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执法车辆管理规章制度3篇路政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公路路政管理,规范公路路政管理行为,保障所辖路段的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 __公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路政中队依法实施公路路政管理行为,保护路产、维护路权。
查处各类路政事案,做好法律法规的 __。
二、路政人员执法时,应着装规范、佩戴整齐、持证上岗。
三、路政人员执法时,应恪尽职守、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严禁出现下列行为: (一)违反规定收费、罚款;(二)擅自提高路产的赔偿、补偿标准; (三)要求过往车辆带人带货;(四)刁难或者勒索行政管理相对人; (五)其他违法行为。
四、发现破坏路产、侵害路权的行为时,路政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勘验,收集证据,按照法定程序处理。
五、发现擅自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及公路用地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及设立非公路标志的行为,应立即制止,依法处理,并及时上报。
六、对经上级部门批准,在管辖路段上空、地面和地下进行跨线作业、道路施工和地下挖掘时,应当进行施工监管。
因施工造成公路及公路设施损坏的,应向施工方索赔。
七、路政人员上路巡查应规范化上岗,履行巡查职责,做好巡查记录。
八、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体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路政中队请示所领导后启动应急预案。
九、按照规定建立路产档案、路政文书档案、日常管理档案,并按照“一案一档”的原则建立路政处理档案、路政处罚档案、违章建筑档案。
十、按照规定对路政车辆、设备器材进行维修、保养。
十一、对于违反路政管理法规,且拒不接受调查处理的,路政中队可依法留置其车辆。
十二、加强对路政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路政巡查管理制度一、巡查时间路政巡查实行四班三运转制。
早班上班时间为:8:00时——14:00时,中班上班时间为:14:00时——次日0:00时,夜班上班时间为:0:00时——次日8:00时。
二、巡查班交接程序(一)交接班时,接班班长应阅读上一班巡查记录,有不明之处当面问清。
交班人员如有留置车辆或证件等其它特殊情况,须移交后方可结束本班巡查工作。
(二)接班人员认真检查设备器材的完好性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检查合格后接收。
(三)因造成较大路产损失或侵权案件等需要连续在路面值勤的,接班人员要现场交接班。
三、巡查任务(一)检查路况、公路路产和建筑控制区的情况。
(二)发现和查处各类路政事案。
(三)控制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现场,并迅速上报。
(四)依法处理简易类路政案件。
四、巡查工作要求(一)坚持二十四小时巡查值班制。
(二)路政人员巡查时,必须佩戴工作证件,着制服,戴制式帽子,穿反光背心,携带勘验现场工作夹(勘验文书、监管记录、巡查记录表)及执法装备。
(三)巡查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路政巡查人员应在十分钟内出警,尽快赶到现场。
(四)保持巡查车干净整洁,工具配备齐全。
(五)严禁巡查车未经批准驶离所辖路段。
(六)巡查过程中,要保持车速不超过60公里每小时。
(七)巡查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巡查记录。
路政设备器材管理制度一、设备器材的领用巡查班配备的路政设备器材从路政内勤处领用。
二、设备器材的保管(一)路政内勤必须按照设备器材的特性选择正确的保管方法,妥善保管各类设备器材。
(二)建立路政设备器材档案,明确各类设备器材的使用情况。
(三)路政内勤定期按照设备清单检查设备。
三、设备器材的使用(一)路政人员只能在执行公务时使用路政设备器材,使用时必须按照路政设备器材操作要求操作。
(二)路政人员因个人原因损坏设备器材的,要照价赔偿。
四、设备器材的维修保养(一)路政内勤根据设备器材的使用情况,及时有效的对设备器材进行维修、保养。
(二)路政内勤应定期清洁各类设备器材。
(三)路政内勤应做好设备器材的维修记录。
五、设备器材的更换(一)设备器材中属于固定资产的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非固定资产的设备器材按照以下办法执行。
(二)路政内勤根据设备器材的使用年限和性能,对需更换的设备器材,向路政中队长提出设备器材更换申请。
(三)路政中队长核实情况后,向所长提出设备器材更换请示。
(四)经所长同意,路政中队对设备器材进行更换,路政内勤负责做好更换记录。
路政档案管理制度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由指定的路政内勤人员具体负责,档案应集中统一管理,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连续性。
一、路产档案所辖路段路产情况。
包括跨线桥、通道、互通式立交、涵洞、标志牌等路产分类台帐和路产示意图。
二、路政处理档案内容为陕西省公路局统一制定的路政法律文书,按照路产赔偿金额分为四档,要求一案一档。
一般程序案卷一案一卷,简易程序案卷按月装订。
附带行政处罚的要按照交通行政处罚档案建档。
三、路政处罚档案内容为符合交通行政处罚规定的路政案卷,要求事实清楚、依据明确,使用法律条款准确。
要求一案一档。
四、违章建筑档案建立所辖路段违章建筑台帐,登记相应公路桩号、房屋结构、修建时间、建筑用途、与公路距离和方位、面积。
五、路政文书档案包括目录和各级部门路政管理方面的文件原件或复印件,以年为单位归档。
六、日常管理档案(一)文件档案。
包括上级机关文件、本机关文件、会议纪要、警卫通知、总结安排、命令、任免文件、培训、宣传、学习资料。
(二)路政巡查记录档案。
每班次一份,按月装订成册。
(三)路产损坏修复档案。
对路产案件应及时勘查路产损失情况,详细登记,报养护部门修复,附在案发时当班巡查记录后装订。
(四)设备运行档案。
设备运行情况、维修情况、保养情况等,每个设备一册,全年一卷。
路政巡查车辆管理规定一、路政人员应保持路政巡查车辆干净整洁。
二、巡查车辆应配备齐全,包括通信设备,勘查器材、消防器材、安全标志等。
三、路政人员在执法巡查时,应开启示警灯。
