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第五讲

计算机网络第五讲

27
域名系统的功能
DNS名字空间 层次名字 体系结构
DNS名字结构 与命名规则
域名规约
名字注册
层次权威 机构结构 顶级域名 体系结构
二级域 注册过程 DNS地区与 层次体系管理
域名系统(DNS)
名字服务器与名字解析
DNS资源记录 与主文件
名字服务器 类型与功能
名字解析 与解析过程
DNS报文格式 与注记符号
端系统又被统称为主机(host);
7
端系统的概念(2)
在未来的网络应用中,端系统的主机 类型将从计算机扩展到所有能够接入 互联网的设备,如手持终端PDA、固 定与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电视机、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结点,以及 各种家用电器。
8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概念
网络应用程序运行在端系统,核心交 换部分为应用程序进程通信提供服务;
所有结点都是可以萌发新枝叶的点,通 常将结点和叶都称为结点。
33
RFC1034表示的域名空间结构
MIL
EDU
ARPA
BRL
NOSC DARPA
IN-ADDR SRI-NIC
ACC
UCI
MIT
ISI
UDEL
YALE
MIT XX
ACHILLES A C VAXA
VENERA
Mockapetris
34
第7步 202.113.56.10
第6步
202.113.56.10
根域名服务器
第3步
nankai域名服务器
第5步
202.113.56.10
互联网边缘部分主要包括大量接入互联 网的主机和用户设备;
边缘部分利用核心交换部分所提供的数 据传输服务功能,使得接入互联网的主 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6
端系统的概念(1)
边缘部分的用户设备也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是能够运行FTP应用程序、E-mail 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或P2P文件共 享的Napster应用程序、Skype即时通信 应用程序的计算机;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的概念使得网络应用系 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变得容易和规范。
9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研究的是运行在端系统应用层的软件结构
应用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端系统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3
4.1 网络应用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4.1.1 互联网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基本概念 面对复杂的互联网结构,研究者必须遵
循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中“分而治之”的分 层结构思想,在解决过程中对复杂网络 进行简化和抽象。在各种简化和抽象方 法中,将互联网系统分为边缘部分与核 心交换部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核心交换部分包括由大量路由器互联的 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N
服务器所辖子域?
Y
从数据库中取 出相应地址
反复解析 哪种解析方式?
递归解析
执行递归 解析过程
执行反复 解析过程
接收查询结果
发送查询结果
36
递归解析中客户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
第2步
第3步 202.113.16.10
根域名服务器
用的实际需求来决定传输层是选 择TCP协议还是UDP协议,以及 主要的技术参数;
18
传输层协议是在主机的操作系统 控制下,为应用程序提供确定的 服务。
传输层QoS表现在:可靠性、带 宽与延时等方面。
19
E-mail、FTP、TELNET、Web、IM、IPTV、 VoIP,以及金融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 务、远程医疗、远程数据存储等应用对数据传 输的可靠性、带宽和延时要求不同;
户请求查询的某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
30
域名空间和资源记录、域名服务器与地址解析程序的关系
用户通过本地地址解析程序的简单的过程 调用或系统调用,对域名系统进行访问;
从地址解析程序的角度看,域名系统是由 数量未知的域名服务器构成的系统,地址 解析程序将每一个域名系统使用的数据库 视为基本静态的数据库;
客户
第1步
第8步 202.113.56.10
本地域名服务器
第4步
第5步 202.113.27.1
nankai域名服务器 202.113.16.10
第6步
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与服务器分 别表示相互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进程。
11
进程通信中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主机A
主机B
互联网
客户 进程
请求 响应
服务器 进程
12
C/S工作模式的特点(1)
服务器程序在固定的IP地址和熟知 的端口号上一直处于打开状态,随 时准备接收客户端的服务请求;
