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20XX连云港行政区划图
篇一:中国行政区划表(20xx最新)
注:
1、以下城市为副省级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

2、以下城市为计划单列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

篇二:20xx年那些不经意间的行政区划调整
篇三: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批复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批复
一、规划区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三大层次。

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含开发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总面积7500(前三岛和大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主要由连云港市区(含新浦、海州、连云以及南翼地区)和赣榆县东部滨海地区(含赣榆新城、海头、柘汪等地区)组成,总面积为1806.32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含20xx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以及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海域。

总面积约为1644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为20xx-2030。

其中,近期为20xx-20xx年,远期为20xx-2030年,远景展望2030年以后。

三、市域城镇规划
1、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确定连云港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两轴一心”。

其中,“两轴”为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一心”为连云港中心城区。

沿海城镇发展轴:北起柘汪镇,南到燕尾港-堆沟港镇,包括海头镇、赣榆县城、南翼新城(板桥-徐圩地区)等城镇节点,是依托连云港滨海港口、土地、交通、景观等优势资源、以临港产业为重点的市域南北向新兴发展轴线。

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东起连云港中心城区,西沿陇海铁路和连徐高速公路经白塔镇、东海县城,向新沂、徐州方
向延伸的市域东西向传统发展轴线。

沿海城镇发展轴和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的交汇点即连
云港中心城区。

由新海城区、连云城区和海滨新区组成,承担市级行
政、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体现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形象。

2、市域总人口与城市化率预测:
规划预测:连云港市域总人口20xx年达到480万,2030年达到620万人;
城市化率20xx年达到52%,2030年达到75%;
市域城镇人口20xx年达到250万,2030年达到465万。

3、市域城镇规模等级规划:
市域城镇形成“一级城市-二级城市–重点镇-一般镇”4个规模等级:
一级城市1个:即连云港中心城区以及南翼新城(板桥-徐圩地区)。

南翼新城为本规划重点培育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级城市4个:包括赣榆县城青口镇、东海县城牛山镇、灌云县城伊山镇、灌南县城新安镇。

重点镇7个:包括赣榆县的海头镇、柘汪镇,东海县的白塔镇、温泉镇,灌云县的杨集镇,灌南县的汤沟镇,以及灌云和灌南联合发展的燕尾港镇-堆沟港镇1[1]。

一般镇37个。

4、市域城镇职能分工规划
发挥市域各城镇的特色优势,2030年形成“一级城市-二级城市–重点镇-一般镇”的职能分工体系。

其中,南翼新城是江苏省沿海开
发的支点和突破口。

规划以南翼徐圩港区为支撑发展成为以钢铁、石化、能源、船舶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为主的多功能创新型临港工
业新城。

成为江苏省乃至国家级的临港重工业基地与循环经济示范区。

四、规划城市性质
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我国沿海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工业城市,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为:
1.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结点与区域中心城市。

2.我国中部沿海的国际性干线大港。

3.江苏省乃至国家级临港产业基地。

4.山海相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5.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五、规划用地规模
现状连云港中心城区及南翼城市建设用地共126.15平方公里。

20xx年连云港中心城区及南翼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