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6B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6B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卷(6B)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对以下术语做简明扼要的解释1.数据独立性2.关系模式3.数据库的完整性4.传递函数依赖5. ER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中,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数据是按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按模式提供给用户的。

3.在关系模型中,表的行称为元组,列称为。

4.在SQL查询时,如果需要去掉查询结果中的重复组,应使用。

5.按事务对数据的封锁程度,封锁一般分为排他锁和两种。

6.模式/内模式映象为数据库提供了数据独立性。

7.SQL语言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强大的语言,分为数据控制语言,数据描述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DML是指功能。

8.对于函数依赖X→Y,如果Y是X的子集,此函数称为函数依赖。

9.E-R方法的三要素是:实体、属性和。

10.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面对数据库特点的不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模型来表示。

B.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联系强。

C.数据库中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库中数据由一个软件统一管理。

2、下面对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级模式结构可提供数据独立性。

B.三级模式结构通过两级映像来实现数据独立性。

C.模式做了修改,用户的应用程序必须修改。

D.内模式做了修改,模式不必修改。

3、下面关于关系代数的不正确叙述是()。

A.对一个关系作投影运算不会改变该关系元组的个数。

B.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的元组进行筛选。

C.自然联接运算要求两个关系必须有取值域相同的属性。

D.自然联接是F联接的一种特殊情况。

4、下面对“关系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就是关系。

B.关系模型中属性的顺序不能任意改变。

C.关系模型不允许在关系中出现两条完全相同的元组。

D.关系模型具有三类完整性约束。

5、下面对关系“键”概念的不正确叙述是()。

A.一个关系可以有多个候选键。

B.候选键是指在一个关系中,能够唯一标识每个元组的属性集。

C.一个关系模式只能有一个“主键”。

D.候选键再添加一个属性便可构成一个“超键”。

6、设关系R和S的属性集相同,W是R的属性集的子集,下面不正确的等式是()。

A.πW(R-S)=πW(R)-πW(S)B.σ(F)(R-S)=σ(F)(R)-σ(F)(S)C.σ(F)(R∪S)=σ(F)(R)∪σ(F)(S)D.πW(R∪S)=πW(R)∪πW(S)7、在关系模式R(U)中,X⊂U,Y⊂U,X→Y,且Y不能决定X,则Y与X之间的关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8、下面对3NF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3NF模式中不存属性对侯选键的传递依赖。

B.3NF模式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侯选键的部分依赖。

C.如果模式R是3NF,那么R一定是2NF。

D.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可以既保持函数依赖又无损地分解为一系列3NF集。

9、在()组织结构中,记录是按查找键值升序或降序顺序存储。

A.顺序文件B.堆文件C.散列文件D.聚集文件10、下面关于事务的ACID属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什么也不做。

B.一个事务独立执行的结果,应保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

确保单个事务的一致性是由应用程序员编写事务程序来实现的。

C.在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系统应保证其结果与这些事务先后单独执行时的某一结果是一样的。

D.一个事务完成后,系统不一定立即将其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入磁盘,因此,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就会丢失它对数据库的更新并且无法恢复。

11、下面的并行调度会出现的错误是()。

时间事务T1 事务T2 数据库中数据T0 READ(A) AT1 READ(A)T2 A=A+2T3 WRITE(A)T4 COMMITT5 READ(A)A.读“脏”数据B.丢失修改C.不可重复读D.幻影读12、下面关于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故障的不正确叙述是()。

A.系统故障是指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但磁盘没有问题。

B.系统故障将造成内存数据丢失,事务非正常中止。

C.出现系统故障时,未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不会写入此盘。

D.对于系统故障,DBMS可根据事务日志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点。

13、下面对SQL Server数据库的完全恢复模型的不正确叙述是()。

A.使用完全恢复模型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上次备份的即时点。

B.对简单恢复模型的数据库,系统自动收缩其日志文件。

C.对完全恢复模型的数据库,系统自动收缩其日志文件。

D.完全恢复模型的数据库支持如下备份方法:数据库完全备份、数据库差异备份、日志备份。

14、下面关于SQL Server完整性机制的不正确叙述是()。

A.“关系图”用来创建表与表之间的外键约束。

B.检查约束(CHECK)是对字段取值格式、范围加以限制。

C.可以将任何字段设置为主键约束。

D.主键不允许取空值。

15、下面对DDBS分布透明性的不正确叙述是()。

A.分片透明性是最高层次的分布透明性,位于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之间。

B.当DDBS具有分片透明性时,用户编写程序只须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不必考虑数据的分片及存储场地。

