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村级经济实力

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村级经济实力

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村级经济实力
摘要介绍荔城区村级织织集体经济现状,分析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引导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状大村级经济实力的对策。

关键词集体资产;村级经济;盘活;对策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要动力,也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政治基础,对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区村级组织集体经济现状
据调查,2005年我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仅1 183万元,村均收入9.1万元,比农村税费改革前减少62 %。

目前,村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部分村的项目资金专项拔款、村集体固定资产出租、变卖等其他收入。

村级经济活动支出项目却依然繁多,主要有:村干部误工补贴、办公费用、人口计划和生育支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教卫生支出、征兵和优抚支出、报刊征订支出、老龄协会经费等公益性支出。

2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村与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一些村年收入可达60~100万元,大部分村由于自身“造血”功能较弱,村财收不抵支的现象比较普遍,仅靠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勉强维持村级组织工作运转,无力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甚至有的村两届来未曾发放村干部工资,严重影响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2.2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小
从收入构成看,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财政转移支付收入的比例为1∶2∶7。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全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2.3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村尚未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村干部上任后滥用乱支。

有些重大经济活动的财务支出手续不合程序,随意性较大,民主监督不力,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挫伤了干部群众谋发展的积极性。

2.4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思想不够开放
表现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存在“等、靠、要”和得过且过的思想;经营管理能力较差,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感到束手无策。

3我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概况
我区地处土地肥沃、风景优美的兴化湾畔,辖区面积268 km2,交通便利,资源富饶。

主要集体资源有:林地面积6 647hm2,主要分布在西天尾镇、新度镇和北高镇等;火山迹地173.3hm2,其中:西天尾镇93.3hm2,新度镇80hm2;采伐迹地58hm2,主要在新度镇;高凌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高镇和黄石镇;地下矿藏(石头矿)主要分布在黄石镇、北高镇和新度镇等;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高镇和黄石镇等;种植业、养殖业和民间的手工业等专业户遍布每个镇(街);有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的村共有20多个;闲置的小学教学楼14所。

只要正确引导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每个村都会找到适合当地发展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捷径。

4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对策
4.1健全组织,加强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继续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切实把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选人”关,采取“两推一选”办法,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把得正、有先富本领和带富能力的人才选进村级班子,尤其是村支部书记;充分利用党校、
科技示范基地、农技巡回讲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举行市场营销策略、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股份制合作制度、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讲座,增强村干部领导群众谋发展的能力,推进村组织适应服务促发展的需要。

4.2理清思路,制定规划,促进科学发展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分析每个村的现有资源,推行“一村一策,一项目一规划”。

在规划中应突出特色和优势,把扶持的重点放在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上,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力争经过3~5a,逐步建立起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消除“空壳村”。

在实施过程中,各级要积极出台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

4.3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发展途径
针对不同村的特点,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3.1搞好资本经营。

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果园、水面、房屋、机械设备、水利设施等资产,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

可对外招标承包、租赁,获得租金收入,或作为股份与其他社会资本嫁接,兴办村组织经济实体,或拍卖暂时不能发挥效益的资产,变现后投资新的项目,以存量换增量。

如镇海办埭里村把旧小学教学楼一层全部出租,每年可收入租金2万元,解决了全年的村办公费开支等问题。

4.3.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尤其注重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畜牧、林果业。

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村集体牵头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在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

4.3.3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立足自身优势,采取村集体与企业、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以股份、股份合作形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商品流通、兴建各类市场、商业网点,或积极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业及观光休闲农业。

如西天尾镇渭阳村与当地老百姓合资开发具有乡土民情特色的紫霄景点,兴办旅游配套服务实体,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元。

4.4突出特色,搞好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找准突
破口,选好发展项目。

推行一个镇(街)一个产业,一个村(居)一个特色,发展“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动力。

如新度镇有“蘑菇村”、“枇杷村”,黄石镇有“石头村”、“米粉村”,北高镇有“打金村”、“养猪村”、“砖窑村”,拱辰办事处有“蔬菜村”、“织网村”,各个村有了主导产业,就等于抱住了“摇钱树”。

同时在项目管理上,应当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申报项目,并进行独立营运,提高村干部积极性,做好项目的产前、产中、产后和信息服务,组织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凡是能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利益联结机制,应当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特别对信用好的村组织应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给予优先信贷,加快项目开发运行。

4.5规范管理,盘活资源,增强集体经济
要强化管理出效益促发展的观念,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的建立健全。

一是认真开展清查工作,盘活村集体资产和资源。

对村集体所有的荒地、机动地、水塘等资源,自来水塔、库房、闲置空房及砖厂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依法清收拖欠的村集体承包款项,清理无效合同,通过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租赁、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目的。

二是实行承包论证、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等制度。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进行清理,手续不全的进行完善,不合法的予以废除,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村集体不再直接经营的土地、果园、农机具、水利设施等,要先行论证,后按合同严格管理,合理确定村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是积极完善各项制度。

大力推行村财镇管和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强化财务公开;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发展公益事业;落实集体财务审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严控基建工程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