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MS基础知识真题汇总

EMS基础知识真题汇总

基础知识选择题:1、斯隆模式是(B )A:职能式结构B:事业式结构C:矩阵式结构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速率的单位是(A )A:kg/hB:g/hC:kg/dD:mg/m33、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它包括组织活动、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B:它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C:它可以确认组织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D:它是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管理环境因素的。

4、GB/24001-2004标准4.5.3要求组织评审所采取(C )有效性A:纠正措施B:预防措施C: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D:信息交流方式5、哪组物质属于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一类污染物(B )A:Cu ZnB:Cd CrC:氰化物甲苯D:氨氮硫化物6、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储存,处置,应当(B)A: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B: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C: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D: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7、下列哪项表述最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6关于管理评审的输入要求(D)A:内部审核的结果、组织的环境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B: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组织的环境绩效C:外部相关方抱怨、法律法规的变化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D:B+C8、某公司对产品是否满足合同中的环保要求进行评审,改场景是(B)条款的要求A:4.4.6B:4.5.2C:4.3.2D:4.5.19、污染预防不包括(B)A:更改过程、产品和服务B:污染工序外包C:采用替代能源D:源的减少和消除10、组织应依据GB/T24001-2004中的哪个要素的要求,定期进行合规性评价(C)A:4.3.2B:4.5.1C:4.5.2D:4.611、组织的EMS方针应包括(B)A: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B:污染预防的承诺C:组织的环境影响D:评价环境目标的要求12、《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考核内容(B)A: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B: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浓度C:排放浓度D:有组织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浓度13、环境监测的对象有包括(A)A: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B:大气、市容、土壤、生物、噪声C:大气、交通、土壤、生物、噪声D:大气、交通、土壤、生物14、根据GB/24001-2004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应编制《环境手册》,以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以及相互作用,并提供查询相关的文件的途径。

B:组织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绩效上,而不是放在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C: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D:对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动活动,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15、GB/T24001-2004标准中条款(D)明确了“可追溯性”要求。

A:4.3.1B:4.4.3C:4.5.1D:4.5.416、向上抛乒乓球后,球能继续上升而又会立刻掉下来,是因为(A)A:球有惯性B:球正在受向上力的作用C:球没有重力的作用D:有手的能力17、以下描述符合4.4.2条框要求的是(D)A:所有在组织内部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有环境方面能力B: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C:从事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可以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记录可以不要保存D:为组织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都应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18、根据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A: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B: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C:环境管理体系可以确保组织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D:环境管理体系可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19、组织与外部相关方交流的信息部不包括(D)A:有关组织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B:组织的环境方针C:组织的应急联络计划D:组织的员工劳保用品领用规定20、对于工业噪声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A:隔声降噪B:消声降噪C:减震降噪D:以上三种均可21、GB/T24001-2004 标准4.5.1要求,程序中应规定形成文件的有(C)A:污染物监测结果、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B: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C: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D: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符合情况的结果22、下列答案中最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3.2要求的表述的是(C)A: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B: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C: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确认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D: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23、下列那一项是预防措施(B)A: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B: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C:消除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D: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24、按照条款4.2,组织应将其环境方针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为(D)A:组织的所有员工B: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C: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D:B+C25、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C)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环保基础标准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地方环境方法标准26、电冰箱制冷剂使用这一活动中环境因素(C)A:电冰箱的使用B:CFCC:制冷剂的泄露D:臭氧层的破坏27、某公司已将危险化学品意外泄露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化学品泄露应急响应程序培训的人员应包括危险化学品的(D)a采购人员b运输人员c仓库保管人员d使用人员A:c+dB:a+c+dC:a+b+cD:c+b+c+d28、使用三氯烯作业的工人不知道其危害,适用的标准条款是(C)A:4.3.1B:4.5.1C:4.4.2D:4.4.329、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对(D)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A:污染物的关键特性B: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C: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D: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30.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管辖的范围,因此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可不涉及对相关方的管理B:环境管理体系中应识别组织所使用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C:应要求环境污染的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D:必须对供方和合同方进行环境知识方面的培训31.废弃的液态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适用于(C)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2、GB/T24001-2004标准的总体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D)A:污染治理B:社会发展C:经济发展D:污染预防33、根据GB/T24001-2004标准,组织应对(C)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作出规定A:其工作可能影响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和运行B: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环境C: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D:A+B+C34、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A )A:使组织能够控制环境因素,并持续改进其绩效B:使组织的所有环境因素和影响削除C: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并依照执行D:将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过程形成文件35、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是为了(B)A:识别环境因素B:实现环境目标C:消除环境风险D:满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36、依据GB/T24001-2004标准,4.4.6运行控制是对的控制。

