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青春
我是一个来自偏远农村的孩子,孩童时代,虽然没有去过大城市,但在田间地头,在乡村草地中,却也有着一段段快乐的回忆。
在村里的小学,我度过了5年的时光,那时的学习还是很轻松的。
但到了初中的时候,生活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离开记忆中熟悉的村庄,一个人独自来到离家较远的陌生小镇,住在一个寄宿式的人家中,每个月父亲都从家带过来许多大米,吃饭的时候用的是饭票和菜票的,而这些票都是用家里的大米换来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之情时常会涌上心头……
那时,许多同学都会住在类似的寄宿式家庭,吃的是冷米饭,睡的是硬板床。
夏天的时候会很热,冬天时会很冷,夏天我们经常会因为蚊虫叮咬“面目全非”,冬天的时候又会因为寒冷躲在被子中瑟瑟发抖。
记得那时候我们要上早读,早上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就得到学校;晚上也有晚自习,到九点半才可以回去。
曾经在上初三那年,我们需要考体育,大家就早上很早起床一起去水库旁跑步,在那里锻炼身体。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虽然很累,很苦,却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告别了初中,来到了高中。
紧张的学习氛围在同学中迅速蔓延开来。
老师告诉我们,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必须全力以赴,狭路相逢勇者胜。
那时我寄居在姑姑家中,姑姑家中有一个空着的闲置小屋,我把它叫做“书房”,记忆中,那里是除教室和睡觉的地方之外我高中三年呆的时光最长的地方了。
早上六点起床,刷牙洗漱完毕就去学校,深夜又回到寄居的“家”中,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单调的生活。
在累了的时候,在失去信心和勇气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去操场旁边的石阶坐坐,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调节心态,告诉自己,自己一定能行,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走出世世代代困居的小山村……
高中时代的学习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并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
我知道,在学校,大家学习的时间都都差不多,唯有在课后才拉开差距,而我默默努力的时光是在晚上,这个时候也是最有趣的。
回到“书房”,把门关上,我开始了自己夜读的生活,累了的时候,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打开一个老旧的收音机,听听广播,听听音乐,许多不眠的夜晚都是它陪我一起度过的。
有时候实在太困了,可是功课还没复习完,我就做俯卧撑,压腿,甚至会在冬天用冷水冲澡……有时候实在不想写作业了,我就去抄录一些振奋人心的文章,认真的写,抄完之后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感染,也充满奋斗的力量。
无聊的时候,就利用身边的物品去做一个简单实用的玩意儿,就比如一根铁丝,拧成圈,放在书架上,用书压着,这就是一个篮筐了,再把废纸捏成团,这便是篮球了,定点
投篮,跳投,转身投,各种投篮方式也让这个游戏变得有趣味起来,自然是少不了灌篮了,毕竟现实不可以,在这里还是可以实现的。
把退换下来的笔芯当做羽箭,笔筒比作壶,这便是投壶游戏了,体验一下古代宫廷的游戏,感觉自然很好……当然,这些放松的方式只是为了减缓一下疲劳,仅仅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插曲。
转眼三年过去了,高考结束,在收到那个无数个日日夜夜曾经期盼过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哭了……大学的生活,满怀期待。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了,回想难忘的青春,心中不免波光荡漾,我知道,只有把握机会,才能无悔于青春。
在大学,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此时的我也找到了那个小的团体,去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思想,不断的学习与进步。
在早上,我们会去早训和学习,强健体魄,充实自己。
在许多个夜晚,大四的学长带领我们几个人,在宿舍晾衣服的阳台那里讨论问题,畅享人生。
寒月当空,几个身影在那个狭小的空间晃动,探讨着对社会的认知,当自成一方天地。
每周我们也会有交流会,去相互学习,去分享自己的心得……
转瞬之间,大学四年就会过去,许多人蹉跎岁月,毕业之后茫茫然,不知去向何方。
多的是游戏与玩乐,少的是思想与见识,这便是许多大学生的现状。
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不希望虚度岁月,而后一事无成;只求找到目标,确定人生路,而后勇往直前。
这便是我难忘的青春,这便是我青春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