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刊》《焦点访谈》,并把感悟写在笔记本(自行购买16k)上。
——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1、上课时多参与讨论,主动与人交流心得。 2、多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3、看电视电影时积极评论
(1)对剧情或演员评头论足,锻炼你的欣 赏能力。 (2)体会剧中人物心情,使你的思维更加 敏感。 4、朗诵、演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一语文第一课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 的一次擦肩而过。”
然而,不是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 都会认识;也不是每一个认识的人, 都会让人牵挂。
珍惜现在,
珍惜拥有,
珍惜缘分。
自我介绍
姓名: 面貌: 学历: 教育理想:
发现并欣赏 每一位学生,研 究并提高每一位 学生的语文成绩 !
学习目标
一、调整心态,主动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二、熟悉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
好。 三、了解高考语文怎么考。 四、明确高中语文学什么。 五、把握高中语文怎样学。(重点)
一、调整心态,尽快适应。
故事:《山,你过来》
有一天,穆罕默德带着他的40个门徒, 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 物的关键。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 你能让这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到山顶吗?” 穆罕默德充满信心地对山大喊了一声:“山 ,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他的回音,回声终 于消失,山谷又回归宁静。大家聚精会神地 望着那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 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 到达山顶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认真听课 (1)要动笔。听课时,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点、疑点, 这对以后的复习是个极好的提示。 (2)记笔记。记下老师反复强调之处。这些往往是重点、难 点,也是常考之处;记下老师启发下偶然闪现的一些想法,这 些是你知识迁移的表现。
2、善听别人的发言,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3、拓宽听的渠道让更多的信息从“耳”而入。每周观看《新闻周
二、熟悉语文的魅力。
因为高考 要考语文
语文是一个人 一生中离不开
的工具
是其他学科
语文 的基础
学习语文 可以陶冶你的
情操提升 你的气质
三、了解高考语文怎么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阅读(1-3):39分 (二)实用类阅读(4-6):3、3、6=12分 (三)文学类阅读(7-9):3、6、6、=1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0-13):3、3、3、10=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4-15):3、6=1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6):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你的启示?
新的学习生活,每位同学是一 名登山者,高考就是你远处的一座 很高的山峰。聪明人会抬起脚步, 自己走到山上,而不是站在那里, 等山过来。所以每个同学都应该以 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 过渡,你最早适应了新的环境,你 就是最大的胜利者 。
初高中语文的比较
范 围
难 度
灵 活 度
方法
注重
第二,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不再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泛泛地讲“提高 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是鲜明地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 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高中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诗 歌、散文、小说、剧本的创作,正是要促成学生用艺术化的言语去创造美的境 界
第三,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 究性学习,但还只是把它看做一种学习方式。高中则明确表示:“现代社会要 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 的思考和认识。高中生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要发展 创造性探究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思维品质,即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
教学 特征
初 中



记忆 背诵
知识记忆 题目训练
应试
依赖 被动 单向
高 中
广


理解 创新
习惯养成 能力培养 思维训练
应试 素质
自主 互动 研究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 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只看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别再说什么 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孩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关于读书 请关注几个变化
1.语文教材变了。原来各省都有自己的教材,现在全国统一使用一套教材, 叫部编版教材。部编版教材最重视的事情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读书, 大量读书,学会课外阅读。 2.高考变了。以前全国统考六门课,现在全国统考3门课:语文、数学、外 语。数学的难度在降低,外语可以考两次。数学、外语的重要性在降低, 语文的重要性在增加。阅读面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 类型的内容都有。 3.高考语文变了。部编语文教材的注重课外阅读量。接下来是谁课外书读 得多,谁古文古诗词阅读得多,谁的语文就考得好。学好语文教材是远远 不够的!
1、读出声。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帮助你“出口成 章”。
2、背得过。培养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作 文更加“出彩”。
关于读书 得语文者得高考 得阅读者得语文
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2018年“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 敏曾说:“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 字。 2.阅读题量也增加了,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 去年悄悄增加了5%~8%。 3.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 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17-19)成语、语病、补写:9分 (20) 补写句子6分、(21)压缩语段:5分 四、写作(60分)
四、明确高中语文学什么
❖高一:必修上下册、记叙文 ❖高二:选择性必修3册、议论文 ❖高三:三轮复习
四、把握高中语文怎样学。
可从“听” “读” “说” “ 写”“思”“行 ”六个方面入手 。下面我们就一 一来介绍。
为了顺应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这种课程范式的转换,高中阶段强调培 养学生的三大能力,这本身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素养的具体化。
第一,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所谓语文应用能力,就是学生使用母语进 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当然包括以语感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系。语文应用能 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