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弟子规》-把孝根植于心底(入则孝篇)
《弟子规》-把孝根植于心底(入则孝篇)
家和万事兴 孝敬父母应该表现的方面:
心里要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 行动上要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 学习上要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 兴……
家和万事兴
回家的实践作业(选择自己能做得到 的去做)
1.帮父母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 2. 帮父母捶捶背,陪父母上街买菜,买 东西。 3. 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喜欢 的礼物! 4. 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 5.其他我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 多
1.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 2.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
3.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4.以同样的行动去孝敬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及其他长辈。
2、养父母之心——尊敬父母
(1)、心怀恭敬,顺从无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 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 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
(2)端正品行,勿让父母蒙羞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 为他儿子的疾病操心,那就可以当作孝 子。’’ “德有伤,贻亲羞” ——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之事
(3)管好自己,勿让父母操劳
—入 则 孝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孝方贤 柔吾声 挞无怨 不离床 酒肉绝 如事生
家
百善
万事兴
为先
一、关于 “孝”
老 子
解: “孝”字,孝的上半是老字 的一部分,而下半部分是子字, 意思就是孩子背着父母,也就 是我们做子女的要能感恩自己 的父母,并且能顺从父母。也 就是 “善事父母者”,就是 孝。孝的第一步:倾听父母的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 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 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 “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 事,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 永无连接。
让我们一起来听爸妈 的话
(4)关注精神生活,让父母心情愉快
同学分享故事:老莱斑衣
3、养父母之志——荣耀父母
为人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孝经”中 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这是养父母之志。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赢得人 们的赞誉。这是父母最自豪最欣慰的事。弟子规中 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要为父 母增光,而不去做为父母蒙羞的事. 大孝是尊严。父母都望子女成龙,那你就成条龙给 父母看看。做出成就,给父母看看,这才是最大的 孝顺! ——何庆魁
父母恩重难报
慈母的十大深恩 一、怀胎守护恩六、回干就湿恩 二、临产受苦恩七、洗濯不净恩 三、生子忘忧恩八、远行忆念恩 四、哺乳养育恩九、深加体恤恩 五、咽苦吐甘恩十、究竟怜愍恩
请您怀着感恩孝 顺的心欣赏
中华孝道
说出您的心声
看完了《中华孝道 》请同学们说说您 的感想!
心灵导航: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 美好的世界。 父母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 成长。 父母给我们的学习、生活以强有力的 保障!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他们的真 情挚爱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养料!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管好自己的身体
(身有伤,贻亲忧)
《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 始也。
管好自己的家庭: 夫妻恩爱,教育子女
夫妇之间和睦,营造祥和之气,给予后代潜移默 化的深远影响, 所谓”夫妇一正, 父子自亲”
管好自己的工作:正确择业 管好自己的社交: 正确交友 (交友原则:善交益友 乐交诤友 远离损友)
家和万事兴
让“孝”根植于你我心底
祝愿我们每个家庭
家 和 万 事 兴
子 孝 双 亲 乐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放好东西后,做在位置上 读诵经典,不可走动,更不许交头 接耳。谢谢!
家和万事兴
———“《弟子规》之”入则孝
弟子规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亲所好 身有伤 亲爱我 亲有过 谏不入 亲有疾 丧三年 丧尽礼 应勿缓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勿擅为 勿私藏 力为具 贻亲忧 孝何难 谏使更 悦复谏 药先尝 常悲咽 祭尽诚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亲所恶 德有伤 亲憎我 怡吾色 号泣随 昼夜侍 居处变 事死者
需要。孝的第二步:尽量按照 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
二、为什么要讲孝道
1、孝”,是做人的根本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 的机会。 2、孝,是幸福的源泉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 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3、孝,是百善的种子 孝是善的种子,将孝的种子深埋心底,必会开 出绚丽的道德之花.
孟母三迁
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 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 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 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看了吓一跳。孟母 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 一样,是一事无成的。从此,孟子发愤读书,继承孔子的 儒学,而成为亚圣(孔子是至圣)。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 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 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 现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龙,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拿出孟 子那种发愤精神,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以养 父母之志。
三、如何行孝
从《弟子规》入手,从点滴 做起
——将“孝”根植于孩子心
底
1、养父母之身——关爱父母
奉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身体 健康
同学分享故事:百里负米
请您怀着感恩孝 顺的心欣赏
交易
说出您的心声
看完了《交易》请 同学们说说您的感 想!
心灵导航:
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 和孝敬来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