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气考试

天然气考试

一,填空题1,表示天然气组成的方法有3种摩尔组成、体积组成、质量组成。

2,天然气按组分分类:干气(地下地面均呈气态, C5+几乎没有)湿气(地下气态,地面有液烃,C5+很少)贫气(C3+<100cm3/m3)富气(C3+〉100cm3/m3)。

3天然气偏差系数的确定实验测定法,查图版法,计算法。

4,D-A-K方法(11参数法)应用效果最好,与Standing & Katz图版的相对误差最小,通过迭代计算结果。

5,在不同压力下,∂Z/∂p值不很相同,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低压时,偏差系数z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故∂Z/∂p为负,因而Cg比理想气体时大;在高压时,偏差因子z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故∂Z/∂p为正,因而Cg较理想气体时小。

6,确定粘度唯一精确办法是实验方法。

7,描述天然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统一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8,天然气中水蒸气含量确定方法实验测定法,图版法,公式计算法。

9,油气烃类体系气液相平衡计算数学模型物料平衡方程组,热力学平衡方程组。

10,Cn+ 重馏分热力学参数确定方法:经验关联式方法, 等效碳原子数关联法,连续热力学分布函数方法,以相态实验数据为目标的最优化拟合方法.11, Cn+ 重馏分的拟组分劈分方法:斯图吉准则法,k(平衡常数)准则法。

12,流体pvt取样要求:复配的分离器样品更能代表原始储集层流体;凝析气井取样和分析应当在气藏开发早期进行;取样井必须远离黑油带这样才能将测试和取样过程中液态油相进入井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3,凝析油气体系pvt相态实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复配计算,井流物计算,露点压力经验预算,地层压力闪蒸分离计算,等组成膨胀pv关系和偏差系数计算,定容衰竭采出井流物组成、井流物采收率、凝析油和天然气采收率计算,井流物重组分累计采出量计算。

14,气井产能试井常用方法常规回压试井,等时试井(出发点是缩短试井时间),修正等时试井。

15,在记录压力后15或30分钟内,压力变化小于前一个记录压力千分之一,即可认为气井已稳定。

16,垂直两相管流流型泡状流,段塞流,过渡流(搅动流),环雾流。

17,解节点的设置与系统分析的最终结果无关。

18,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很多,如油管尺寸、表皮系数、射孔密度、井口压力、地层压力等。

19,动态法计算储量方法弹性二相法,不稳定晚期法,压力恢复法,试凑法,对数差值法,产量递减分析法。

20,气藏,凝析气藏开发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详探阶段,试采阶段和编制开发方案及实施阶段。

21,选择气井生产制度和气藏开采速度是气田开发的关键。

22,气井合理产能评价方法:经验配产法,采气曲线配产法。

23,起泡剂排水采气机理:泡沫效应,分散效应。

二,名词解释1 ,体系:指一定范围内一种或几种定量物质构成的整体,又称物系、系统。

体系可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体系。

2,组分:形成体系的各种物质称该体系的各组分,也即物系中所有同类的分子。

3,组成:体系中构成某物质各组分所占的比例。

定量表示体系或某一相中的组分构成情况。

4,天然气:指自然生成在一定压力、温度下蕴藏于地下岩层孔隙或裂缝中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与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及以上烃类气体,并可能含有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与水蒸气等非烃类气体及少量氦、氩等惰性气体。

5,摩尔组成:用yi 表示,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方法,各组分的摩尔数占总摩尔数的分数。

6,体积组成:也常用符号yi 表示,各组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分数。

7,质量组成:用符号wi 表示,各组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分数 。

8,偏差系数:指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真实气体所占体积与相同量理想气体所占体积的比值。

9,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当体系压力改变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天然气的体积改变量。

10,天然气的体积系数:相同数量的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

11,天然气的粘度:天然气内摩擦阻力的量度。

12,天然气的水露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与天然气的饱和水蒸汽量对应的温度;或在一定压力下,天然气中的水蒸汽开始冷凝结露的温度。

13,天然气的烃露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气相中析出第一滴“微小”的烃类液体的平衡温度。

14,饱和绝对湿度:指在某一温度下,天然气中能含有最大的水蒸汽量;绝对湿度: 每1 m3的湿天然气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相对湿度:在同样温度下,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

15,相: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那部分称为相。

16,逸度:校正了的压力,它是人们在实现由热力学变量(化学位)向物理测量变量转换的一种概念工具。

17,拟组分:把不易准确测定的第n 个组分以后的所有组分合并成一个假的“单一组分”,称为拟组分 。

18,拟压力:19,表皮效应:在钻井、完井及采油气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液侵入地层的影响或由于对油气井实施增产措施,从而使得井底附近(近井区)地层的渗透率与远井区地层的渗透率不一致,即在井底附近存在一个环状区域,当地层流体从地层流入井底时,在环状区域产生一个附加压降,这种现象称为表皮效应;表皮系数: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用表皮系数表示。

20,拟稳定状态:在一定排气范围内,气井定产量生产一段较长时间,层内各点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相同,不同时间的压力分布曲线依时间变化互成一组平行的曲线族,此时这种情况成为拟稳定状态。

21,绝对无阻流量:将Pwf 为大气压时,所解出的流量称为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22,非达西流动:气体流入井,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流通断面越近井轴越小,渗流速度急剧增加,井周围流动相当于紊流流动,成为非达西流动。

