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景观价值说明

2 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景观价值说明

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景观价值说明神农架生态旅游区雄踞秦巴山脉东端,与武陵山脉咫尺共扼长江三峡,是记录地球地质事件和环境变迁的地质史书,是集成亚热带至寒温带的气候标尺,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拥有北半球中纬度保存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拥有神农架穹窿“华中屋脊”纷繁多样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景观,拥有让世人魂牵梦绕的野人、白化动物等自然之谜,与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共同演绎了北纬31°带上的瑰丽多姿与神奇神秘。

神农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六大生态旅游区之一。

稀有的资源、独特的景观、历时5年卓有成效的保护与建设,使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成为一个以科技为支撑的创新型景区,汇聚了华中地区原生态旅游的精华。

一、区域概况神农架林区地处鄂西,东瞰荆襄,西望巴蜀,南通三峡,北倚武当。

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域,属湖北省直辖。

神农架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核心板块,是连接长江三峡、武当山国际精品旅游线的中枢,航空、铁路、高速、水运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正成为中国最佳、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景区概况神农架生态旅游区位于神农架的西南部,面积45.416平方公里,于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旅游景区。

源自地球上最完整的前寒武纪底层,燕山、喜马拉雅、冰川运动造就的地质奇观,这里形成了以“华中屋脊”为中心,集自然奇观、科考探秘、天人和谐于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区,有原始洪荒神农顶、金猴部落大龙潭、科普体验官门山三大景观区和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有神农顶、神农谷、瞭望塔、凉风垭、迷人埫、板壁岩、太子垭、神农营、神农源、金猴岭、小龙潭、大龙潭、官门山共13处精品景点。

被美国地理杂志推荐为“人一辈子不得不去的地方”,被《环球游报》及外国驻华使节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三、旅游景观质量(一)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景观质量总体概况神农架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奇特的华中地理人文景观、远古的神农氏文化、淳朴的民俗风情和神奇的人类未解之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这些异常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彼此紧密联系、交相呼应、浑然一体,共同把神农架构筑成了一个天人合一、令人向往的旅游乐园。

1、自然景观中华奇绝天然地质博物馆拥有前寒武系典型的神农架群地层剖面、神农架穹窿“华中屋脊”、板桥大断裂、叠层石群、石林石芽石笋群、冰川擦痕、冰川漂砾,形成了以山岳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为主、纷繁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

华中的天然水塔神农架是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群山巍峨、植被完好、森林繁茂,年涵水量30余亿立方米,哺育了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水系,317条河流,是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华中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南北气象万花筒“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

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

”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点石柱河谷海拔398米,海拔相对高差2707.4米,北亚热带与暖温带、寒温带交汇,不仅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景观,还造就了云海、佛光、雾凇、雪峰等奇特壮丽的气象景观。

自然的生物迷宫神农架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世界重要的农作物起源地,是中国14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特有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与适应性样带的重要代表,囊括了北至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至日本中部、西至喜玛拉雅山动植物区系成分。

科学探秘的殿堂穴居高山的短嘴金丝燕、频频出现的白化动物、千年相传的野人之谜,以及神奇的南天门佛光、板桥河发声洞、潮水河潮汐、官门山暗河、罗圈套磁场等等,众多解不完的自然之谜,吸引着国内外39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学家、科考工作者从事对神农架地区的考察、研究。

2、文化神韵华夏瑰宝神农文化福泽华夏相传神农氏在神农架生活38年,尝百草、识五谷,驯化六畜,建立八大功绩,开创中华农耕文明先河,开启中华药食同源文化发端,后世基于神农采药著述《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华药学宝典,影响深远、惠泽华夏。

创世史诗释译传奇《黑暗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宇宙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故事,被称为汉民族首部创世史诗,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艺术、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荟萃芳流千古远古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神农架著述神秘《山鬼》,汉代和亲使者王昭君浣纱香溪河畔,唐中宗李显游历神农架,明代李时珍三进神农架著述《本草纲目》,近代英国亨利、美国威尔逊只身考察神农架,民国房县县长贾文治、植物学家王战等率团考察神农架。

神农架最早东汉时代有建制,明后江汉等地移民纷至,清中白莲教义军辗转,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李先念五师突围转战于此,遗存所在皆是,遍及山野。

民风民俗异彩纷呈神农架是江汉、中原、巴蜀民间文化的交汇地带,民俗乡风博采众长,独成一体。

反映秦巴原住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挂吞口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源自楚地宫廷音乐的巴楚古歌在此流唱;出自唐宫廷的礼仪、酒俗,土家服饰、宴饮、屠牲、堂戏、皮影延传至今。

生态文明演绎和谐神农架原始古老洪荒,中国特有物种荟萃,科考科研络绎不绝。

英国学者亨利采集标本存于英国皇家博物馆,架起生态交流的桥梁;金丝猴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彰显其生态旅游价值;野人之谜世界瞩目;炎帝搭架采药、李时珍《本草纲目》弘扬中医文明;完好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的生物群落,发挥空气净化仪、气候调节器、水源涵养地的巨大作用,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载体,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现代林业示范区,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二)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景观的丰度和规模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

分类系统中共有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有其中的个8主类、28个亚类、123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数的100%、90.3%和79.4%(如表3-2-1)。

