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鱼-硝化菌认识误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养鱼-硝化菌认识误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养鱼-硝化菌认识误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误区一:加硝化细菌没用?1、硝化细菌无处不在。

空气中、土壤里都含有硝化细菌。

但试问:酵母菌也无处不在,为什么蒸馒头还要添加酵母粉呢?我们开缸的时候,不添加任何硝化细菌,慢慢的硝化系统也可以建立,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开缸到硝化系统完全稳定需要4-6周时间。

如果过早投鱼,硝化细菌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有机物的激增,很容易造成鱼只的死亡。

而在开缸时添加硝化细菌,这一过程就可以大大缩短。

一般干粉休眠硝化菌入水后3~5天可完全活化并发挥作用,1周左右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统了,添加硝化菌可让死鱼的风险大大降低。

2、目前硝化菌产品的良莠不齐造成很多人认为硝化菌无用。

高质量的硝化菌需要定向培养并提纯制剂,需要较为专业的设备和制作成本。

仅售几元一瓶的“硝化菌”,扣除包装的成本,以及留给经销商的利润,剩下的还有多少是原料的成本?这么低的成本怎么可能制作出有效的硝化菌制剂?特别是液态菌,很多都是伪劣的培养液,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臭水”,里面根本没有多少硝化菌。

即使真正的液态硝化菌,如果不采用特殊工艺,常温最多也只能保存3个月;干粉硝化菌制作工艺就更复杂,如冻干粉技术,需要将菌液在低温下冷冻,使细菌快速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在真空中使水份挥发掉,生产过程需要成套的制剂设备,成本较高。

而市售的一些廉价的“干粉”,其实是菌液与麦麸、石灰石等混和再干燥而成,微生物保存效果远不如冷冻干燥(冻干粉)技术,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一般用于用量较大的水产养殖业,而很多廉价的干粉硝化菌原料就是用的这种鱼塘用品。

这种干粉含菌量底,活性差,杂菌多,入水后有较多漂浮物,不适合水族箱使用。

3、由于目前水族用硝化菌市场的混乱,而厂家又天花乱坠的宣传,比如每毫升含菌多少亿,超浓缩,强力分解各种粪便、底物等等,但实际硝化细菌只是单纯的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作用。

厂家再以低廉的价格倾销,让很多新手摸不清头脑,用了没效果,认为硝化菌无用。

硝化菌是生物制剂,本身生产成本就高,再加上包装,以及销售环节,卖给消费者的价格是不可能很便宜的,那些低价的产品,是什么应该做到心里有数。

虽然贵的不一定好用,但太便宜的一定不好用!误区二、硝化细菌只有开缸的时候才用1、硝化菌不仅仅要在开缸的时候添加,在日常的水质维护中,也应定期添加硝化菌。

因为水族箱水体较小,无法像大自然通过强大的生物系统内部自我调节并保持稳定,水族箱的硝化系统比较脆弱,很可能因为一些微小变化造成巨大的影响。

例如有机物的代谢出现波动,偶尔喂食量变大,或者突然增加了几条鱼,都会造成水中氨、亚硝酸盐等的波动,如果这个波动超出了硝化系统的承受能力范围,就会发生水质急剧恶化,水质有毒物质浓度急剧上升,进而细菌大量死亡,进一步削弱了硝化系统的能力,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硝化系统崩溃。

鱼缸出现缸里的水变得雾蒙蒙的,发白发浑,腥味变重,这可能就是微生物大量死亡造成的。

定期添加硝化菌,有助于帮助维护硝化系统的稳定,防止“一夜暴毙”等惨剧的发生。

由于休眠硝化菌的活化需3~5天,因此不能等水质恶化时才加,建议定期添加,根据具体情况每1~2周添加一次。

使水中总保持有足够的硝化细菌,一旦滤材中的硝化菌减少或水质发生恶化,就可迅速补充并“投入战斗”。

即便水质正常,多添加的硝化菌也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2、在缸内使用杀菌类药物会造成硝化细菌的大量死亡,施药一定时间后也需要及时补充硝化细菌。

