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民法学考试资料补修

电大民法学考试资料补修

.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补修) 2012-06-05 16:02:36| 分类:开本形成性考核册《民法学》(1)(2)补修课作业评讲(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的总称。

A.财产关系B.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2、( A )首次将诚实信用原则提升到了民法基本原则的地位,从而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

A.1907年《瑞士民法典》B.1908年《瑞士民法典》C.1804年《法国民法典》D.1805年《法国民法典》3、( A )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A.平等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4、( D )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力必须正当善意,不得专以损害他人和社会为目的。

A.公序良俗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公平原则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5、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称为( B )。

A.民事法律事件B.民事法律事实C.民事法律行为D.民事法律后果6、跟谁缔结合同,缔结什么样的合同第三人都不得干涉,这体现的是( B )。

A.公平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禁止权利滥用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7、签订合同时如实告知对方对其不利的事项,提醒对方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体现的是( A )。

A.诚实信用原则B.公平原则C.公序良俗原则D.意思自治原则8、我国的民商事法律体系以( A )为基础。

A.《民法通则》B.《侵权责任法》C.《合同法》D.《物权法》9、罗马法指的是从公元前罗马国家产生时至公元后( B )以前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

A.4世纪B.5世纪C.6世纪D.7世纪10、人身关系指的是( C )。

A.人格关系B.身份关系C.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D.人格关系或身份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题,共20分)1、以下关于民法涵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民法是私法B.民法是实体法C.民法是权利法D.民法是义务法2、法国民法典确立了19世纪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BCD )。

A.诚实信用B.所有权绝对C.契约自由D.过错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BD )。

A.主体B.客体C.权利D.容4、在现代社会中,以下属于财产的是( ABC )。

A.土地B.矿藏C.知识产权D.劳动力5、以下属于自然人人格的包括( ABCD )。

A.身体B.生命C.健康D.肖像三、简答题1、简述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区别。

答:(1)财产关系以财产为客体;人身关系以主体的人身为其发生和存在的基础。

(2)财产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容;人身关系则具有非财产性,其人格与身份不能估价。

(3)财产关系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可以与特定主体相分离(劳动力除外)。

人身关系所体现的人身利益却具有专属性,即人身利益只能由其主体享有,不能转让也不能继承。

2、简述法律事实出现产生的法律后果。

答:(1)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2)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3)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是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3、简述公平原则的具体容答: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机会平等;2、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3、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

四、论述题论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1)平等原则。

这是民法最基础、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即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资格平等、平等的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

(2)意思自治原则。

即民事行为须是当事人自愿为之,一切行为由当事人自己安排决定,并自行承担其意思决定的后果和责任。

(3)公平原则。

即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4)诚实信用原则。

即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使得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处于平衡状态。

(5)公序良俗原则。

即要求行为人参与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国家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和起码的伦理要求。

(6)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即权利人行使权利必须正当善意,不得专以损害他人和社会为目的。

五、案例分析题1、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

为了上班方便,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

7月份,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某还是买了下来。

同年10月,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

随后,其父找到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1)此买卖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1)此买卖合同完全有效。

因为合同成立时某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以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

某患上精神病丧失行为能力是在合同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2)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某和某。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彩电。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容:某有向某交付购买彩电的价款500元的义务,及取得彩电的权利;某有收取某500元价款的权利和向某交付彩电的义务。

2、原告,钱某,女;被告,王某,男。

钱某与王某于1987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孩。

王某自1990年外出打工回来后,经常整天在外吃喝玩乐,甚至与其他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对钱某母女不尽任何家庭义务。

1993年2月,王某再次外出打工,但此后再也没有回来,也未跟家中有任何联系。

1996年4月,钱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与王某离婚。

案件审理期间,王某经公告传唤仍未到庭参加诉讼。

(1)法院能否宣布王某为失踪人?(2)法院应否判决钱某与王某离婚?答:(1)《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根据本条规定,非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宣告失踪。

本案中,虽然王某已经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但其配偶钱某只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没有申请宣告失踪,王某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也没有申请,因此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宣告王某为失踪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提到,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已满两年,且经过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可以判决准予离婚。

该案中,王某离家出走已有三年多,完全符合上述规定;而且从钱某与王某间的关系来看,王某长期不尽夫妻义务,不珍惜夫妻感情,放弃对子女的养育,现在钱某提出离婚,显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民法学》(1)(2)补修课作业评讲(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B )。

A.始于18岁,终于死亡B.始于出生,终于死亡C.始于出生,终于16岁D.始于出生,终于18岁2、以下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两方面的资格B.根据个人意志取得C.等同于民事权利D.每个人取得的具体民事权利一样3、我国对生理死亡的认定以( D )为标准。

A.脑死亡B.法院宣告C.是否存在知觉D.心脏停止跳动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 A )。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B.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C.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B )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A.未成年人的祖父母B.未成年人的父母C.未成年人的兄、姐D.未成年人的外祖父母6、宣告自然人失踪需要自然人下落不明( B )。

A.1年B.2年C.3年D.4年7、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 D )可以宣告死亡。

A.1年B.2年C.3年D.4年8、以法人设立的目的及所依据的法律不同,可以将法人分为( B )。

A.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B.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C.公法人与私法人D.企业法人与机关法人9、以下关于法人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人是血肉体B.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相同C.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同D.法人是民事主体10、( D )是法人的立足地,是法人的根基。

A.名称B.住所C.组织D.财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题,共20分)1、自然人包括( ABC )。

A.本国公民B.外国公民C.无国籍人D.法人2、死亡包括( AB )A.生理死亡B.宣告死亡C.因病死亡D.被害死亡3、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C )。

A.年满18周岁以上的精神健康者B.年满16周岁以上的精神健康者C.虽未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D.虽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4、以下属于法人的构成要素的是( ABCD )。

A.财产B.章程C.名称D.组织5、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分类包括( ABCD )。

A.社会团体法人B.企业法人C.机关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三、简答题1、简述监护关系终止的事项。

答:(1)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自被监护人成年之日起,监护关系自然终止;(2)对于精神病人的监护,只有当精神病人痊愈,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其监护的裁决时,监护关系才终止;(3)监护人不宜继续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经查明事实,撤销监护人资格,监护关系终止;(4)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或者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关系终止。

2、简述法人的涵。

答:(1)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组织体;(2)法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3)法人能独立承担责任;(4)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3、简述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答:(1)被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2)婚姻关系自然解除;(3)个人合法财产变成遗产开始发生继承;(4)夫妻的另一方可以自己决定送养子女给他人。

四、论述题论述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答:(1)法人是组织体,自然人是血肉体。

法人作为“人”是法律为了特定目的拟制的产物。

(2)法人权利能力不同于自然人的权利能力。

首先二者权利能力起止时间不一样,自然人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