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解读新《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解读新《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解读《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1Hale Waihona Puke 主要内容《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办法》制定的依据和意义
《办法》制定的基本思路
新《办法》的特点
《办法》的解读
2
《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1、我国养殖业目前发展格局的新要求.
2、新《动物防疫法》要求对其进行修订。
3、现行的检疫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4、OIE恢复我国合法权利后的要求。
3
《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3. 现行检疫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
(1)终极产品检验检疫理念存在不足。
(2)检疫出证条件笼统导致养殖经营者责任不清。
4、OIE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后的要求。
7
《办法》制定的依据
根据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畜牧 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 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 定》、《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组织 起草修订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12
《办法》制定的基本思路
3、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唯一的执法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和农业部19号文件关于推进兽 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促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的建设和进 一步完善,办法》将动物检疫和监管机构具体明确为“动物卫生 监督所”,否则视为检疫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定要求,这样有利于 各地在设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过程中统一名称和职责,从而避 免在机构设置、职能界定上再出现不必要的交叉和扯皮。
1、《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目录》 防疫处 2008年12月21日 2、《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医政处负责 2009年1月1日 3、《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医政处负责 2009年1月1日 4、《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防疫处负责 2009年1月19日 5、《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修订)监督处负责 2010年3月1日 6、《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修订)2010年5月1日 7、《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管理办法》 监督处负责 8、《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医政处负责 9、《动物疫情管理办法》防疫处负责 10、《官方兽医管理办法》(会同人事部制定)医政处负责 11、 《动物防疫补偿办法》 综合处负责 12、《动物及动物检疫收费办法》(修订)综合处负责 13、《动物诊疗管理办法》医政处负责 6
1、将移动监管范围设为出入省境。
移动控制范围事关动物、动物产品出入何种区域,必须实施检疫并
出具检疫证明。参照动物移动监管的国际通行作法,其确定范围的依据 是动物疫病区域区划和无疫区建设对动物移动控制的需要,大多数国家
是将出入省(州)境作为实施移动监管范围的,这也符合动物疫病传播
扩散的基本规律。移动控制的范围定小了,必然会极大地增加执法成本, 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将移动控制范围确定为出入县境。全世界通过动物移 动传播重大动物疫病的事例确实不在少数,这就足以证明动物移动特别 是跨省的移动是重大动物疫病传播漫延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为了将 原设定移动控制范围缺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移动控制范围设定更 有利于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本办法将动物检疫移动控制的范围设定为出 入省境,并分别设定了省内流通和出入省境不同的检疫措施和出证条件。
业部规定的。
跨省出售和调运动物的,除符合上述外,并须来自经国家评估认可的无规定动 物疫病区,或经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备案的养殖场所。 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的,符合下列条件:产地无规定的动物疫情;生皮、原 毛、绒等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消毒。炭疽易感动物生皮、原毛、绒等产品经实验 室检验为阴性,或经环氧乙烷消毒;精液、胚胎、种蛋的供体达到动物健康标准; 骨、角等产品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蛋、奶的供体达到动物健康标准,或无法证明 供体健康经抽检合格的。
《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1、我国养殖业目前发展格局的新要求.
我国养殖业大生产、 大流通、 大市场格局的形
成,养殖业的发展和动物产品流通贸易的增加,动物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难度大,原有的动物检疫管 理办法及其检疫制度已不能满足动物疫病防控和维护 公共安全的需要,。
4
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加大,周边国家疫情形势严峻,
11
《办法》制定的基本思路
2、出具检疫证明条件的设定。 本办法修订了出具检疫证明条件,并更注重过程监管和动物卫生状况。出售或 者运输的动物符合下列条件:所在县最近三个月内未发生规定的动物疫情;强制免 疫项目符合规定,或强制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动物群体和个体经临床检 查健康的;农业部规定需要实验室检验的项目符合要求的;标识和养殖档案符合农
《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2.新《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其进行修订。
根据《防疫法》的授权,需要农业部依法制定或
是修订的配套法规约有60多个,需要制定的规定和规
范就有近百个之多。第一批制定的就有10多个。新的
20多个检疫技术规程亦即将发布 。 《防疫法》对动物检疫制度作了较大调整 。
5
《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修订的办法完善了进一步审批制度、新设立了备案和召回制
度。并在八个方面做了较大突破。
9
《办法》制定的基本思路
一是完善了检疫审批制度。 本办法规定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或跨省引进乳用、种用
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的,货主应当按照农业部规定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
生监督所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填写《动物检疫审批申请表》,并提交动物养殖 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明、动物养殖场养殖档案资料、种用动物个体养殖档案资料、 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种用动物疫病定期检测报告、农业部规定需 要检疫的动物疫病近三个月流行情况证明等资料。 二是设立了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备案制度。 这不是设置新的行政许可,而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源头上确保动物、动
物产品卫生质量和消费安全的重要措施,是生产经营者对产品质量负责的基本保障。
三是设定了动物产品召回制度。 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安全事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人民身体健康,是消 费者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 特别规定》的要求,设定了召回制度。
10
《办法》制定的基本思路
8
《办法》制定的基本思路
《办法》借鉴了国际规则和通行作法,吸收了各地先进的检 疫监管措施,坚持了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和有效追溯的基本原则,
突出了养殖、屠宰、加工、贮藏、运输、经营全过程监管的理念,
强调建立养殖、生产、经营企业动物卫生质量保证体系的观念, 力求从源头上保障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安全。通过检疫制 度的实施和检疫监管的执行,可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追求的 提高动物卫生质量安全的目标得到有机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