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思想品德第二单元(3—5课)测试题班别姓名学号分数一、精挑细选,走进生活(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相信自己,你能行的!)1.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属于公民人格权的是()①生命健康权②自主选举权③人身自由权④智力成果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C.生命健康权D.名誉权3.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假药导致病人死亡。
温州市药监局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紧急查封、扣押、停止销售和使用该厂生产的所有药品。
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生命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自主选择权D.隐私权4.唐某家阳台上的花盆被风刮倒掉下楼,正好把路过的邻居张某砸伤,唐某当时不在家。
对此,唐某是否应负法律责任( ) A.不负责,因为他当时不在家B.要负责,因为这危害了公共安全C.不负责,因为这并非他故意所为D.要负责,因为这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5.下列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 ①持刀歹徒拦路抢劫,张航奋起自卫,最终将歹徒制服②郝奇因抑制不住好奇心而尝试毒品③张纨很喜欢上网玩游戏,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④肖谨很小心地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6.中学生小新因小事与小军发生争执,并将小军打得鼻青脸肿。
事后,小军找来一些社会青年把小新狠狠地揍了一顿。
小军的行为( ) A.属于正当防卫B.不是正当防卫C.属于防卫过当D.可适用无限防卫权7.张某向钱某借了两万元钱,久欠不还。
钱某讨钱心切.一日伙同表兄把张某骗到自己租的楼房内,称不还钱就别想出去。
晚上张某乘钱某和其表兄睡熟之际,跳窗逃走,不慎摔成重伤。
钱某和其表兄( ) A.侵犯了张某的人身自由,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B.行为有些过激,但张某跳楼与他们无关C.侵犯了张某的人格尊严,要负法律责任D.追讨欠款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负任何法律责任8.某窃贼在行窃时被发现,逃窜时被居民围住,愤怒的居民将其打得遍体鳞伤,巡警及时赶来将其带走。
对这一案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窃贼违法,打死活该②我国法律鼓励公民以任何方式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③居民的殴打行为侵犯了窃贼的生命健康权④居民同窃贼作斗争应依法进行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9.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典型和楷模。
下列选项中,属于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是 ( )①王伟护送残疾同学过马路②张斌路遇伤病员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和同学奋力抢救③某单位为伤员积极献血④刘某留下遗言,死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捐出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 ①名誉精神权②名誉维护权③名誉利益支配权④名誉给予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rray 11.认真观察右边的图画,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观点是( )A.有良好名誉者可获得社会的尊重B.有良好名誉者可获得经济利益C.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D.要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名声12.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 ) ①进行报复,侵害他人的名誉②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③要求消除影响,赔礼道歉④要求受表彰,获得一些荣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3.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命环境,该商贩指责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商贩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强,但环保意识差B.记者未侵犯商贩的肖像权C.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D.偷售青蛙和未经他人同意拍照都是违法行为14.“我是获嘉县某中学的一名学生,今年15岁。
我县一个药店在宣传其增高产品时,在未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将我的名字印在他们的广告宣传单上,并说明使用了他们的产品3个月增高10厘米。
”对上述材料,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没有姓名权,所以药店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该药店侵犯了中学生的姓名权,因为他们没有征得本人同意C.该药店没有侵权,因为药店没有故意丑化他,还使他的知名度提高了D.如果药店广告中反映的是实际情况,就没有违法15.中学生刘明喜好文学,在向文学刊物投稿时,常以“墨含”署名。
他这样做( ) A.是在合法行使自己的姓名权B.是在欺骗读者的不诚实行为C.是冒用他人姓名的违法行为D.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非法行为16.小刘和小张是同班同学,一天小刘的钢笔丢了,便怀疑是小张偷了,于是对同学说:“小张像个大老鼠,专偷人家的东西。
”说完,便乱翻乱搜小张的书包。
小张便问:“有你的钢笔吗?”小刘又给了小张一拳,并不准小张离开教室。
后经调查,小张确实没有偷小刘的钢笔。
