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评审表单位:中铁十三集团公司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编号:审批页都汶路H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依据《国道317(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公路H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投标文件》、初步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的编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主要施工工艺、工法合理可行,工期和进度安排符合合同要求,投入的人力及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能够结合现场实际,是指导和安排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保质保量按期完工目的的重要保障。
同意按此施工组织施工。
审批人:二OO三年月日签发令都汶路H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依据《国道317(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公路H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投标文件》、初步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的编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主要施工工艺、工法合理可行,工期和进度安排符合合同要求,投入的人力及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能够结合现场实际,是指导和安排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保质保量按期完工目的的重要保障。
本施工组织设计自即日起执行。
审批人:二OO三年月日编制说明2003年9月29日我单位接到都汶公路H合同段中标通知书后,公司领导立即召开工程准备研讨会,并选定业务骨干组成项目科技攻关小组进行工前技术准备。
项目科技攻关小组为了贯彻我集团公司“争创行业一流,实现顾客期望,奉献满意工程”的质量方针,实现“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消灭通病,提高质量,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国内同类高速公路建设一流水平”的目的,研究编写了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该施工组织设计是结合初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的编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每一道工序的具体安排和操作方法;特殊过程的实施方案以及工程完工后的保护措施等许多内容。
本施工组织是指导和安排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保质保量按期完工目的的重要保障。
本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科技攻关小组组长孟庆信主编,项目经理于京环主审。
在编写过程中,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黄玉江参加了现场考察和方案制定工作,为设计的编写给予了具体指导,在此谨表示忠心感谢。
项目部技术科二OO三年十一月更改记录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道317(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公路H合同段招投标文件、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施工现场调查报告。
3.与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4.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2、认真执行合同要求;3、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4、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工程成本;5、积极应用四新成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第二节工程概况一、项目位置国道317(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平原区和中低山区,地处岷江中上游,路线起于都江堰石马巷,止于汶川县映秀镇,与同时修建的至汶川县的二级公路相接,全长25.858公里。
本合同段为H合同段,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境内,起止里程K23+250~K25+858.348,长2.608348公里,另含卧龙连接线0.86公里,成阿公路改线0.4049Km。
二、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时速:60Km/h3.路基宽度:22.5m4.桥面净宽:与路基同宽5.隧道建筑限界:单洞净宽9.25m6.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7.设计洪水频率:1%三.主要工程数量1.路基工程:路基挖方102303m3,路基填方55493m3,弃方49549m3;挡土墙圬工24505.6m3,排水工程圬工1248.6m3,桩板墙圬工3398m3。
2.桥梁工程:本合同段设大桥1座,长143m;小桥4座,长104m。
3.涵洞工程:圆管涵4座,长46.5m。
4.隧道工程:正线龙溪隧道左线长1828m,右线长1863m;卧龙连接线烧火坪隧道长450.5m。
本合同工程总造价155272324元。
第三节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及水文情况一.气象与水文本区气候属盆地亚热带气候,气候特点是湿热多雨,秋雨绵绵,多年平均气温15ºC,最高气温34ºC,最低气温-5ºC。
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1600mm,最大降雨量2434.8mm ,全年降雨日200天以上,降雨及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多年水面平均蒸发量900~1000mm。
区内岷江干、支流迳流特征的年内变化与区内气候相适应,每年4月气候转暖,上游高山积雪融化流量增大,6~9月进入洪水期。