C.当DDBS不具有分片透明和位置透明性,但具有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时,用户编程时必须指出片段的名称和片段的存储场地,但不必指出场地上使用的是何种数据模型。

D.当DDBS不具有分片透明性,但具有位置透明性时,用户编程时必须指出片段的名称,而不必指出片段的存储场地。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简述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2.数据模型的三要素3.什么是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库系统中为什么能具有数据独立性?4.试述DBMS的主要功能。

5、描述SQL语言的核心动词五、设计题(共25分),该关系用来统计商店每个职工的日营业额,以及记载职工所在的部门和经理是谁。

如果规定:每个职工每天只有一个营业额;每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根据上述规定,写出模式R的基本FD和候选键。

(3分)⑵说明R是否为2NF,如果不是请将R分解成2NF。

(2分)⑶说明R是否为3NF,如果不是请将R分解成3NF。

(4分)2.某系有若干个课程组,每个课程组有若干教师,每个教师可参加若干个课程组,登记有参加时间,每个课程组管理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只属于一个课程组。

(假设课程组名不唯一,教师通过教师号,姓名,年龄,性别描述;课程由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描述;课程组有名称、负责人描述)请解答如下问题:1)根据给定语义画出E-R图,并在图上注明属性、联系类型、实体标识符。

(5分)2)将E-R图转换成等价的关系模式,并注明每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外码。

(3分)3)使用SQL语句完成以下任务①查找教师姓名是“朱明放”的所在课程组的名称及其课程组负责人(3分);②查找课程组为“数据库课程组”所负责的课程名称及其课程性质(3分);③查询课程组为“数据库课程组”所有教师姓名及其性别(3分)六、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包含了项目、部件和部件向项目已提供的数量信息。

2.假设某学校数据库中有一关系模式R( 学号, 姓名, 系名, 系主任, 课程名, 成绩),如果:(1) 一个系有若干学生, 但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系;(2) 一个系只有一名系主任;(3) 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 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

试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关系模式R 的基本函数依赖;(2) 找出关系模式R 的候选码;(3) 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4) 如果R不属于3NF,请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七、证明题(共4分)增广律和传递律,并由此证明:若X→Y, YW→Z,则WX→Z.参考答案第一题:1.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的讲,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所谓的ACID是指事务的四大特性,分别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3.n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4.所谓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5. 实体联系图,表达了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的模型。

图的记号为:矩形框表示,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第二题:1.存储记录2. 内,外3. 属性4. DISTINCT5.共享型封锁,S封锁6.物理8.数据操纵9.联系10.层次模型第三题:CCABB ABAAD CCCCA第四题:1.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式,将局部概念模式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式,对全局结构进行评审。

2.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3.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相互影响小。

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两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

数据物理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也可以正常工作。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数据逻辑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它们对应的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仍可以正常运行。

数据库系统之所以具有数据物理和逻辑独立性高的特点,是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内模式/模式映像或转换功能。

数据库系统之所以具有教高的数据逻辑独立性,是由于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模式/外模式的映像和转换功能。

4.DBM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数据库的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控制功能;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功能;数据字典5.CREATE,ALTER,DROP,SELECT,INSERT,UPDATE,DELETE,GRANT,REVOKE第五题:1.(职工号,日期)→日营业额职工号→部门名部门名→部门经理候选键为:(职工号,日期)3分⑵不是2NF,因为存在部分依赖。

2分⑶不是3NF,因为存在传递依赖。

1分分解如下:R1(职工号,日期,日营业额)1分R2(职工号,部门名)1分R3(部门名,部门经理)1分2.2) (本小题5%)假设课程组名称不唯一课程组(序号,名称,负责人)主键:序号外键:负责人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主键:编号课程(课程编号,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组序号)主键:课程编号外键:课程组序号参加(编号,序号,参加时间)主键:(编号,序号)外键:编号;序号3)①Select 课程组.名称,课程组.负责人From 课程组,参加,教师Where 课程组.序号=参加.序号and 参加.编号=教师.编号and 教师.姓名=‘朱明放’②Select 课程.名称,课程.课程性质From 课程组,课程Where 课程组.序号=课程.课程组序号and 课程组.名称=‘数据库课程组’③Select 教师.姓名,教师.性别From 课程组,参加,教师Where 课程组.序号=参加.序号and 参加.编号=教师.编号and 课程组.名称=‘数据库课程组’第六题:1.(答:原表存在的函数依赖关系为:部件号→部件名,部件号→现有数量,项目代号→项目内容,项目代号→项目负责人,(项目代号,部件号)→已提供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