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课件:1.4.1细胞的增殖

2015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课件:1.4.1细胞的增殖

(1)从细胞类型上看,列举多种细胞,判断是否具有周 期性。
(2)从细胞周期的表现形式,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1.(2009· 天津高考)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 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C.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D.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 )
(2)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 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两条染色单体由 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即:
(3)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典例1]
科学家在பைடு நூலகம்究蚕豆根尖分
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 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 率绘成如图一所示的曲线。已知蚕豆根尖 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培养20 h后, 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 胞数如图二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 正确的是 . ( )
答案:B
考点二
以曲线、图表为载体,考查有丝分裂中相关结构和数 量变化规律
超链接
1.染色体形态和行为的变化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1)染色体形态变化: 染色体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 间期、末期 解螺旋,成为细丝状 前期、中期、后期
(2)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2.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
[答案] C
1.误认为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形成层细 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 (2)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没有细胞 周期。
(3)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
2.误认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将继续分裂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
答案:会;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 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理清脉络]
考点一 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说明 A→B→C→A为一个细胞 周期
扇形图
方法名称 直线图
表示方法
说明 a+b或c+d为一个细胞 周期 a+b+c+d+e为一个 细胞周期
胞在进行RNA的合成,细胞中RNA聚合酶活性高;此时细胞处于 G1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属于图二中的甲组细胞。图一中ce 段细胞利用”15NTdR的速率较快,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 制,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此时细胞处于S期,细胞 中DNA含量为2C~4C,属于图二中的乙组细胞。图二丙组细胞 中DNA含量为4C,即DNA含量已加倍,说明细胞可能处于G2 期、前期、中期及后期;由于蚕豆根尖细胞是植物细胞,故不存 在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的现象。由图一可知分裂间期时间大于 14 h,而整个细胞周期为20 h,所以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解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必须发生在有丝分裂 中,小鼠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杂交瘤细胞是浆细胞与骨髓 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既具有浆细胞产生单一抗体的特性又具有 瘤细胞无限增殖特性。而蛙红细胞是无丝分裂,淋巴细胞是高 度分化细胞,不再分裂;成熟的红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精 细胞是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再继续分裂。
(1)继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保持连续分裂状态, 如动物红骨髓细胞、植物形成层细胞。
(2)暂不分裂:仍具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 期中继续分裂,如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
(3)细胞分化:失去分裂能力,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细胞, 如骨骼肌细胞、洋葱表皮细胞。
[针对练习]
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知识点一
细胞生长与细胞周期
1.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超链接
2.填写细胞周期示意图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①条件: 连续分裂 的细胞; ②起点: 上一次分裂完成 时; ③终点: 下一次分裂完成 时; ④特点:不同类的细胞,细胞周期 不同,分裂间期 与 分裂期 所占 的比例也不同
细胞结构 纺锤体 核膜、核仁 中心体
变化规律 形成(前期)―→消失(末期) 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倍增―→移向两极―→平均分配 (间期) (前期) (末期)
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
(1)数量变化:
间期 染色体 染色单体 核DNA 2N 0→4N 2N→4N 前期 2N 4N 4N 中期 2N 4N 4N 后期 4N 0 4N 末期 4N→2N 0 4N→2N
A.图一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二中的甲组细胞,此时 RNA聚合酶活性高 B.图二中乙组细胞处于图一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 生基因突变 C.图二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思维流程]
[解析]
图一中ac段细胞利用“32PUdR的速率较快,说明细
(2)曲线变化模型:
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1)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1∶2∶2。
(2)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典例 2]
(2014· 内江一模)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 ( )
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裂间期,而不是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的前期;④→⑤过程中染 色体单体已分开成为染色体,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可 以复制,但着丝点分离后不能被拉向两极,全部保留在同一细 胞内,导致染色体加倍;⑥→⑦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 的染色体,不是DNA解旋酶的作用,DNA解旋酶作用于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A
由细胞周期可联系的知识 (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
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 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 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知识点二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1.连线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及分裂图像
超链接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巧学助记]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2.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主要区别
纺锤体形成不同(前期) 植物 细胞 动物 细胞
细胞分裂方式不同(末期) 细胞板 形成细胞壁 细胞膜 向内凹陷使细 胞缢裂
细胞两极 发出纺锤丝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 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 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 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 染色质
[解析]
①→②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属于有丝分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 (2010· 海南卷T3A)(× )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2010· 海南卷T3C)(√ )
(7)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2009· 广东卷 T23A)(√ )
(8)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2009· 广东卷T23C)( ×)
解析:由图可知,a、b、c、d、e分别表示细胞分裂间期、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细胞分裂间期、前期、中期染 色体数目不变,都为4条;后期和末期,由于着丝点分开, 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 由遗传物质决定。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上一次分裂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从a到a。
二、读图析图能力
据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复制前与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比值各是多少? 答案:复制前1∶0∶1;复制后1∶2∶2。 (2)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目始终相等吗?
答案:相等。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如图所示的染色体变化吗?在有
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之比为1∶2的时期有 哪些?
坐标图
A:DNA复制前(G1期)
柱状图 B:DNA复制(S期) C:DNA复制后(G2期)
[特别提醒]
根据物质合成的特点,可将分裂间期划分为
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 三个时期。分裂期也称为M期。 2.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 合成蛋白质 (1) G1 期 合成 RNA
答案:D
2.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 裂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最终有两种 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B
2.判断有关细胞分裂叙述的正误。
(1)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2013· 江苏卷T3A)( √ )
(2)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2013· 江苏卷T3C)( ×) (3)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2013· 江苏卷T3D)(
(4)蛙受精卵发育过程中不能发生DNA的半保留复制 (2012· 四川卷T1B)(× )
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 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 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到一个细胞周期的 中期时,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存在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一条含放射性,另一条不含放射性,即每条染 色体都含放射性,到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随机移向两极,移 向同一极的含放射性的染色体的数目不能确定,再分裂到第二 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时,只有部分染色体含有放射性,故B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