测区地表水主要为岷江和溪沟水,水量丰富,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与江水、沟水存在密切水力联系,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受降水及江水补给,向河流下游排泄。
二.地形、地貌测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平原区和中低山区,地形起伏大,区内大部分地段植被茂盛,以灌木林和农耕地为主。
路线经过地貌单元为阶地及漫滩、丘陵、中低山的地貌单元。
阶地分布于K25+120~K25+858.348段,阶地物质主要为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粘土、粉土与卵石质土、角砾土组成的二元结构,以及全新统冲洪积(漂)卵石质土等;漫滩主要分布岷江河流两岸,汛期一般被淹没,堆积物以全新统冲洪积(漂)卵石质土为主。
三.地层岩性路线通过地区,出露第四系堆积物、沉积岩、岩浆岩。
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崩坡积层,分布于隧道洞口及路基右侧山坡坡脚,物质成分主要为块(碎)石土、含砾粘土,呈松散堆积。
沉积岩在本区内出露较多,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砂岩。
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侵入体花岗闪长岩,为硬质岩。
四.地质构造与地震测区内主要有映秀断裂(F18)于K25+340外侧通过路线。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第四节工程特点本标段内龙溪隧道为长大隧道,且为瓦斯隧道,本隧道是控制工期工程,也是本标段内的关键工程。
本标段路基、桥隧涵均按常规设计施工,只是个别项目特殊,具体特点如下:1、特殊路基K25+640~K25+858.348段线路右侧为一崩坡积层(包括滑坡堆积),岸坡坡度在30~60°之间,为了避免路堑边坡开挖时诱发滑坡,采用桩板墙进行处治。
桩位处为陡坡地形,抗滑桩施工难度较大,同时要保证坡脚下的老成阿公路的行车安全。
2、桥梁本路段内的映秀岷江大桥为跨岷江而设,岷江长年有水,水流较急,且洪水期水位较高,本桥基础及下部工程必须在枯水期内施工。
另外,本桥的两侧场地比较狭窄,第一跨跨越国道317线,施工干扰较大,施工组织有一定困难。
施工中需合理规划布置施工场地,以便顺利施工。
3、隧道本标段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也最高,从开挖、支护、防排水至衬砌,都要严格按其相应的规范要求施工,以保证隧道整体施工质量。
龙溪隧道为低瓦斯隧道,且深埋段存在轻微岩爆,施工中需认真进行瓦斯浓度的监测,并加强通风,同时,对全封闭段的防水层施工要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以保证封闭效果良好;岩爆地段严格按设计施喷钢纤维砼,另外必须做好围岩量测工作。
4、其它本标段龙溪隧道和烧火坪隧道的洞口附近均距既有公路较近,小桥涵及防护工程也都处在既有路上或附近,施工干扰较大,尤其是材料运输,施工应加强现场的组织安排,即要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又要保证既有公路的通行及行车安全。
第五节工期本工程合同工期为36个月,即2003年11月6日开工,2006年11月6日完工。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临时设施根据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本着节约适用的原则,进行各项施工准备及临时设施的布置,以求达到既能满足施工需要、又少占地、节约劳动力、就地取材、节省投资的目的。
第一节技术准备上场后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认真的审核,熟悉图纸和设计标准,然后对整个合同段进行认真全面的复测,并设置必要的控制桩及护桩,并对前期的主要技术资料进行编制下发,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如下:(1)设计文件审核:2003年10月30日前完成;(2)导线及水准点复测:2003年11月15日前完成;(3)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及资质认可:2003年11月15日前完成;(4)桥涵位置、路基横断面及各项工程设计合理性的复核:2003年11月30日前完成;(5)单质材料试验、土工试验以及砂浆、砼等前期必须的配合比确定:2003年11月20日前完成;(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003年11月10日前完成;(7)创优规划与措施:2003年11月30日完成;(8)各种作业指导书:2003年11月30日完成;(9)技术、质量及安全管理办法:2003年11月30日完成;第二节人员及机具设备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及施工队前期施工所需人员于2003年10月28日前陆续到达现场,开始着手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
前期投入机具设备主要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打桩机、空压机、发电机、凿岩机、变压器、配电柜、搅拌机、电焊机、钢筋切割机、水泵等。
机械设备配置及进场情况详见附件《机械设备配备表》、《试验、测量仪器配备表》第三节材料准备料块片石选在水西关两侧山坡开采,运距25.5Km,隧道内开挖出的次坚石经试验合格后可以做为块片石材料和加工碎石用。
中粗砂选用白花乡第一砂场和鸿运砂场,运距29Km,细砂,砂砾石等在岷江两岸较近砂场购买,主要选在白岩砂场和四通砂场,运距7~9Km。
水泥选用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厂和白花水泥厂生产的旋窑水泥,运距分别为42Km和21Km。
爆破器材在报请汶川县公安部门批准后,在汶川县化建公司购买。
钢材从川威钢铁集团公司购买,运距312Km,钢绞线从成都市购买。
其余间接材料从都江堰市购买。
为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出现停工待料事故发生,根据施工组织、工序安排和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四节施工场地布置详见附件《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1)生产设施及房屋布置生产设施及房屋布置本着少占耕地、节约农田、少破坏树木、保护环境及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布置。
在龙溪隧道和烧火坪隧道出口右侧红线外设置空压机房、配电室和变压器;在映秀收费站处设置集中拌和站,修建水泥库、钢材库、加工棚、砂石料场等生产设施。
梁体预制场计划在K25+600~+700段成型后的路基上布设。
炸药、雷管等火工品库房设置于K25+520右侧200m处龙溪隧道弃碴场便道边缘,报请当地公安部门批准备案后修建。
(2)生活房屋项目经理部设在映秀镇政府(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