小刘的说法和做法侵害了小张的( ) ①名誉权②人身自由权③生命健康权④荣誉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7.隐私权是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隐私表述正确的是()A.隐私得到保护,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自由舒畅地生活B.隐私就是丑事C.纯个人私事就是隐私D.成年人才有隐私18.某校九年级一位老师经常将本班学生的信件拆阅后再交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A.是合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生的信件并没有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B.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老师是关心学生C.是非法的,因为老师拆阅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通信自由D.是合法的,但学生有权要求老师停止这种行为19.小红的成绩有所下降,母亲怀疑小红早恋,于是私自翻看小红的日记,还教训她说:“你是我的女儿,我生你、养你,看你的日记有什么不应该的?”小红母亲的行为()A.是关心小红身心健康的体现,合情合理B.是正确行使对小红教育和保护职责的表现C.侵犯了小红的隐私权D.虽有不妥,但不违法20.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①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②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家庭住址整理成册,卖给信息公司③警方为尽快抓到犯罪嫌疑人,将某通缉犯的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公开④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⑤某人私自在别人家里安窃听器⑥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某市在大街小巷安了电子摄像头⑦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A.①③⑦B.②⑤⑦C.①④⑥D.③⑤⑥21.某医院为做广告宣传,未经患者同意,就在广告上公布了已痊愈的患者的病历。
这种行为触犯了患者的()A.名誉权B.生命健康权C.肖像权D.隐私权22.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解密他人电子信箱密码,窃取他人电子邮件。
这种行为()A.侵犯了公民的荣誉权B.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C.属于正当防卫D.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23.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等行为,都是()A.正常的、善意的行为B.在行使自己教育或管理的权利C.不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D.方法不对,但可以理解的行为2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是()A.借公开别人的隐私,来破坏别人的名誉B.借口关心他人而打探别人的隐私C.随意传播别人的隐私D.某人自己公开隐私25.某街道管理处以维护治安为名,对小区住房进行搜查,该行为()A.是违法的,他们没有搜查权B.是违法的,但可以请公安机关来搜查C.是合法的,他们是为了小区的安全D.虽然是违法的,但可以实行,因为小区治安需要每个公民来维护二、明辨是非,学会生活(判断题中的内容是否正确,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14分)21.初二学生田某为了集邮,多次到学校传达室冒领他人的信件,获取邮票后将信件撕毁。
一名去领信的同学发现后批评他,他还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请你评价田某的行为。
三、学知明礼,快乐生活(紧扣题意,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表述观点。
要求言之有理,符合题意。
共17分)22.某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八年级(5)班在接力赛中获得冠军,一部分同学就洋洋得意,挖苦、嘲笑没有获得名次的八年级(1)班同学。
于是八年级(1)班有一部分同学就说八年级(5)班同学有作弊行为,八年级(5)班部分同学听后非常恼火,谩骂并吐口水到八年级(1)班部分同学身上。
经查,八年级(5)班同学并没有作弊行为。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这么做有何危害?(11分)(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写2条,6分)四、实践与探究,创新生活(紧扣题意,结合自身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探究。
19分)23.2007年3月28日是第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育日”。
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的精神,某中学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周”活动。
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参这一活动。
(9分)(1)通过你的观察,你认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请你分别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9分)(3)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4分)八年级(下)思想品德第二单元(3—5课)参考答案一、精挑细选,走进生活(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相信自己,二、明辨是非,学会生活(判断题中的内容是否正确,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14分)21.①田某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合法的。
(2分)②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1分)③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
(6分)④田某私自将他人信件撕毁,在被别人批评后还不知悔改,这是错误的,既不道德也违法。
(2分)他应该改正错误,向被侵权者赔礼道歉。
(1分)⑤因此,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自觉学法、守法,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2分)三、学知明礼,快乐生活(紧扣题意,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表述观点。
要求言之有理,符合题意。
共11分)22.(1) ①这些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违法的,他们都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
(2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2分)八年级(5)班部分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八年级(1)班同学挖苦、嘲笑、谩骂、吐口水等属于侮辱行为;(1分)八年级(1)班部分同学说无中生有,乱说八年级(5)班同学作弊属于诽谤行为。
(1分)因此,双方都侵害了对方的名誉权,都是违法行为。
(1分)②危害:这些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违法行为,也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