因此建议日常应定期添加硝化细菌。

3、误区:一般建议换水后添加硝化细菌,有人理解为换水会损失一部分硝化细菌,所以必须添加,这个是理解错误。

大部分硝化菌是附着在滤材上生长繁殖,换水对硝化系统的影响不大,之所以建议在换水后添加,是因为我们添加的硝化菌在水中处于游离状态,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附着在滤材上,如果添加后不久就换水,会把添加的硝化细菌换走,因此在换水以后添加比较好,这样在下次换水之前,新添加的硝化菌已经可以附着在滤材上了。

误区三、开缸直接投放硝化细菌,就可以进鱼了新开的缸是一缸清水,里面没有任何供硝化细菌生长的“食物”。

此时添加硝化细菌,硝化菌无法活化甚至会由于缺少食物来源而死亡。

正确的做法是先放些闯缸小鱼,或少量饲料等有机物,人为的制造些“污染”,然后再加入硝化细菌。

等硝化细菌开始生长繁殖,硝化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后,才可以正式进鱼。

误区四、硝化细菌可以分解粪便目前很多硝化菌产品的宣传吹得神乎其神,说可以迅速分解粪便杂物,好像加了硝化菌,缸里的一切污物都可以吃光光。

其实硝化细菌真正分解的是氨及亚硝酸盐,而粪便污物残饵等这些有机物其实是由异营细菌来分解的,它们分解产生的氨和亚硝酸盐才是硝化菌的食物。

所以广告里说的硝化细菌分解粪便之类的是虚假宣传。

如果因为粪便杂质等造成缸内物理浑浊,应该做的是加强物理过滤,如增大泵的流量、适当造流、加厚滤棉等,或使用水质清澈剂,而不应该盲目的添加硝化细菌。

误区五、硝化细菌怕光硝化细菌怕光,添加硝化细菌后直接关灯,甚至把滤盒都帖上黑纸。

光照对硝化细菌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硝化菌绝对不是见光死,在有光照的地方一样能够很好的生长繁殖。

硝化细菌主要是对近紫外波段很敏感,而水族箱中的照明灯具均为玻璃灯罩,虽有紫外线产生,但绝大多数被阻隔,因此对硝化细菌影响不大,而且滤材中的光线并不是很强。

如果使用紫外杀菌灯(UV灯),由于其使用石英玻璃,紫外线可以穿透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在添加硝化细菌一周内,硝化细菌尚未完全附着在滤材上的情况下不要使用UV灯。

误区六:硝化细菌在淡水、海水缸中可以通用很多硝化细菌标榜是“淡海水通用”,这个是不严谨的。

淡水和海水在PH、硬度、导电度、密度和比重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虽然都有进行硝化作用的菌群存在,但其菌群的组成是不太一样的。

部分菌种可同时存在于淡、海水中,部分菌种只有海水中才有。

淡水硝化细菌制剂放到海水里并不能说毫无作用,但从生产工艺上讲,淡水硝化细菌制剂必须基于淡水硝化菌的培养液制作而成,海水硝化细菌制剂必须用海水硝化细菌培养液制作而成,二者生产工艺不同,所谓“淡海水通用”只是厂家的促销手段,里面装的一般都是淡水型硝化菌。

玩海缸的朋友在选购硝化细菌时建议选购海水专用的硝化细菌。

当然前提是厂家生产的确实是海水型硝化菌,而不是用淡水硝化菌冒充海水型。

因为现在市面有的产品用相同的菌粉,不但搞出淡水、海水型,还有鹦鹉、龙鱼、罗汉等专用型,貌似专业其实卖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只是包装不同而已。

