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刘文彬)
坚持三个结合破解三大难题
积极推进基层干部主题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干部培训经验材料(省刊载)
我县共有16个乡镇,848个行政村,需参加主题培训的各级基层干部XXXX多名。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制度、搭建培训平台等一系列的措施,逐步解决制约基层干部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主题培训中人员分散覆盖难、学用脱节见效难、经费投入保障难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坚持突出重点与全员参训相结合,推行培训形式多样化,破解基层干部人员分散覆盖难的问题
基层干部工作在一线,工作任务繁杂,工学矛盾突出,为保证主题培训全员化,实现培训对象的全覆盖,我们在抓好“科级干部、农村两委正职、专业技术干部”三个重点参训对象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全员参训。
一是集中办班轮训。
将重点参训对象全部纳入主题培训计划,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部署,各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参训。
县委组织部负责对纳入培训计划的科级干部和农村两委正职的集中培训,人劳、卫生、教育等部门负责对其他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集中培训。
目前,全县已举办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X
期,培训人员XX名;举办农村两委正职培训班X期,培训人员XX名;举办卫生、教育、市场经济、小城镇建设等专题培训班XX期,培训各类人员XX多名。
二是“送学上门”普训。
从党校、农业、土地、卫生、司法等部门抽调XX名专业知识精通、授课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分XX个组赴全县16个乡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乡镇全年宣讲时间不少于XX学时,重点为未参加集中培训的乡村干部讲解理论知识、传授科技技能,解答宣讲中的疑问和和工作中的难题等,并印制授课要点发放给每名参训干部,促其深入消化。
主题培训开展以来,全县共组织下乡宣讲XX多场次,参训干部达XXX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XXX余份,有力提升乡村干部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
三是构建网络助训。
结合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党建网的开通,为全县16个乡镇、848个村庄和XX多个县直单位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
县委统一规范上网学习内容和时间,统一制定学习制度,要求各单位上网学习必须做到有记录、有笔记、有心得。
目前,全县已收录各种课件XX多部,有XX多人次通过网络登录学习,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知识的普及面明显扩大。
二、坚持普遍要求与个性需求相结合,增强培训形式针对性,破解基层干部学用脱节见效难的问题
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用”,为真正做到“学与需”的统一,我们坚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着力在培训的实效
性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学真知识。
在全县筛选了无公害蔬菜种植、橡塑制品加工、温室养鸡、生猪养殖、芦笋种植五个有特点的产业村,采取政府出资扶持、党员干部按需参训的办法,由县委每月征集一次乡村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创业需求,每季编排1至3个班赴各基地学习相关技能。
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组织XX多名乡村干部参训学习,有力增强了乡村干部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本领和自身创业的热情。
二是下派干部挂职锻炼长真本领。
针对部分干部坐机关时间长,基层工作经历少和个别农村班子战斗力弱的现象,从县委办、组织部、团县委等县直部门选派XX 名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从各乡镇选派了XX名机关干部赴农村挂任党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促使机关干部在解决基层问题中学本领、长知识,在一线学习体会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转好作风。
结合创选争优活动开展,抽调1000名县乡机关干部,分为16个工作队、50个工作分队、260个工作小组,深入全县260个经济发展缓慢、信访矛盾多发、党群干群关系相对紧张的村和企业,开展了以“建强一个班子、化解一个矛盾、帮扶一个企业、引进一个项目、提供一条信息、救助一个困难户”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把工作主战场由机关转移到了农村、企业最前沿,把干部受教育的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活动开展以来,下基层干部共为群众解决实际困
难XXX多件,落实帮扶资金XXX多万元,调处各类纠纷XXX 多起,为群众代理信访事项XXX多件,有力促进了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
在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使基层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宗旨教育,锻炼了引领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三、坚持财政投入与多方支持相结合,实行优质培训资源共享,破解经费投入保障难的问题
培训经费不足、培训资源缺乏是制约基层干部开展培训的关键,为有效解决经费投入少和培训需求大这一难题,我们在加大县级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了三项措施节约资金或“补给”资金。
一是统一编印基层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组织力量对、农业、科技、环保、土地、计生、政法等有关部门的业务知识进行梳理,结合乡村工作实际,统一编印了《基层干部工作300问》,以乡村干部必读书目的要求分发给基层干部学习,保证其在不能参加集中轮训或专业培训不对口时能学到应当具备的知识。
二是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创业辅导基金。
按照“党费拨一点、财政筹一点、村里出一点”的办法,全县筹资XX万元建立了农村基层干部创业辅导基金,此项经费由县委组织部建立帐户统一管理,主要用于有创业意向农村干部的启动资金。
农村干部创业辅导基金由个人申请、村乡证明核实后,县委组织部以无息的方式发放给基层干部创业,待干部创业成功后归还基金,以此调动乡村干部
赴基地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业发展的主动性。
三是严格专兼教师课时比例。
在基层干部主题培训中,县委规定了结构化课程菜单,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试听试讲等方式确定了XX名兼职教师,提出所有主题培训班次的师资要由专兼职教师按不少于7:3的比例组成,科级干部的授课由县乡领导干部做兼职教师,农村干部的授课由专业部门负责人或“土专家”、“田秀才”做兼职教师,专职教师领取课时报酬,讲解专业知识;兼职教师现身说法,义务传授自身经验。
为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授课质量,我们还实行了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制度,由学员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授课进行百分制评估,并把评估记录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主题培训开展以来,共有XX名兼职教师登台授课,既增强了培训的实用性,又节约了培训经费投入,有力推进了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