类设备5300台套,其中从德、美、日、瑞、英等国进口的设备405台套,数控设备200台套,各类加工中心近80台,高精度四轴五轴加工中心20台。

公司已形成具有国内先进制造技术的精密机加中心、精密铸造中心和装配及试车中心。

建立了具有一级理化检测资质的理化检测中心,以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计量检测标准实验室,同时拥有国内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所。

公司机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25%,盘、轴、叶轮、机匣等关键生产线数控化率达到50%。

2.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本次共回访毕业生14人,从问卷调查(附件)中可以看出,(1)目前学生均就职于大型国有企业,他们对自己的就业现状非常满意,月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学生稳定性高,离职率小。

(2)学生均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找到满意的工作,绝大多数同学愿意推荐自己的母校,对学校的整体工作给予了肯定。

(3)学生认为学校最需加强和改善的是实践教学条件,学生在就业岗位上,比较欠缺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调研得到的学生建议(1)学生在校期间应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多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多动手,多实践。

(2)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组织等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3)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需求。

4.调研得到的企业建议(1)加强与空装系统及中航工业的走访交流,促进校企合作的常态化。

(2)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从教育体制上规避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理念,崇尚劳动光荣,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合格工匠。

(3)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把自己的特色专业办实做好坐深,做到极致。

(4)加强区域性的合作,如联合航空产业较为密集的省份(贵州、湖北、云南等),建立区域性职教联盟,培养职教人才,让多方共享共赢;加强与同类院校的交流合作(如长沙航院),取长补短,促进专业的均衡发展。

(5)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特色订单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如企业培训的平台,技能大赛的平台,促进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五、调研收获1.企业无时不在强调安全第一(所有进企业车间的人都必须戴安全帽、着长裤,必须按照标识路线行进。

车间里一线员工工作时必须穿工服,戴帽子,根据工种要求配套手套。

车间里宣传板上展示有安全教育图片、各种警示标语等)。

2.企业对有特长的一线员工更欢迎,如企业的羽毛球,运动会,演讲比赛等,这也对我们在校学生的教育提出了宝贵意见,告诉学生要多参加各种社团,多锻炼自己,要培养自己的一两个特长。

3.企业更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表现,关键能力是那些与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是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

是一种虽然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是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不同领域的能力,是一种非专业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企业有可能根据市场变化把你安排到其它岗位)4.企业从刚毕业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在校实习时的规范性要求不够。

(实习当中工具摆放,机床维护与保养、6S等)5.企业于订单培养很感兴趣,但是一个企业一般不会在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招收太多人,但可以以中航工业或者中国航发等大集团的名义做订单培养,由大集团往下属厂分配。

与武汉凌云集团就“订单式”人才培养达成初步共识。

五、调研得到的启示1.制造类企业环境较之前已有很大改善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制造类企业环境差,尤其是一些热处理车间、焊接车间还对人体有伤害。

本次去的三家企业环境都很不错,所有的机加车间都装有空调,车间的6S都非常到位,整体感觉特别干净、有序,各种标识醒目。

热表处理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大型设备,单价在8000万左右,对工人没有伤害。

2.加大材料类专业宣传力度调研的三家企业都提出对材料类专业毕业生有需求,原因是很多职业学校由于这些专业招生不好的原因基本已停办此类专业,当然招生不好很大原因是学生家长对于此类专业认识还停在以前,总认为这些专业对人体有害。

家长不了解此类专业现在的工作环境,调研组认为学校应加大对材料类专业的宣传力度,尤其是从就业质量及就业环境方面进行引导。

可以把各专业做成宣传小片,放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对于各专业介绍时。

(可以放在招生专业介绍超链接)3.设备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由于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很多企业着手进行智能改造,不管是硬件设备投入,还是软件的持续升级,对于一线操作员工的要求都有了新的变化,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实时上传加工进度、实时上传发现的问题等。

但在装配方面,钳工、磨工和检测要求非常高,员工要利用样板检测质量然后进行修整以达到装配要求。

而我们现有的磨削实训条件较差,建议学校加大此方面投入。

同时在教学中不断级学生灌输质量意识(很多航空企业产品附加值大,不允许费件)4.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力量本次调研涌现出了武汉技能大师-黄文华等优秀毕业生,这些在单位表现非常优秀的毕业生建议学校请回来对刚入校的学生做专题讲座,这项工作可以作为学校刚刚成立的校友会的一项常规工作,既可以展现校友们的风采,又能激励和教育广大在校生刻苦学习,积极实践。

5.企业车间布置是学校实训基地布置的模板本次调研企业车间实地考察令调研组感触颇多,不管是企业的车间管理、各种标识说明、各种规范要求等无不为我们下一步航空实训大楼各新实验实训室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包括有的车间里企业文化的布置,还有家人的照片,有大家一起参加活动的照片,这一切都使得员工干工作都有劲。

所谓见多识广,真的是需要走出去多看才能发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我们改进自身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6.完成企业新员工培训任务可以作为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具体要求本次在武汉凌去集团实地考察了企业新员工培训基地,企业自己培训部门对员工培训这块做得特别细致,可以为我们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借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