客户端程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 访问服务器时打开;
客户端
服务器
输入名字 处理主机名解析请求 将名字解析为地址 请求资源
访问资源
26
处理应答
处理请求 产生响应
域名系统DNS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名字空间定义:系统必须提供一个所 有可能出现的结点命名的名字空间;
名字注册:系统必须为每台主机分配 一个在全网具有唯一性的名字;
名字解析:系统要为用户提供一种有 效的完成主机名与网络IP地址转换的 机制。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端系统
互联网核心交换部分
端系统
10
4.1.2 应用进程间相互作用模式
应用进程间相互作用模式的基本概念
在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分类中使用的客 户/服务器(C/S)的术语对于理解系统 结构是有利的,但是与应用进程间相互 作用模式容易产生混淆;
在TCP/IP协议体系中,进程之间相互作 用采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模式;
4
将互联网抽象为边缘部分与核心交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端系统:服务器端
C/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S
端系统:客户端 端系统:客户端
互联网核心交换部分 P2P (a)
端系统:服务器端
C/S
C/S
P2P
互联网核心交换部分
互联网边缘部分
(b)
5
端系统:客户端 端系统:客户端
核心交换部分与边缘部分的关系
核心交换部分包括由大量路由器互联的 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大多数根域名服务器由多台服务器构成的服务 器集群组成。有些根域名服务器由分布在不同 地理位置的多台镜像DNS服务器组成。
32
4.2.3 域名数据库
DNS必须有一个大型的、分布式的域名 数据库;
域名数据库存储的是按层次管理的域名 空间数据;
这种层次结构可表示为根在上面的树形 结构,结点都是根的子孙;
支持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支持字节流传输服务 支持全双工服务
21
选择TCP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是通过限 制每个TCP连接来达到公平使用网 络带宽的方法;
对于有最低带宽限制的实时视频应 用来说,抑制传输速率会造成严重 的影响;
实时视频应用应该选择UDP协议, 而不是TCP协议。
金融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 疗、远程数据存储等应用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要求高;
IPTV、VoIP等对带宽和延时要求比较高,而 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不是很严格,一个分 组的丢失一般不会影响语音与图像的收听或观 看的效果。
20
4.1.6 网络应用系统对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TCP协议可以提供的服务:
39
4.3.1 主机配置的基本概念
对于大规模的网络以及远程主机、 移动设备、无盘工作站和地址共 享配置,用手工进行主机配置已 经不可能实现;
传输层协议 TCP TCP TCP TCP UDP或TCP UDP或TCP UDP
24
4.2 域名系统DNS
4.2.1 DNS的基本概念 DNS的作用是将主机域名转换IP
地址,它使得各种互联网应用成 为可能,因此它是互联网所有应 用层协议的基础。
25
DNS 与其 他网 络应 用的 关系
用户
DNS
28
4.2.2 DNS的实现
域名空间和资源记录 DNS名字空间被组织成“域”与“子域”
的层次结构,它在结构上像计算机中的树 状文件目录结构; 域名空间和资源记录是树型命名空间结构 和与域名相关数据的技术规范。
29
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是一组用来保存域名树结构和
对应信息的服务器程序; 地址解析程序 地址解析程序可以从域名服务器中检索客
第4步
cs域名服务器
38
4.3 主机配置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对于TCP/IP网络来说,要将一台主机接入互联 网
必须配置以下一些参数:
本地网络的默认路由器地址; 主机应该使用的网络掩码; 为主机提供特定服务的服务器地址,如DNS、
E-mail服务器; 本地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长度值; IP分组的生存时间TTL值。
响应。
16
应用层协议的类型
标准的网络应用层协议 E-mail、FTP、TELNET、Web等 协议以RFC文档的方式公布 遵守RFC文档所制定的应用层协议开发的
应用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互联和互操作;
专用的应用层协议 目前P2P文件共享的应用层协议一般都属
于专用协议。
17
4.1.5 网络应用对低层提供服务的要求 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将根据网络应
第7步 202.113.56.10
cs域名服务器 202.113.27.1
37
反复解析中客户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
客户
本地域名服务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