四、正常巡查时,路政人员应当控制车速,匀速驾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如遇紧急情况,时速不得超过100公里。
五、未经批准,严禁将巡查车驶离工作区域。
六、非指定的路政驾驶员不得驾驶巡查车辆。
七、路政人员要注意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八、车辆应按照规定停放,停放时应关闭车窗、电路、示警灯、警报器。
嘉峪关处执法车辆、驾驶人员管理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嘉峪关路政执法管理处执法执勤车辆管理和驾乘人员的管理,贯彻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行车安全,减少费用开支,规范执法车辆运行秩序,圆满完成路政执法保障任务。
根据《 __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严格控制“ __” __》规定,结合我处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处机关和基层所、站、大队所有执法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管理。
第三条处综合办公室和所、站、大队的负责人为本部门车辆管理第一责任人,驾驶员为车辆管理直接责任人,处办公室和和所、站、大队的负责人非特殊情况,一律不得驾驶执法车辆。
第四条执法执勤车辆管理秉持安全第一、规范管理、合理使用的原则。
第二章执法车辆管理第五条为确保行车安全和日常管理执法工作的需要,执法车辆实行定车定人驾驶,每车配备驾驶员1名,定车驾驶员必须具有相应的驾驶证照和一定的驾驶经验。
所、站、大队负责人、定车驾驶员不得将车辆借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第六条驾驶人员要爱护车辆,做到勤检查,勤保养,保持车容整洁,做好出车前、收车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车辆发生故障应及时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送指定维修点维修。
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损坏的,由定车驾驶员本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条为保证车辆安全,下班后,执法车辆应停放回单位,因随意停放造成车辆被盗或损坏的,责任由驾驶员本人承担,部门负责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条禁止使用执法车辆参与非公务活动;禁止非工作需要将车辆停放在酒店、娱乐服务场所门前;除经批准的公务用车和执勤车辆以外,禁止下班后和节假日期间私自使用执法车辆。
第九条职工私人车辆和其它社会车辆一律不得作为执法车辆使用,不得喷涂路政执法车辆外观标识、不得悬挂路政执法标志及非法安装警灯警报器。
第十条在日常巡查、执法工作中发现其它车辆擅自喷涂路政执法车辆外观标识、标志,悬挂路政执法标志的,应及时报告执法处,并协同交警部门共同查处。
第十一条综合办公室、所、站、大队要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
驾驶人员要自觉加强车辆技术知识和安全行车知识的学习。
第十二条综合办公室及所、站、大队应建立执法车辆档案,做到一车一档。
档案内容应包括车辆基本信息及重要维修数据记载凭证等。
第三章车辆费用管理第十三条执法车辆正常维修保养和有预见性的修理项目须填写《车辆维修保养申请单》,办公室签署意见,报处分管领导后,方可到指定维修地点进行维修保养,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将车辆送到修理厂修理,否则费用自负。
最后驾驶员确认维修费用,报综合办公室主任审核,再经财务审核,主管领导审签,由财务部门通过转账支付维修费用,不预付现金。
维修保养批准要求:(一)车辆维修预算每次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批准。
(二)车辆维修预算每次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十四条车辆油料由综合办公室进行科学测算,并从整体上合理控制费用。
执法车辆统一用加油卡加油,加油卡由财务部门统一充值,每次加油应填写出车里程、油耗单报处综合办公室,其它临时加油要提供凭证发票和加油单,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第十五条对同一方向、同一时间段的派车要求尽量合用,减少派车次数和车辆使用成本。
在休息日、节假日,所有执法车辆的统一交由处办公室封存管理。
第十六条综合办公室、所、站、大队要加强车辆日常管理,处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各基层部门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基层部门办公室负责人对本部门执法车辆每月行驶里程数、加油金额、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归档,最后由处综合办公室定期进行公示。
第四章车辆警报设施使用管理第十七条执法车辆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在日常管理、路面巡查中一般情况下不使用警灯警报器。
(二)执行重大保障任务、防汛抢险、维持交通秩序、应对突发事件、查处超限车辆及其它紧急任务时,可视交通情况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住宅区等区域内,不得使用警报器和高音喊话器。
(三)两辆车以上列队行驶时,前车使用警报器,后车无特殊情况不得再使用警报器。
(四)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服从公安交警指挥,非紧急情况严禁鸣警报强行超车。
(五)夜间十二点后,除特殊需要和紧急情况以外,不得使用警报器。
(六)对违反警灯警报器使用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执法车辆在巡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车速。
(一)天气晴朗,白天普通公路车速不高于40-6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不高于60-80公里/小时;夜间普通公路车速不高于30-5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不高于50-7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