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编综述 练习题(答案全)

中编综述 练习题(答案全)

一、单项选择题1、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2、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是()A 法国B 中国C 苏联D 美国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C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4、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实质是()A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B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C走封建主义的老路D走武装斗争的道路5、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A反动资本B民族资本C私人资本D官僚资本6、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A 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7、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A小资产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8、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A金融业 B商业C工商业 D农业9、1919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B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C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在1921年至1949年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阶级政治力量,它们是()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B市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外国势力E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新情况()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B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C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D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的障碍主要有()A外国资本的压迫B官僚资本的排挤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5、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建国方案是()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B农民阶级的方案C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E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6、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E资本主义三、思考题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主要是,第一,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争夺殖民地,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

上述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给中国革命以极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民族意识。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屡遭挫折,激发了中国先进分子探索革命新道路的热情。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明了革命的新方法和新道路。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的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与中国原有革命力量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结果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世界大战。

中国人民首先投入到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并与反法西斯的苏联以及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民主国家联合奋斗,终于取得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大批被压迫民族得到解放,中国人民与世界被压迫地区的人民一样进一步觉醒。

中国的进步力量进一步壮大。

二战后,世界政治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镇压人民的反革命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坚决应战,打败了国民党政权,取得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革命胜利。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加重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政治上,他们享有各种特权,破坏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导致军阀连年混战,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在经济上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

他们肆意蹂躏我们的人民。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到之处烧杀掠夺,无恶不做。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取代了日本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

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中国农村的经济日益陷入绝境。

只有反对封建主义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项任务。

官僚资本主义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的买办的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

官僚资本主义还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只有通过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事业,才能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近代中国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称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这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他们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它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独裁卖国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不具有现实性,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4、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全国抗日战争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20%;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为手工业工场;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民族资产阶级也就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

上述情况,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不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将革命进行到底。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其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

这是它们不能容忍的。

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竞争对手。

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吏。

”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

再次,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问路线”。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

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

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

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