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习题一、填空题1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依照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2 、环境诉讼是指环境法主体向申述其主张和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受理、审理、裁判和执行的话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和。
4 、环境法律关系是基于环境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5 、环境法律关系是由确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
6 、环境法律关系的运行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和的过程。
7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向所在地的 ____________ 申报登记其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 ____________ ,应当及时申报。
8 、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世界上有着三种不同的理论,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是二是三是。
9 、环境影响评价起源于 ______ , 1969 年该国国会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
10 、“三同时”制度中所谓同时施工,指的是建设项目中 ____________ 必须与 ____________ 同时进行施工。
11 、一般将限期治理的项目分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三大类。
12 、草原与草业的管理是指国家及其、对草原与草业所进行的各种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国家鼓励____________ ,按照____________ 的原则,保护草原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14 、从法学的范畴来研究草原的概念,那么它是法律关系中的____________ ,也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九条规定:草原属于____________ ,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国家所有的草原,由____________ 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二、单项选择题1 、《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A 、 1 年B 、 2 年C 、 3 年D 、 20 年2 、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 ( )A 、资源开发许可证B 、资源利用许可证C 、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 、养殖使用证3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 )A 、国务院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 、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4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A 、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 、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C 、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D 、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 )A 、故意B 、过失C 、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 、违法行为6 、对严重污染环境者实行限期治理 , 体现了下列哪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精神 ?( )A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原则B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D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7 、下列噪声污染的防治 , 哪一个不能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A 、机动车船的噪声污染防治B 、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防治C 、商场固定设备的噪声污染防治D 、本职工作中的噪声污染防治8 、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 )A 、日本B 、美国C 、法国D 、中国9 、关于征收排污费的规定 , 下列哪一说法是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的 ?( )A 、达标排放者需缴纳排污费 , 超标排放者需缴纳超标排污费B 、达标排放者需缴纳排污费 , 超标排放即为违法 , 由环保局予以罚款C 、达标排放者无须缴纳排污费 , 超标排放者需缴纳超标排污费D 、达标排放者无须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放即为违法 , 由环保局予以罚款10 、我国的国家环境标准是由哪个部门制定的 ?( )A 、国务院B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D 、国务院法制部门11 、对于环境法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来分,可以分为中国环境法体系和外国环境法体系。
A 、不同的国家B 、国家和地方C 、环境法体系是否健全D 、区域12 、对于环境法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来分,可分为国家环境法体系和地方环境法体系。
A 、不同的国家B 、国家和地方C 、环境法体系是否健全D 、区域13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什么 ?( )A 、生态环境B 、人文环境C 、人类环境D 、社会环境14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 已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 , 可以获得下列哪项收费优惠 ?( )A 、不再缴纳排污费B 、不再缴纳超标排污费C 、减半缴纳排污费D 、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 , 可以不再缴纳排污费15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 , 必须经过下列哪项程序获得批准后 , 才能依法实施 ?( )A 、事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 , 由当地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告B 、事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 , 由噪声排放者向社会公告C 、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 , 由当地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告D 、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申请获批准后 , 由噪声排放者向社会公告16 、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
该行为违反了 ( )A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 、大气污染防治法C 、水污染防治法D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7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 )A 、国务院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 、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8 、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 ( )A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 、《伦敦倾倒公约》C 、《马波尔公约》D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 ?( )A 、 5 倍B 、 10 倍C 、 15 倍D 、 20 倍20 、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 )A 、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 、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C 、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D 、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中的()A 、“物物相关”律B 、“相生相克”律C 、“协调稳定”律D 、“时空有宜”律22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A 、环境影响报告书B 、环境影响报告表C 、环境影响分析表D 、环境影响登记表23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A 、 1954 年制定的《宪法》B 、 1975 年修订的《宪法》C 、 1978 年修订的《宪法》D 、 1982 年修订的《宪法》24 、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 )A 、 20B 、 30C 、 60D 、 9025 、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A 、美国B 、日本C 、德国D 、中国16 、我国现行草原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A 、 1 985 年 10 月 1 日B 、 1992 年 7 月 1 日C 、 1995 年 7 月 1 日D 、 2003 年 3 月 1 日27 、我国《草原法》所称的草原是指()A 、草山、草甸B 、草山、草地C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D 、草地、草甸28 、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 ( )A 、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B 、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C 、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D 、在草原上拉肥土29 、首次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草原是区别于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的一种自然资源。
A、1954年B、1975年C、1978年D、1982年30、我国草原资源约有 4亿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0%以上,居世界()。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三、多项选择题1 、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 。
A 、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B 、征收排污费制度C 、限期治理制度D 、水污染事故、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2 、环境保护许可证从其作用上看有以下()类型。
A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B 、分别许可证C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D 、防止环境破坏许可证3 、环境法体系的横向结构包括()。
A、整体环境保护法B 、污染和其它公害防治法C 、自然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D 、特别方面环境管理法、环境标准法、环境责任和程序法4 、对环境法规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依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A 、综合性规范B 、具体性规范C 、实质性规范D 、辅助性规范。
5 、关于环境法规范的结构,“三要素说”认为,任何环境法规范都由()三部分组成。
A 、行为模式B 、假定C 、制裁D 、处理6 、环境法的一般法律特征有()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指引性D 、扩张性7 、环境法的固有特征有()A 、科学技术性B 、综合性C 、共同利益性D 、法律关系的综合性、复杂性8 、环境法的作用体现为()A 、环境法有助于保护环境B 、环境法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提高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C 、环境法有助于保卫国家安全D 、环境法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9 、我国实施“预防为主”原则的主要措施是()。
A 、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B 、征收排污费C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实行清洁工艺制度10 、根据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下列哪些农作物 ?( )A 、防治危害中董写的病、虫、草B 、预防农产品仓储病、虫、鼠害等C 、预防与消灭果树的病、虫害等D 、防治危害棉花的病、虫、鼠害等11 、依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 , 国家征收的排污费可以怎样使用 ?( )A. 用于城市公共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B. 社区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C. 补偿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损失D. 补助重点污染企业治理环境污染源12 、确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环境管理原则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A. 环境污染具有时空上的可变性B. 环境污染一旦发生 , 具有不可逆转性C. 环境污染的治理费大于预防费D.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 容易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13 、我国为保护耕地主要实行了哪些法律制度 ?( )A. 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B.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制度C. 行征地的严格审批制度D. 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14 、环境纠纷的特点()A 、环境纠纷是由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而侵害了他人的环境权利而引起的纠纷B 、环境纠纷具有复杂多样性C 、环境纠纷当事人中受害人一方往往人数众多D 、环境纠纷处理难度较大15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中的环境损害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