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在考试之前做好每一个试卷的复习,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份好的试题卷将能够有效的去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整理的初一上期历史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初一上期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在第五页答题卡中)
1、你还记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哪一位人物建立的吗?
A.黄帝
B.禹
C.姬发
D.启
2、下列选项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尧、舜、禹;②河姆渡原始居民③北京人④元谋人
A、④③②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3、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我国历史进入了
A、西周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5、下列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①城濮之战②鸣条之战③长平之战④围魏救赵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战国后期,采用连横对付东方六国的是
A、齐国
B、秦国
C、魏国
D、楚国
7、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器得到普遍使用
B、秦国由弱变强
C、诸侯国频繁征战
D、周王室日益强大
8、秦朝中央机构中管理行政的官职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9、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什么时代的政治局面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0、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
11、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
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12、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
右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13、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
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
出了贡献
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14、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有
①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②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
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昏庸残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A.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B.生产粮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C.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官职
D.在秦国全面推行郡县制
1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秦
D.秦初和汉初
17、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
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8、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使命是( )
A.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B.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统治
C.联络西域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联络西域乌孙国王,夹击匈奴
19、观察右边的讲经图,假设我们能够到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天文、算术
B.数学、物理、化学
C.儒家经典
D.孙子兵法
20、标志着欧洲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班超经营西域
D.一批大秦人来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
21.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从史实来看(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
②正确
22.祖国大陆很早就与台湾有密切联系了。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在()
A.公元前二世纪三十年代 B 元前三世纪三十年代
C.公元二世纪二十年代
D.公元三世纪三十年代
23.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
A.城濮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马陵之战
24.将夏桀、商纣和周幽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25、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原因是( )
A、我们是黄种人
B、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C、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传说中的祖先
D、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26、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战乱频繁,破坏经济
B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C 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D 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有利于全国的统一
27、在围魏救赵之战中,指挥齐军打败魏军的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伍子胥
D、庞涓
28
29 有道谜语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请问,下面哪一项是谜底( )
A楚 B燕 C 齐 D晋
30.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以少胜多
B、军阀混战
C、农民战争
D、争霸战争
31.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A、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
B、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D、禁止学习汉族的礼法
32.我国春秋争霸中,管仲相桓公,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的标志是
A、葵丘会盟
B、北上会盟
C、城濮之战
D、问鼎中原
3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A.①
B.②
C.③
D.④
34、《封神榜》取材于牧野之战,此战是( )
A、商灭夏
B、黄帝战炎帝
C、犬戎战西周
D、西周灭
商
3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是
A封建国家的初步形成 B 封建国家首次出现大一统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加强
D 封建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二、材料分析题(30分 )
1、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4分)
A:.............B..............C ................D . ................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国分裂而来的?(1分)
(3)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分)
(1) 以上两幅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
(2) 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1分)
(3)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
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分)
3、问题探究(9分)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盛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追求的永恒的主题。
下列两个人物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图一这幅画像画的是谁?(1分)
(2)、请举出图一人物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对地方管理上,经济上,文化上采取的措施(3分)
(3)、图二这幅画像画的是谁?(1分)
(4)、图二人物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多民族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采取的措施(3分)
(5)、请你为当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一点建议(1分)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1分)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
4、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0分
2、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1分)
民族名称。
(3分)
5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2分)
4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2分)
3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1分)
初一上期历史试卷答案1题:(1)秦国楚国齐国燕国。
(错别字不得分)(2)晋国。
(3)秦国;根本原因:经过
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
2题、(1)张骞出使西域 (2)密切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
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3)西域都护; 标志着西域(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3题. (1)秦始皇或嬴政 (2) 管理上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
(3)汉武帝或刘彻;
(4)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政治上,推恩令; 经济上,盐铁国家经营,统一铸钱为五铢钱。
(5)言之有理即可。
4、题
(1)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个中任意三个;西晋后期。
(2)北方战乱。
(3)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4)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