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PPT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PPT

1. 学生因考试分值不如语、数、外,考试难度要求越来越高; 2. 学生人数多、差异大,生活常识少,缺少实践探究; 3. 物理教材设计和考试难度大,学生反映物理难学,物理成绩上不去; 4. 学生所学学科多,疲于应付学科作业,没有时间思考。
5. 学生各类状况:①不想听,听不懂;② 听得懂,不会做; ③做会做,做不对;④过去会,现在不会
三、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1.选择联系实践的教学内容 2.采用优化的教学方式
① 选择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② 选择物理知识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 ③ 选择联系社会热点的问题 ④ 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 ⑤估计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大小
① 教师列举实例进行讲解 ② 让学生列举实例,操作体验,学术性游戏 ③ 展示联系生活、社会的图片 ④ 演播联系生活、社会的视频 ⑤ 展示实物并进行演示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1. 什么是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关于物理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
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2. 初中物理课程中有哪些物理概念?
物理量
速度、力、功、功率、动能、势能、压强、温度、热量、比热容、电流、 电压、电阻、物距、焦距、像距 、密度、质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1.审题习惯
(1) 具体审题,不死记硬套 (2) 画草图并在正确位置标注相关物理量 (3) 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景 (4) 把物理情景转化为具体条件
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分析习惯
(1) 学会具体分析,避免抽象“分析” (2) 初步形成“研究对象”的意识 (3) 初步形成思考公式适用条件的习惯 (4) 运用图形、图象帮助分析 (5) 避免用“套类型”的方式解答新情景问题 (6) 不死记大量“××法”解题的公式和结论
课程基本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4.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5.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内容 标准
科学 内容
运动
能量
和 相互
物质
作用
科学 探究
课程标准
(二)内容标准解读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2.科学探究是一项学习目的 3.科学探究是一种教学方式
五、形成正确的解题态度
1.平和细心的态度
(1) 不浮躁、不仓促,不“一目十行” (2) 题目的解答不盲目追求“速度” (3) 通过把控任务的“量”调整学生心态 (4) 处理好紧迫和细心的关系、详与略的关系
五、形成正确的解题态度
2.严谨认真的态度
(1) 依既定的科学程序,不东一枪西一炮。 (2) 按规定的操作要求,不随随便便。 (3) 作图、书写清楚明晰,不潦草马虎。 (4) 对待事物具有思考理由、关注证据的意识。
例:课程标准
追求探究式教学的自主度
教学方式
2.3.3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 律
科学内容
物质
新材料及 其应用
物质的结构 与物体的尺

物质的属性
运动和相 互作用
物质的形态 和变化
电和磁
声和光 机械运动和力
能量
多种多样的运动 形式
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
能量守恒
电磁能
内能
机械能 能量、能量的 转化和转移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热运动、电磁波、链式反应
物理模型 物理现象 物理性质
质点、焦点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光的反射、折射、电流 的热效应、电流的磁效应、电、法线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分析与设计
1. 关于创设情境的课例分析与设计 情境应凸显事物关于物理学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1) 建立压强概念创设的不同情境课例 ① 压强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② 课例是否体现了压强的本质特征?
(2) 教科书有关创设情境的设计
初中物理教科书所创设的情境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分析与设计
2. 关于思维加工的课例分析与设计
对感知进行思维加工,主要用抽象、概括的方法。通过概括找到事物“共同属 性”;通过抽象抓住事物“本质特征”
五、形成正确的解题态度
3.实事求是的态度
(1)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客观分析实验数据 (2) 把实践作为检验结论的标准 (3) 既敢于坚持正确观点也勇于修正错误认识 (4) 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尊重自然规律
六、优化物理教学过程
●优化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学 ●优化初中物理的规律教学 ●优化初中物理的方法教学
3. 关于基础练习的课例分析
紧贴概念的全部含义进行基础性练习,其层次争取有递进性,不要急于拔高和拓 展。
《压强》基础练习的设计(与身边的物体如报纸,书本)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目录
Contents
解0教读0学课12策标0略3 中考攻略
目录
Contents
解0教读0学课12策标0略3 中考攻略
内容 标准
科学 内容
运动
能量
和 相互
物质
作用
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理念
2012年秋季执行的物理课标,是建国 以来我国第一个正式的国家课程标准。
科学 探究
学生现状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研究 ●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 ●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 ●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意外”现象 ●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
2.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控制例题难度,让学生能听懂 ●控制习题难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摒弃死记硬背,让学生感受融会贯通 ●控制习题数量,让学生做作业不觉得是负担 ●未必刻板预习,让学生保持新鲜感
目录
Contents
解0教读0学课12策标0略3 中考攻略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泛指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 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措 施。
一、理清教学思路,了解学生现状
死记、硬套“方法”结论的教学方式,它不仅盲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 担,并让学生产生对物理课“呆板、乏味”的误解,丧失对物理学的兴趣 ,致使学生发出“我讨厌物理”的呼声;更严重的是这样下去,学生难以 养成具体分析的习惯,将贻误学生的一辈子。这样的教学就犯了方向路线 错误。因此,把握初中物理教学的大方向,十分关键,为此,必须形成学 科教学的思路。
相关主题