(D)A、环境因素B、环境事故C、风险D、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37、依据GB/T24001-2004标准,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和保持是的特定职责。

(B)A、员工代表B、管理者代表C、最高管理者D、各部门负责人38、GB/T24001-2004标准的“环境”是指(A)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B、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C、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D、影响工作场所外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39、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是(A)A、环境因素产生环境影响B、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是并列关系C、环境因素产生有害的环境影响D、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无直接关系40、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所有运行设备都应有文件化的运行控制程序B、所有环保设备都应有文件化的运行控制程序C、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均应建立文件化的运行控制程序D、以上说法都不对41、GB/T24001-2004标准中要求组织定期对其承诺履行的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B)A、4.3.2B、4.5.1C、4.5.2D、4.242、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A)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43、对于含有一类污染物的污水的监测应在下列哪个点取样(B)A、工厂排放口B、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C、开发区流向市政的排放口D、上述各口均可43、以下哪些单位应取得排污许可证?(D)A、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或医疗废水的企事业单位B、其他按照规定应该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污水、废水的企事业单位C、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水和医疗污水的企事业单位D、以上都不是44、条款哪个条款没有涉及相关方的内容(D)A、4.2B、4.3.1C、4.4.6D、4.5.345、TSP指(D)A、0微米以下的飘尘B、林格曼黑度C、非经类总有积碳D、总悬浮颗粒物4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合规性评价只评价和组织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要求B、合规性评价必须由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参与C、合规性评价的结果应该输入D、合规性评价的结果比如由当地的环保主管部门认可47、评价重要环境因素何重要环境因素影响时,应考虑(D)A、环境影响的程度B、适用的法律法规C、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D、以上全部48、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B)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何方法标准D、地方环境基准49、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的(B)A、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D、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50、以下哪些措施不属于GB/T24001-2004标准中的污染预防范围?(D)A、中水回用B、无铅锡替代有铅锡C、利用活性污染法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D、购买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51、以下不属于污染预防的是(C)A、材料替代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理52、组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B)A、GB/T24004B、GB/T24001C、GB/T24020D、GB/T1901153、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属于(C)A、物理法B、化学法C、生物法D、物理化学法54、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B)A、二B、三C、四D、五55、标准4.5.1要求对(D)进行例行监测何测量A、污染物的关键特性B、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C、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D、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因素影响有关的关键特性5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昼间”“夜间”由当地什么部门按照当地的习惯何季节划定?(C)A、环保局B、公安局C、人民政府D、卫生局57、以下关于地方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B)A、地方政府负责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效后,该区域内的中央直属企业单位须执行该标准C、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基础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D、地方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应按地方制定的检测方法标准实施监测何分析58、以下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B)A、采用新的清洁能源B、污水稀释排放C、污水处理后做厕所冲洗用水D、防治印染中碱回收再利用59、管理评审的目的(C)A、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何有效性B、评价环境行为的符合性C、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何有效性D、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60、污水三级处理针对的主要是水中的(B)A、较大悬浮物B、营养物质何难降解的物质C、BODD、胶体态和溶解态有机物61、关于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界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组织自行确定B、审核组长确定C、审核委托方确定D、审核委托方何受审核方共同确定62、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途径不包括(D)A、4.3.3B、4.4.6C、4.4.7D、4.5.163、从事以下哪项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C)A、从事收集危险废物经营活动B、从事处置危险废物活动C、从事收集、储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D、从事收集、储存、处置危险废物活动64、硫酸生产企业的废气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A)A、《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B、《炼焦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5、按照规律填数字1,2,2,4,(C),32A、4B、6C、8D、1666、根据规律选择适当数字填入空格处:2,4,12,48,(C)A、96B、120C、240D、48067、组织的EMS方针中应包括( B )A、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B、污染预防的承诺C、组织的环境影响D、评价环境目标的要求68、《污水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C)A、一级标准B、二级标准C、三级标准D、根据出水受纳水域功能要求而定69、GB/T24001-2004标准4.4.5条款中对文件评审的要求是(C)A、定期评审B、定期评审必要时更新C、必要时评审和更新D、修订时评审71、GB/T24001-2004标准中规定应针对哪些运行制定运行控制程序?(B)A、所有的关键环境岗位的运行B、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C、与环境相关的各部门的运行D、以上皆是72、对于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单位,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征求(D)的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