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记忆实验2

第八章记忆实验2


MEMORY
2

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被试并非有意识 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 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 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MEMORY
3
1.1 内隐记忆的提出

当代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可以追溯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个心理学研究 领域:
MEMORY 15

直接测验:指传统的记忆测量法,如自由回忆
60
Percent correct
50 40 30 20 1 hour 7 days
不同的处 理效应
Recognition Fragment
对同一项目的两个不同测验在 成绩上出现了分离现象,表明 自变量在两种测验上的效应是 相反的(随机独立性),即两 种测验反映了不同的记忆机能。 A__A__IN
同一个自变量: 间隔时间

启动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方法:
字母串确定(lexical decision):要求被试者说明 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 一字母串在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作出词的决定 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 词的确认(word identification):给被试者短暂 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 新项目的比较,由被试者对新呈现项目确认精 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 下降来反映启动。 词根词段完词(word stem or fragment completion): 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如tab___, table)或词 段(如__ss__ss__,assassin),要求他们用想 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由对在先前学 习词表上的词的使用的增加来反映启动。 MEMORY 6
MEMORY
和1名额叶切除患者)和16位控制组病人(无 脑损伤、记忆力正常)学习字单,然后进行
Hale Waihona Puke 10遗忘症病人对语词信息的保持
任务 组别 控制组 遗忘症病 人
外显记忆
自由回忆 再认
内隐记忆
模糊字辨 认 词干补笔
0.55 0.44
0.75 0.45
0.45 0.47
0.69 0.58
MEMORY
11
Warrington & Weiskrantz (1970)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Tulving et al.(1982):“补笔的启动效应 独立于再认” 程序:让正常人被试学习96个低频英语单 字,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和补笔测验, 7天后重复这两种测验。 结果:再认测验成绩下降显著;补笔测验成 绩没有明显变化。
MEMORY
7
Tulving, Schacter & Stark (1982)
一个是认知心理学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
即在无需有意识识记的前提下,先前的呈 现对刺激的辨别产生的易化作用; 另一个则是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 它直接引发了内隐记忆的当代研究热潮。
MEMORY 4
1.1.1 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由于近期与某 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 化。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两种:
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也称直接启动, 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 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 间接启动(indirect priming)中除包含重复启动之 外,还允许两个刺激有所差别。 (Roediger et al.,1990)

MEMORY 5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深度遗忘

症患者也能够长时间地保留完整信息。
MEMORY
9

Warrington & Weiskrantz(1968,1970, 1974,1978)遗忘症患者记忆的系列研究
让4位遗忘症病人(3名科萨科夫综合征患者
4项测验:再认、自由回忆、模糊字识别 和部分线索测验(词干补笔测验)。 结果:遗忘症病人在前两项测验的成绩 明显低于控制组;而后两项测验的成绩 却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
Slamecka
MEMORY 14
1.2 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实验逻辑:分离逻辑 区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内隐记忆实 验的首要任务。 分离逻辑:分离逻辑是内隐记忆实验逻 辑的重点;其核心在于将外显记忆和内 隐记忆分别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可测量 的指标。由此思路发展出两类测验—— 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Recall Recognition Fragmented words Stem completion
Retention scores
Amnesics Controls
ORANGE
MEMORY
PLI____
12

研究证明,在遗忘症病人身上,与外 显指导相关联的记忆任务受到了破坏, 而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并 未受影响;暗示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 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
MEMORY
C_AR_T
_H_O_REM _YS__RY
8
1.1.2 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

20世纪60年代,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 究成为引发当代内隐记忆研究热潮的契机。 英国神经心理学家Warrington & Weiskrantz (1968)首先在对遗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研 究中发现了内隐记忆现象。
主要内容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内隐记忆
MEMORY
1
内隐记忆

格拉夫和沙赫特(Graf & Schacter, 1985)首先提出了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的区分。他们认为:

外显记忆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内隐记忆则是通过对记忆的无意识的间接测试 表现出来的。
MEMORY
13
1.1.3 其它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

再学时的节省
et al.,(1985)认为,可以把再 学时的节省当作内隐记忆的指标。 对那些不能再认和回忆的材料,由于曾 经学习过,再学时就会缩短时间——表现 为节省,这就可以认为是内隐记忆的作 用。(重复启动) Nelson(1978)发现,既不能回忆又不能 再认的项目也表现出节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