∑==n i i i i n n y 1/∑==n i i i i V V y 1/∑==n i i i i m m w 1/⎰=p p dp Z p 02μψB A P B A q R AOF 2)1.0(4222--+=23,持液率:气液两相流动状态下, 液相所占单位管段容积的份额。

24,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管中,由于两相间的密度差会产生气相超越液相相对流动现象,称为滑脱现象。

25,松弛距离A:表征任意流通断面的地温按井筒内流体温度折算到流体温度曲线所产生的相对距离。

26,临界流:是指流体在油嘴通道里被加速到声速时的流动状态。

27,普通节点:气体通过这类节点时,节点本身不产生与流量有关的压降。

函数节点:气体通过这类节点时,要产生与流量相关的压降。

28,废弃地层压力:可采储量的终点对应的压力或气藏产量递减到废弃产量时的压力。

29,可采储量:可采储量定义为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气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是确定采收率的必要数据。

30,三级储量又称预测储量,二级储量又称控制储量,一级储量又称探明储量。

31,气井生产制度:在井底(井口)或地面装置上控制一定的压力和产量变化条件,而这个变化条件是通过调节压力和产量来实现的,以确保气井的安全生产和保护地下资源的要求。

32,临界胶束浓度:胶束是指两亲性分子在水或非水溶液中趋向于聚集(缔合或相变)。

所有性质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都存在转折。

33,差示曲线:将流入和流出动态曲线相减,获得的产量与压差关系曲线。

34,真实速度:气、液相在各自所占流通面积上的就地局部速度的平均值;表观速度:假设某相单独充满并流过管子截面的速度。

35,气井开始积液时,井筒内的最低流速称为气井携液临界流速,对应的流量称为气井携液临界流量。

三,简答题1,我国的能源消费问题:能源使用浪费,能源利用率低;重煤轻气,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真是气体与理想气体差别:实际气体分子有大小,有体积,并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吸引力和排斥力,并且实际气体分子在相互碰撞中或与容器碰撞过程中会有能耗损失。

3,影响天然气水蒸气含量的因素:(1)随压力增加而降低;(2)随温度增加而增加;(3)在气藏中,与天然气相平衡的自由水中盐溶解度有关,随含盐量的增加,天然气中含水量降低;(4)高比重的天然气组分,含水量少;(5)气体中N2含量高,会使水蒸气含量降低;(6)气体中CO2和H2S含量高,会使水蒸气含量上升。

4,Cn+ 重馏分特征化处理原因:油气烃类体系中Cn+馏分都是由结构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组成,包括直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各种异构体。

5,等时试井特点:等时试井每测试一个流量,都必须在预先的生产持续时间测量井底流动压力;每测完一个流量,等时试井都要关井恢复压力;等时试井最后一个流量的测点要求达到稳定。

6,气井产液过程中随产液量上升,液体带热量随之增大,使气井井温明显上升。

7,气井生产系统分析的用途:1、对新井,选择完井方式,确定油套管尺寸、合理生产压差; 2、对生产井,找出限制气井的不利因素,提出改造及调整措施;3、优选气井的最佳控制产量;4、分析气井的停喷原因;5、确定排水采气时机,优选排水采气方式;6、进行经济分析,寻求最佳方案;7、预测未来气井产量随时间的变化;8、找出提高气井产量的途径。

对于新井,优化完井参数和优选油管尺寸;对于老井,科学地管理好生产。

8,气井生产分析步骤:建立生产井模型;根据分析目标选定解节点,确定节点分析方法;完成各个部分数学模型的静动态生产资料的拟合,绘制流入和流出动态曲线;求解流入和流出动态曲线的协调点;完成确定目标的敏感参数分析,优选系统参数。

9,凝析气藏与纯气田差别:凝析气藏同时产出凝析油和天然气;当地层压力降到初始凝析压力以下时,会出现反凝析现象;当地层压力处于凝析压力和最大凝析压力之间时,凝析油会从气相中析出,有一部分残余在储集层中,造成凝析油的损失。

10,气藏驱动方式气压驱动,弹性水驱,刚性水驱 。

11,决定气藏驱动方式的主要因素 :1、地质因素1)原始地层压力2)含气区和供水区的岩性和储层物性(如孔隙度、渗透率等)特征。

3)含水区的均质程度和连续性4)气水界面附近的情况2、工艺因素1)采气速度2)开发方式 。

12,限制井产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层的胶 结性;凝析气井凝析油的析出;底水气藏底水锥进;带油环的凝析气藏;2、工艺因素 :延长无压缩机开采阶段;防止气井过早水淹;减少输气干线前压缩机站和人工制冷装置的功率;防止低温气井水合物的生成;高CO2含量气井腐蚀的防护;气井积液的清除;疏松地层出砂与防护、清除。

3、影响气井工作制度的井身技术因素:套管内压力的控制;油管直径对产量的限制;4,经济因素5、其它因素13,气井积液形成来源:地层中的游离水或烃类凝析液与气体一起渗流进入井筒 ;地层中含有水汽的天然气流入井筒,由于热损失使温度沿井筒逐渐下降,出现凝析水。

14,气井携液临界流量的应用:确定气井是否连续携液;优选油管尺寸。

15,起泡剂性能: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良好的表面剂可使水和气形成水包气乳状液;能溶于地层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