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4. 皮肤与黏膜 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弹性、有无出血、皮疹、水肿、皮下结节、黄疸、紫绀等 情况。 5. 呕吐物 6. 排泄物 包括大便、尿液、汗液、痰液等,护士需要注意观察其观察性状、色、量、味、次 数等。 7. 睡眠 睡眠的形态、深浅、时间、有无梦游、失眠等。
(四)供氧装置 1. 氧气筒及氧气表 (1)氧气筒 (2)氧气表:由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几部分组成。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五)氧疗方法 1. 鼻导管给氧法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六)其他常见状况
1. 常见症状 2. 特殊检查后 3. 治疗、用药后反应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实施】 (一)危重患者生理方面的支持性护理
1.密切观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加强临床基础护理 4.肢被动锻炼 5.补充营养和水分 6.保持引流管通畅 7.确保患者安全
(五)氧疗方法 1.鼻导管给氧法 2. 注意事项 (1)保证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防震。离明火5m以上, 离暖气1m以上。 (2)用氧前,先调节好流量,再插鼻导管;停用时,先拔鼻导管,再关氧气开关; 用氧过程中如改变流量,调好流量后再连接。 (3)常用湿化液有冷开水、蒸馏水。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数值为0.5MPa(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标“满”或“空”的标志,以免使用时搬错。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二、洗胃法 洗胃法是将胃管由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反复灌入和抽出洗胃溶液,达到冲洗并排 除胃内容物的一种方法。 【目的】
1.解毒 2.减轻胃黏膜水肿 3. 为某些手术或检查做准备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评估】 1.患者评估 适应证:非腐蚀性毒物中毒的患者,如有机磷农药、安眠药、重金属类与生物碱等 及食物或药物中毒的患者。 禁忌证:强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中毒、胸主动脉瘤、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患者禁忌洗胃;上消化道溃疡、癌症患者不宜洗 胃。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学习目标
掌握: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各种常用抢救护理技术的目的、方法、 注意事项,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及禁忌药物,缺氧程度的判断、 吸氧适应证、吸氧浓度与流量公式换算。 熟悉:抢救室的设备及组织管理、氧疗的副作用及氧疗的注意事项。 了解:供氧装置的组成。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一、吸氧法 (一)缺氧类型 (1)低张性缺氧 (2)血液性缺氧 (3)循环性缺氧 (4)组织性缺氧 (二)缺氧的程度与氧疗的适应症 1. 轻度缺氧 2. 中度缺氧 3. 重度缺氧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三)氧疗的类型 1. 常压氧疗 2. 高压氧疗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六)氧疗的副作用 1.氧中毒 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加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预防 措施关键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2.肺不张 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等。 预防措施是控制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多咳嗽,作深呼吸,经常变换卧位、拍背,及时排 出痰液,防止分泌物阻塞。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加强氧气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与吸入氧气浓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有关。预防措施是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 5.呼吸抑制 常发生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对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予 低浓度低流量吸氧疗法。
二、抢救室的设备 1. 抢救室 单独抢救室,由专职人员负责,宽敞、整洁、安静、光线充足,靠近护士办公室。 2. 抢救床 必要时另备木板一块。 3. 抢救车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2. 表情与面容 (1)急性病容 面颊潮红、口唇干燥、呼吸粗大、兴奋不安、皮肤发热等征象 (2)慢性病容 脸色苍白或灰暗、精神萎靡、目光暗淡、面容憔悴等 (3)病危面容 表现为面容枯槁、面色灰白或发绀、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眼眶凹陷等征象 3. 体位 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1. 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成立抢救小组 2. 制定抢救方案 3. 制定护理计划 4.做好查对工作和抢救记录 5. 参与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6.完善抢救器械和药品管理制度 7. 严格交接班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一节 抢救工作的管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
(四)瞳孔 1. 瞳孔大小与对称性 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位置居中。直 径2.5~4mm,对光反射灵敏。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是指瞳孔缩小,小于 1mm为针尖样瞳孔。 2. 瞳孔对光反射 正常人对光线反应灵敏,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见于危重或深昏迷 患者。 (五)心理状态 焦虑、恐惧、绝望与忧郁。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图22-8 漏斗胃管洗胃法
图22-9 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
第二节 常用的抢救技术
三、吸痰法 【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注意事项 (1)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5s,以免缺氧。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 (3)如果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 (4)贮液瓶不能超过2/3满,应及时倾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