按照属性分类和规模分级,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表3-2-1表3-2-1 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分类表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在空间结构和组合上别具一格,生态特色明显,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形象贯穿整个旅游区,所有景点都是围绕生态、环保、原始、神秘、科普来展开的,实现了旅游产品内涵和外延、游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实现了景观打造和游客需求的有机结合。

(三)神农架生态旅游区13大主体景区1、神农顶海拔3105.4米、雄踞“华中屋脊”之上的神农架主峰。

如海杜鹃摇艳吐红,苍翠冷杉峻秀如屏,冰川漂砾巨石兀立。

仰观日月星辰天象,放眼云涛潮起潮落,俯察人间无尽绝妙。

晴则极顶冲天,华光普照,环列群山竞相簇拥,阴竟雾霭茫茫,斜雨横飞,天地山川宛如水墨。

现代探险家贾文治诗云:“苦竹成林杉蔽空,龙蟠虎踞势豪雄。

登临方知群山小,此乃华中第一峰!”2999级神农青云梯,揽尽万千气象,“华夏第一鼎”自成威仪,护佑苍生。

2、神农谷坐拥“神农第一景”。

会临谷口,白云岩喀斯特造就的雄浑石林,在冷杉、杜鹃、箭竹的簇拥下,从深谷之底拔地而起,依崖而立,千姿百态,错落有致。

飞架的栈道宛若游龙,直探幽深谷底,遁入变幻石林与寂静丛林之中。

若风升雾起,蓝天之下,云波漫漫,石林如岛。

循道而上,只见冷杉与褐红巨岩映衬,玛瑙奇珍镶嵌谷底,奇花灵草装点绝壁,隐秘洞穴金丝燕飞。

蓦然回首,一汪清泉落千丈,汇聚入浩瀚长江。

3、瞭望塔神农架宝贵自然的守护神,拥2800米湖北公路至高点。

登临塔顶,东赏神农顶上喷薄日出,南望神农谷内(原文:咫尺神农谷)云诡波谲,西临阴峪河源迷宫生态,北观漫山遍野杜鹃如云,尽揽华中风云际会。

宏伟的白云岩脊岭、苍翠的千年铺地香柏、平缓坡地的稀树草地、冷杉与箭竹林群落,组合成神农架典型的亚高山地貌。

4、凉风垭北临汉水,南俯长江,一线分南北,两脚踏春秋。

晨光即现,天朗气清,近山远峦,仙纱轻悬,紫气萦绕,宛若蜃市;春风时雨、云雾翻腾,丽日当空、风逐竹涛;雪后初霁,万顷竹海,冰晶摇曳,熠熠生辉。

置身此景,物我两忘。

5、迷人埫华中切割最深的阴峪河大峡谷源头。

极目远眺,峡谷深切,层峦叠嶂,植被繁茂,带谱明显。

当云涛顿现,若千里瀚海艨艟隐现,蔚为壮观。

静立聆听,风声水声,天籁之音,汇入心灵。

6、板壁岩华中海拔最高的岩溶石林地貌、神农架最密集的白云岩石林、石芽群,呈现出或金鸡报晓、或神龟问路、或玉女照镜、或生命之根、或孔雀开屏、或万马奔腾的石林奇观,又因野人的出没,平添了几分神秘神奇。

7、太子垭因唐中宗李显游历于此而得名。

深黑色的游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荫翳繁茂的原始森林,弥漫着远古幽深的氛围,冷杉参天,根络交错,藤萝萦绕,厚苔漫地;徜徉其中,草木清香,沁润心肺。

8、神农营因神农氏采药时在此安营而得名。

草甸、杜鹃林、箭竹丛以及散落其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漂砾,共同组成了一幅苍原碧海的画卷。

驻足凝望,神农氏搭架采药、教民稼穑的艰辛犹现眼前。

9、神农源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清冽的溪水穿越绿色时空,百转千回,触石有声,呈现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梦境。

追溯源头,驻足林间,感受春天的花妍鸟鸣,夏日的满目翠绿,秋天的野果清香,冬日的飞雪冰瀑,恬然拥有一份幽韵闲情。

10、金猴岭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

古木蔽天,藤蔓缠绕,溪瀑如练,潭若明珠。

在森林繁茂的根系之下,暗河轰鸣。

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6.6万个,是神农架天然森林氧吧。

11、小龙潭龙潭溪一水中分,杜鹃林两岸掩映,金猴嬉戏,虫鸟轻鸣。

野生动物救护、饲养、繁育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救治庇护着金丝猴、金雕、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游客可通过视频实时观看自然状态下活动的金丝猴。

12、大龙潭国家金丝猴研究基地,神农架金丝猴野外科研观赏区。

4个家庭、1个全雄单元,100余只金丝猴自由栖息的乐园。

它们性格温和,活泼可爱,亲密无间地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有的攀树跳跃,有的腾赴如飞,在追逐中交流情感,在嬉戏中延续进化,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下奇观,成为绝版的灵长类动物生态旅游典范。

13、官门山以探索与发现为主题的科考、科研、科普体验区。

8公里的长峡,河水奔流不息,暗河纵横交错,集中分布了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植物物种2500余种,建设了16个专业园区组成的亚洲一流珍稀植物保护园,活动着3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大鲵和众多的野生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