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3)Abstract Key words (4)一、引言 (5)二、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意义 (5)(一)学习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普遍规律 (5)(二)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会计模式 (5)(三)建立和完善会计学科体系 (5)三、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5)(一)制定机构不同导致性质差异 (6)(二)制定程序相近下的细节差异 (6)(三)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律体系不同导致会计准则内容不同 (7)(四)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7)四、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具体表现 (8)(一)固定资产准则比较 (8)(二)借款费用准则比较 (8)(三)合并准则比较 (9)(四)租赁准则比较 (9)五、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的发展趋势 (9)六、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10)(一)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方法 (10)(二)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架构 (11)(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11)(四)建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环境 (11)七、参考文献 (12)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得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建立成为必然趋势。

会计准则的制定会随着每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法律规范条文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其在其制定机构、制定步骤和内容的组成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环境,同时也要考虑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求,符合国家化和国际化并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会计准则;发展趋势;人才培养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ccountingstandardsAbstract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 been slowly becoming today's market economy essential nee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ccounting standards establishment will vary in each country economic, political, and legal norms provisions, and it also has some differences in their setting bodies to develop procedur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ructure. O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must be based on a 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counting environment, must als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Key words]accounting standards; comparative; the nationality; internationalization一、引言会计准则是一套专门用于核算会计账目和会计报告的规范规范,也是会计工作者在处理会计日常业务中所遵循的指导和框架。

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以及会计报告是其包含的主内容。

它需具备很多特征如规范化、权威化及发展和实践相结合等等。

二、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意义(一)学习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普遍规律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以及法律规范存在的不同差异,所以各个国家的会计制度都各具特色,研究他们会计制度的发展过程,借鉴和学习他们的优点,归纳和总结会计发展的共性,为我国建立健全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提供启示。

(二)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会计模式美、英等外国国家会计发展的历史悠久,早已形成符合其国情的会计模式,它们的存在均对我国的会计模式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研究欧美国家的优秀会计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创新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模式。

(三)建立和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我国会计学科存在着滞后性和局限性的特点,某些会计学科内容在设计时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实际,存在诸多不完备的地方。

对中外会计准则进行研究比较,研究了解各国会计学科体系建立的过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并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到发展规律,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学科体系。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欧美西方国家会计准则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严谨的工作程序,而我国会计准则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仅20来年,正处于起步阶段。

2007年,我国首次在国内一些上市公司施行了新的会计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实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健全我国的会计准则的道路上需充分的吸收利用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的既有的会计准则经验,但是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与欧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其异同之处,并探究其本质,我们就可以发现有助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一般性结论。

(一)制定机构不同导致性质差异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由各自独立的民间机构或者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从属部门的制定。

美国是最早实施会计准则的国家,也是会计准则体系最完善的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会计准则体系。

它是一所民间组织但是独立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在我国,财政部会计司是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由于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不同,会计准则的性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有千秋。

民间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其制定成员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第三,它能够得到会计职业界的高度认可,并且能够在业务上具有高度权威性施行。

而由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制定的会计准则属于法律法规文件制度,具有很强的强制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经人大审议由财政部制定的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

相对于西方国家会计制度而言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借鉴其发展经验,在今后会计准则完善的过程中应充分吸收企业以及民间组织机构特别是法律界和金融界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严谨性、代表性与权威性。

(二)制定程序相近下的细节差异我国国内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程序包括四个阶段:计划、研究、征求意见和定稿。

在制定初期,财政部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现状和会计核算的实际需求拟定新会计准则项目内容,报上级领导核准之后逐级分化落实到起草小组和起草人。

之后,起草人将搜集到的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机整合,提出一个初步的意见。

然后,起草人依据已经提出的初步意见形成一个整体的报告方案,并对方案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论证,已达到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起草初稿,并经起草小组讨论后形成讨论稿。

最终,经过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讨论,并且给出相关问题的意见后,由起草人报告上级审阅,获得批准后的会计准则再在全国征求意见。

还由起草人最社会业务人士的建议进行汇总整理报告给委员会审阅。

审阅完经讨论后修改完善后最后再通过部领导的批阅后定稿。

我国在准则的制定程序上与国际惯例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程序、内容和依据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立项时,将技术的可行性和政策的普遍适用性贯穿在程序制定中,我国则恰恰对这些问题处理的不够透彻。

国际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拟定的项目的内容,划分两种:一直是已有准则公报、已有概念公告的修正,另外一种则是一般的补充规定及实务运行问题,并成立专家工作组重点研究公报及公告的修正,而我国还停留在与他国准则的比较上,直接吸取他国有利经验,自主创新的力度还不够。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起草会计准则以财务呈报概念框架为依据,充分尊重公众的合理意见,而我国则侧重于比较研究报告,不能跳出已有的思维框架,在内容上过于陈旧。

(三)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律体系不同导致会计准则内容不同美国会计准则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一,市场经济法制化;第二,企业资本社会化;第三,证券市场规范化;第四,企业经营国际化。

会计准则拥有庞杂的内容和繁多的数量。

其目的主要保护企业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

英国会计准则的形成和发展是政策法制化因素作用的结果,虽然本身缺乏法律地位,但它制定遵循了该国公司法的法律框架内容,使其在客观上弥补了公司法内部的一些空白,可以说英国的会计准则和其公司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旨在保护资本的安全与完整的基础之上,重点突出“真实与公允”原则。

法国企业的发展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并且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所以法国经济的发展非常的有计划性。

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服务是法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宗旨。

因此法国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容的广泛多样性;第二,具体统一性;第三,合法和稳健性。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经济环境由于历史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会计准则体系不够健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会计准则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吸取了不少欧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先进经验,但仍存在不少缺点。

比如在框架上财务的概念还过于简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概念缺乏广度和深度;第二,盖帘之间的层次性不明朗逻辑性不明确。

虽然我国的准则行文方式和内容已经与国际化标准相接轨,但是由于我国复杂的经济形势及政府机关当局对我国的会计环境缺乏认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准则行文方式和内容的效果。

(四)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内容广泛具有普遍性和兼容性。

国际会计准则是服务于世界各国将要面对的会计核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兼顾了各国在会计领域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被各国所接受和遵循的目的。

这就使国际会计准则在层面上提供的仅是一般标准,涉及的会计核算原则仅用以处理会计和交易事项最一般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遍而又广泛关注的一些共性项目。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发展不平衡,各国在会计交易事项的处理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但为了磨合不同政治经济集团的利益及获得其承认与拥护,国际会计准则自然就具备了很强的兼容性。

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这些国际准则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规范使用和严谨运用,以及将国际会计准则与世界各国单一的会计准则有机组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为世界的会计核算提供较高质量的处理方式。

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因而制定机构无权干涉世界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执行状况,准则的权威性和遵循性主要依靠其本身的先进经验及各国会计界的尊重与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