误区七:是药三分毒,不到万不得已不加硝化菌买硝化菌并不是为了“有备无患”,平时不用,哪天水出了问题就加一粒。

认为“是药三分毒”,长期添加硝化细菌会在缸中积累各种有毒物质。

首先,硝化细菌不是解药,它只是用来辅助提高和保持硝化系统功效,特别是干粉式的休眠菌,需要一定时间活化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平时不定期维护,水质急剧恶化时再添加硝化细菌,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其次,硝化细菌也不是药,它不是化学药品,是生物制剂,主要成份是休眠菌粉,所以没有任何毒性,多加了也不会积累有毒物质或造成某种化学物质超标。

所以,不要把硝化细菌看成什么神奇的东西,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日常水质维护药剂来看待和时用。

误区八:光合细菌比硝化细菌的效果好光合细菌、EM菌等比较流行,商家的宣传中也声称光合细菌除了分解粪便污物,还可以完成硝化细菌的工作,降低氨、亚硝酸盐含量。

所以加了光合细菌,就不必再添加硝化细菌了。

首先这个说法本身没错。

光合细菌是以光为能源,在低氧条件下工作的菌群,利用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氨、硫等物质,也能去除氨。

从功能上看,光合细菌不仅能够完成硝化细菌的去氨功能,还能完成其他细菌的功能,可谓多面手,确实可以取代硝化细菌的作用。

但是光合细菌到底是否适合水族箱使用呢?光照+低氧的环境,水族箱中很难存在。

水族箱中最有可能的低氧区,就是厚厚的底砂底部,但这里又缺少光照,光合细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水族箱里是不适合光合细菌生存的。

塘低会堆积很多排泄物和有机物,而鱼塘又不象水族箱那样可以经常换水、清理沉积物,所以鱼塘的塘底就会由于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分解造成一个低氧区,存在各种类似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虾的健康。

而低氧区是也是有可见光的,正适合光合细菌的生长。

在鱼塘中投放光合细菌,有利于改善塘底的水质,减少有害物质的堆积。

光合细菌虽然功能强大,但并不适合观赏鱼的水族箱使用,所以水族箱使用硝化细菌更合理。

还有人说光合细菌里含有硝化细菌,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

光合细菌可以实现去氨的功能,但它和硝化细菌完全是两类细菌,工作原理全不同,而且生长环境要求相反,在同一环境下,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也不可能共存,甚至互相抑制。

误区九:关闭过滤/增氧机硝化细菌会死亡1、硝化细菌是好氧菌,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所以建议过滤/增氧系统要24小时不间断的开着,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硝化系统工作。

3、硝化细菌不产生孢子,在很低氧的环境中也能存活,对氧气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异营细菌,所以即使关掉过滤/增氧,一般也没有事。

特别是开放式过滤系统,如滴流过滤、溢流过滤等,由于与空气有接触,即使停掉过滤/增氧,硝化菌仍然能够正常生长;但对于封闭式过滤/增氧系统,如滤桶。

如果关掉过滤/增氧,由于与空气不接触,内部的氧气会因为好氧菌的大量繁殖而耗尽,而需氧量大的细菌首先死亡,水质恶化,由于硝化系统几近休眠,因此毒素的积累最终也会导致硝化细菌的大量死亡,因此过滤/增氧如果停止时间过长,会对内部的硝化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

3、系统一定要稳定运行。

为了省电或者不喜欢过滤/增氧的噪音,喜欢晚上把过滤/增氧关掉,早上再打开,这样做是错误的。

白天由于过滤/增氧,水中溶氧量较高,异营菌、硝化菌均大量繁殖,晚上停掉过滤/增氧,溶氧量降低,需氧量高的异营菌会大量死亡,败坏水质。

所以经常早上水变得白蒙蒙的。

如此水质时好时坏,就像天气忽冷忽热一样,并不利于鱼的健康。

因此稳定的过滤/增氧就会带来稳定的水质,一定要不间断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