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设计、施工图审查反馈意见-20140917
设计、施工图审查反馈意见-20140917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风井与主体结构连接不尽合理,通风井做法中的配筋 ,缺计算书,尤其是悬挑板根部的弯剪扭验算。 梁端截面底面纵向钢筋与顶面纵向钢筋,违反了《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3条第2款的 规定。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比值为0.5。
三、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反馈意见-主要问题
⑵对审查人员提出的审查意见,有时牵涉不同专业,设 计回复后未进行相关专业的协调修改,造成有可能的安 全隐患,如:某项目审查机构提出的地下室顶板配筋计 算未考虑消防车活荷载的问题,设计回复为建筑专业设 计无消防车作用,但查看建筑总图,该区域为一片硬地 广场,建筑未划分消防车通道,造成消防车进入该区域 地下室顶板范围的可能,使顶板产生不安全因素,即, 设计单位未将审图意见完全落实到位。
框架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偏小,不符合《高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6.3.2条第2 款的规定。 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3-2010第4.3.12条的规定。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计算书中结构X、Y向基本周期输入值有误。 条形基础设计时应考虑与之相连的抗水底板传来的荷载 。 应绘制吊钩详图。 结构设计总说明中结构总高度有误,不符合《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2条的规定。
谢 谢!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本风压输入不正确。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承载 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00,不符合《高层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2.2条的 规定。 电梯前室活荷载应同楼梯。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勘察报告结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设计说明 未对弱腐蚀性进行设计要求。由于民用建筑无防腐蚀设 计标准,宜参照《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的相关要求执行。 抗震等级一级的角柱,箍筋未全高加密,不符合《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9条第1款第 4)项要求。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共性问题
第一,本次检查6个项目中,有5个设有地下室,设计 对地下室抗浮及与地下水压力有关的计算不够重视。 地下室存在上浮问题,未见有关设计说明、抗浮验算、 抗浮设计等相关设计内容。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2011第3.0.2条第6款的规定。这 里面涉及到抗浮水位的合理确定,水压力分项系数的合 理选用,对结构有利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0等。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SATWE计算模型中的顶部计算层为2个独立小塔楼, 且质量、刚度不尽相同,未分塔计算。 主楼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裙房采用天然地基,不符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3.4条 第2款的规定。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总体评价-施工图审查方面
本次对的2家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检查,从机构建设、 审查行为基本符合要求。根据检查的审查意见告知书, 审查人员能提出较全面的审查结论意见,其中有强制性 条文、涉及地基基础及结构安全的内容,也提出了部分 设计内容深度不够,如:计算资料提供不全占较大部分 ,还有对设计中的瑕疵提出意见。对施工图的符合法规 、设计标准方面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共性问题
第四,砌体结构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验算悬挑梁的抗倾 覆问题。尤其在屋面时。 上部结构为砌体结构的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 部位,地下室外墙应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参见《砌 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10.1.2条的条 文说明。 设计未说明场地特征周期,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第5.1.4条的规定。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箍筋直径未按要 求增大2mm,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第6.3.2条第4款的规定。 这里要强调的是,截面计算时应按h0计算。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楼板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为<45ft/fy,违反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5.1条的规 定。 这里要强调的是,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应注意 45ft/fy的验算,以及悬臂板最小配筋率为0.2%。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主要的抗侧力构件与结构主轴夹角大于15度时,附加 地震作用方向的输入问题,个别受检工程存在漏输地震 作用方向的问题。涉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第5.1.1条第2款的要求。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层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 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未见 设计进行有关验算,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3-2010第5.3.7条的规定。 短肢剪力墙配筋率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3-2010第7.2.2条第5款的规定。
三、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反馈意见-主要问题
⑶设计单位的重大修改,未及时送审查机构进行复审, 如:某项目桩型设计由PHC桩改为CFG桩,属较重大 修改,未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复审。
三、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建议
建议,为使施工图审查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地方 建设主管部门很有必要制定一部地方的施工图审查要点 ,以使所辖各县的审查机构有一个统一的施工图审查标 准、统一的施工图审查范围,使审查工作能精准、高效 ,可将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 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年版)作为基础,补充地方 要求的审查要点,形成地方的技术审查要点。
设计、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反馈意见
2014年9月18日
目录
一、总体评价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
三、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反馈意见
一、总体评价-设计方面
从抽查项目看,被审项目的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质量是 较好的,技术人员基本齐备,国家建筑工程技术标准能 够基本得到落实。 项目设计施工图文件表现较好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施 工图纸中对国家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基本到 位,广泛采用国家标准图,使图面表达深度比较好;第 二,从施工图纸和审查意见可以看出,抽查项目的设计 单位对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基本到位,图纸审查意见条 数不多,图面遗漏问题较少。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共性问题
第二,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且存在较大高 差时,设计对如何确保顶板传递水平力未提出有效处理 措施。 处理措施建议: 1、计算复核; 2、加腋处理; 3、增加梁宽;
二、设计质量检查反馈意见-共性问题
第三,设计对规范中“宜”的条文执行不够严谨。 举例:剪力墙长度>8m,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1.2条的规定;地下室 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配筋率<0.25%。不符 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 3.6.3条的规定等等。
二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地下室抗浮水 位的确定,提出适合地区的确定原则; 第二,建立设计方面的有关技术统一措施。
三、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反馈意见-主要问题
⑴审查时限应明确清晰,并应符合13号部令要求,如 :某项目审查意见设计回复单上的日期为4月25日, 但审查人员最后复审签字认可通过的日期为5月23日 ,审查人员反映是设计未修改到位,不断反复沟通引起 ,但此过程未留有痕迹,或应以设计修改无误的回复日 期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