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与建筑学有关的10本书

推荐与建筑学有关的10本书

1、《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提到建筑最为国人熟知的建筑师之一,这本书不同于建筑学大学本科课本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版)。

有明晰中国建筑史分期:
上古——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国后。

整体把握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讲解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
解析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阐明中国建筑的特征,
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
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

2、《在建筑中发现梦想》——安藤忠雄
当今世界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

自学成才。

日本第三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建筑师,建筑风格独特。

(普利策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哦~安藤好有名哒)
这本书是他建筑讲座的讲义集合,建筑家安藤忠雄,沿着他年少时代游学的足迹,逐一写下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见闻。

安藤在感慨建筑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纽带同时,也在反思现代建筑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隔阂。

3、《明月构想》——刘家琨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明月构想》是建筑师刘家琨创作的一部带有强烈理想主义气质的反乌托邦小说。

(家琨事务所在国内很厉害哒~)
建筑师欧阳江山要建立一座新城,用建筑重塑人们的灵魂。

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被命名为“明月构想”。

这位强硬的理想主义者一步步逼近成功,最终却哗然失败,他的失败比他的成功更有意义。

这是一本只有建筑师才能写出来的小说,充满了明月新城的迷人细节——这座从未有过的“人间天堂”在他的笔下闪闪发光;而结尾那不期而至的悲壮,更像是为一代人的理想作结。

4、《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
建筑设计基础语汇的经典入门书,基本是老师推荐、建筑学学生必读的一本书,曾经还留作业让我们临摹过上边的很多图2333。

内容覆盖了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和设计作品。

作者利用其个性鲜明的精美图画,展示了建筑基本要素之间穿越了时空和文化界限的关系。

通过浏览这些具有创造性的观念,鼓励读者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建成环境,促进更深层次地解读建筑。

偶尔翻一翻可以带给大家灵感。

(这个有点厚,我有电子版,一会发给你)
5、《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建筑设计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

这本书也基本是学校老师必推同学们必看的一本书。

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
的辩证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第八章则是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第九章当代西方建筑赏析。

6、《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简称样式雷
啊啊啊这个真是~私心把它放上来啦2333
盗墓笔记中张家古楼曾写到样式雷哦!但是当时看的时候我才大一,后来有学到哦!因为吴邪也是建筑系毕业的嘛所以他很懂2333~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主要作品: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

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等。

本书收录《雷氏族谱》十卷,完整地记载了雷氏家族把持200年皇家设计及所作所为,是相当珍贵的文献,但是繁体字,阅读有些障碍。

7、《营造法式》——宋、李诫
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中国古代的建筑及其建筑艺术成就,后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朝历代,无论是城池宫廷、殿堂衙府,还是庙宇园林、民居宅院,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制,无不体现中国
古代封建礼制的基本思想和等级森严的礼制准则。

因此,对建筑形制、建筑的大小、房屋的开间以及不同的建筑彩绘的色彩图案等等进行规范,已经不仅仅是在建筑设计、营造以及建筑造型等单纯的建筑问题,也是封建时代维系着封建等级和封建礼制的一种即为具体的表现。

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因为高中时候听到的一个梁思成先生的小故事:据说梁思成先生首次见到《营造法式》是192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的时候,那是在陶本《营造法式》出版后不久,他父亲梁启超寄给他的。

近40年后,梁思成回忆说:“当时在一阵惊喜之后,随着就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恼——因为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随后投入对《营造法式》和古建的研究。

据悉,他直接从事《营造法式》研究及相关工作达19年之久,整整占去他半生学术生涯。

注:营造法式最著名的现代版本就是1925年陶湘刊本,不过古文的营造法式是没法看懂得,所以梁思成全集第七卷是很必须的,全卷是梁思成大师多年心血的营造法式注释,现代标点。

梁先生添加了大量现代工程图,配合文字,解释原书,是至今最权威的营造法式注释。

另,科普“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名称中的营造二字就取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一书,该书为中国最早的关于建筑规制与技术的专业书籍,在这部书之后营造二字就专指中国传统建筑及其建筑技法和规范,中国营造学社之名即
由此得来。

总之,这本书对研究中国古建筑很有帮助,需要时间慢慢看,慢慢理解,即使不能理解,看看那些木作大样也是好的。

8、《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罗松
很有名气也很有意思的一位80后女建筑师,传说中的“建筑师罗小姐”,我还有关注她的微信公众号的说。

2333~
本书以职场指南穿插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建筑界的杜拉拉”——罗小姐,从懵懂的建筑系小女生,成长为职业女建筑师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职场经验的提炼和总结。

在诙谐幽默的嬉笑怒骂中,她以对建筑不渝的热爱和不变的信念,执着勇敢地面对从业路上的种种艰难和心酸,十年磨砺,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蓝天。

有些自传性质,虽然不是美学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了解建筑这一行业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注:还看了本类似的,张佳晶(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谈点建筑好不好》
9、《达芬奇笔记》——达芬奇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给你推点什么2333,除了教材、小说、传记、古籍、嗯……应该还要推些画和音乐hhh我开玩笑的~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虽然这句话都要听吐了,不过它说明了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包括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

达芬奇是一位在绘画、雕刻、医学、科学、机械以及箴言、戒律
等各个方面集大成的天才大师,这本书里收录了他大量的原创手稿。

据说他的笔记手稿原本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要用镜子才能破解。

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

这种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

这本书包括美与艺术:绘画、光影色彩、透视和视觉感知、素描;身体科学:人体、解剖;科学与应用科学;哲学、警句与箴言等。

10、《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耿朔
最后一个,以一本小清新作结~
还记得高中时候做过一个语文阅读题,讲江南古镇的:周庄、同里、西塘、乌镇……还有陈逸飞的双桥阿什么的,当时简直憧憬得不行。

虽然现在也都商业化了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妹纸南方简直就是心底的白月光阿QAQ云南大理苍山洱海神马的,想想就~(扯远了,回来……)
耿朔,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为中央美院艺术史专业博士后。

“时光是小桥流水间摇动的橹声,时光是白墙黑瓦上移动的日影,时光是在江南一起虚度的那些日子。

”作者带着对江南文化的迷恋,从时光里打捞起二十八个古镇古村的前世今生。

伴着一杯新茶,一碗陈酿,先敲棋子,娓娓道来。

书中还配有30幅建筑手绘图、80幅摄影作品,很值得一看o(* ̄▽ ̄*)ブ
后记:第一次整理推文,推的稀碎,里边有别人写的文案,转侵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